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家系标本中Fas基因(外显子7~9)有无突变以及Fas基因突变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实验标本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2005年收集的A、B两个瘢痕疙瘩家系。采用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别以A家系2例男性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为研究对象,以其周围正常皮肤及外周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其配偶的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并以B家系2例患者(母亲与儿子)的外周静脉血作为不同家系之间的对照,共检测10份标本中Fas基因外显子7~9基因序列。结果 10份瘢痕疙瘩家系标本Fas基因的7、8外显子均未发生突变,2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均在外显子9编码区的11bp和53bp两个位点上存在单个碱基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改变。结论 瘢痕疙瘩Fas基因死亡域外显子9区段的基因结构异常,极有可能与Fas蛋白的功能改变有关,从而导致局部瘢痕疙瘩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家系样本中有无p53基因高发突变区的基因(外显子4—8)突变以及与瘢痕疙瘩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技术,以家系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皮肤、外周静脉血为研究对象。以家系中外来正常成员外周静脉血为正常对照,检测p53基因外显子4—8的基因序列。结果所有被检测样本的p53基因外显子4—8均未发现突变。结论瘢痕疙瘩家系样本中。p53基因突变与散发性瘢痕疙瘩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有很大的区别。提示p53基因可能与瘢痕疙瘩家系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家系样本中有无p53基因高发突变区的基因(外显子4-8)突变以及与瘢痕疙瘩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技术,以家系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皮肤、外周静脉血为研究对象。以家系中外来正常成员外周静脉血为正常对照,检测p53基因外显子4-8的基因序列。结果所有被检测样本的p53基因外显子4-8均未发现突变。结论瘢痕疙瘩家系样本中,p53基因突变与散发性瘢痕疙瘩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有很大的区别。提示p53基因可能与瘢痕疙瘩家系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4.
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瘢痕疙瘩家系永生细胞库,为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永久的研究材料。方法采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转化技术,把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LCL)。结果成功地为一个瘢痕疙瘩家系27个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株,所有的细胞株冻存后复苏的成功率为100%。结论瘢痕疙瘩家系永生细胞库保存了原来个体完整的基因组,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用之不竭的DNA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法,筛选和鉴定瘢痕疙瘩CAMTA1基因G65551片段突变情况.方法 PCR扩增13例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组织和血液标本1p6区域CAMTA1基因G65551片段.采用DHPLC技术,对扩增片断进行基因变异检测,随机选取不同类型PCR片断,进行全序列测定并对照分析.结果 DHPLC筛查显示,在扩增片段中出现单个色谱峰,提示为纯合链;双峰则表示是杂合异源双链.瘢痕疙瘩组双峰出现率92.3%(12/13);对照组为38.5%(5/13);DNA测序发现2个突变位点,其中第54位碱基G/T的颠换突变率:瘢痕疙瘩组为69.2%(9/13),对照组为38.5%(5/13),第412位碱基T的缺失突变率:瘢痕疙瘩组为92.3%(12/13),对照组为15.4%(2/13).经X2检验(确切概率法),第54位点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12位点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PLC结合DNA直接测序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筛选碱基位点突变的方法 ;CAMTA1基因G65551片段突变与瘢痕疙瘩的发生有关,CAMTA1基因可能是瘢痕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6.
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的家系连锁分析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eloid)家系中易感基因与15q22.31 ̄q23及18q21.1区域的连锁关系。方法:1个中国东北地区4代瘢痕疙瘩家系,采集家系中32名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选择位于15q22.31 ̄q23及18q21.1区域7个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扩增产物片断,测定PCR产物片段大小,得到每个样本的基因型。运用连锁分析软件LINKAGE的MLINK程序计算每个标记的LOD值,根据两点间LOD值判断连锁关系。结果:D15S108、D15S216、D15S534、D18S363、D18S846五个位点的两点LOD值在重组率为0时均小于-2,可以排除此家系疾病候选基因与上述位点的连锁关系,而D18S460、D18S467两位点在重组率为0.05和0.10时的两点LOD值均大于1,且外显率为90%的条件下,D18S460在θ=0时LOD值大于2,提示此家系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与这两个位点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结论: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18q21.1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学研究。方法:收集无亲缘关系的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资料,绘制家系图谱,抽取部分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结果:三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中四代家系1个,三代家系2个;家系成员共62人,发病13人,可疑发病1人,2个未发病肯定携带者,1个未发病可疑携带者;三代发病家系1个,两代发病家系2个;采集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样37份。结论:这三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家系调查有助于瘢痕疙瘩的进一步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TGF-βRⅠ、Smad2、Smad 3及Smad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 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 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族一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位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方法采集1个5代发病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大家系32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设定Fas基因为导致该家系发病的一个候选基因,选取位于10q23.31上Fas基因周围共约10Mbp范围内与细胞凋亡障碍或肿瘤发生有关的所有已知基因相邻的微卫星标记D10S1687、D10S1765、D10S1735和D10S1562共4个,对这些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和连锁分析。结果连锁分析发现微卫星标记D10S1765LODZMAX为1.74,D10S1735LODZMAX为1.51,支持连锁;D10S1562LODZMAX为0.59,不排除连锁;在θ=0.0~0.10时,D10S1687标记的所有LOD值都小于-2,排除连锁。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该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10q23.31上D10S1765与D10S1735两位点间约1Mbp区域的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瘢痕疙瘩中国家系的发病特点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阳  高建华  刘晓军  严欣  宋玫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6-10,i0001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中国家系的发病特点。方法:通过收集六个无亲缘关系的瘢痕疙瘩中国家系的临床资料,寻找它们发病的共同特点。结果:瘢痕疙瘩中国家系以青春期自发发病为主,好发于胸背肩部,常呈对称发病,且各有其独特的形状,临床表型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完全外显,并呈现出逐代减轻之趋势。结论:瘢痕疙瘩中国家系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并且存在表现度差异;家系发病有其独特的相似之处,与散发瘢痕疙瘩病例相比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定位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采集2个4代发病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大家系51例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假定Fas基因为该家系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位点.选取位于10q23.31上Fas基因周围共约10Mbp范围内与细胞凋亡障碍有关的已知基因相邻的微卫星标记D10S1687、D10S1765、D10S1735和D10S1562,对这些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θ=0~0.5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都小于1,排除连锁关系存在.结论 研究发现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10q23.31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一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定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连锁分析方法探讨瘢痕疙瘩(keloid)家系的疾病易感基因与15q22.31-q23及18q21.1区域的连锁关系。方法1个中国东北地区5代keloid家系,采集家系中32名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选择位于15q22.31-q23及18q21.1区域7个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扩增产物片断,测定PCR产物片段大小,得到每个样本的基因型,运用连锁分析软件Linkage5.11的MLINK程序计算每个标记的LOD值,根据两点间LOD值判断连锁关系。结果D15S108、D15S216、D15S534、D18S363、D18S846五个位点的两点LOD值在重组率为0时均小于-2,可以排除连锁关系,而D18S460、D18S467两位点在重组率θ为0.05和0.10时的两点LOD值均大于1,D18S460在θ=0时大于2,提示此家系keloid易感基因与这两个位点存在一定连锁关系。结论此汉族keloid家系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18q21.1区域内,初步确定SMAD2和PIAS2基因为可能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dCoenzyme Q10 (CoQ10) i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and is most abundant in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The primary CoQ10 deficiency caused by COQ2 defect is mostly manifested as encephalopathy, encephalopathy with nephropathy, and rarely as an isolated nephrotic syndrome.Methods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and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of 2 siblings with 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 (SRN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of a Chinese pedigree were collected. DNA was extracted and subjected to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target genes of hereditary nephropathy.Results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s of COQ2 (c.1058A > G, p.Y353C, paternal and c.973A > G, p.T325A, maternal)were identified in both siblings of the pedigree. Mutation of p.Y353C was novel. The proband was a girl, who presented with SRNS at the age of 7 months. CoQ10 was administered after the gene sequencing results came out. Proteinuria decreased gradually to 1+, occasionally negative. The child was normal in growth and intelligence. She is now 4 years old. The second patient was her elder brother. He was found to have SRNS at the age of 2 years old. Renal pathology indicate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 Electronic microcopy revealed that a large quantity of mitochondria with normal contour was accumulated within the podocytes. Both patients were in normal intelligence without convulsion.ConclusionThe 2 cases harboring COQ2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s presented with isolated SRNS, with a renal pathology of FSGS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mitochondria with normal contour accumulated within the podocytes. CoQ10 was efficacy in eliminating proteinur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677及1298位点的突变,以及对瘢痕疙瘩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瘢痕疙瘩标本20例,设患者自身静脉血标本为正常对照,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THFR基因677及1298位点片段,DNA测序,将测序结果与人类基因库(GenBank)比较.结果 20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17例被检测出677位点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5.0 % ( 17 /20),有13例被检测出1298位点基因突变,突变率为65.0 % ( 13/20 ).突变类型主要为点突变、插入、缺失,为多位点、多类型,呈多态性.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中均未检出突变.结论 MTHFR基因677及1298位点突变与瘢痕疙瘩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瘢痕疙瘩组织p53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瘢痕疙瘩中p53基因第4—8外显子的突变及其意义。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正常瘢痕各12例,并分别取同一患者正常皮肤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PCR-SSCP)和基因测序,检测各组织p5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2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9例p53基因外显子4、5、6、7出现点突变和移码突变,正常瘢痕标本、正常皮肤标本均未检出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 p5 3基因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取瘢痕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标本各 12例 ,并设患者自身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为对照。体外分离、培养上述组织标本的成纤维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方法和基因测序法 ,检测各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中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 9例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增生性瘢痕标本、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中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瘢痕疙瘩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患者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突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瘢痕疙瘩标本20例,设患者自身静脉血标本为正常对照,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扩增片断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将不同类型的PCR片断进行全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eBank比较.结果 DHPLC筛查血液样品均为单个色谱峰显示为纯合链;瘢痕疙瘩组织样品95%(19/20)为双峰显示有突变的异源双链存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20例瘢痕组织DNA样本中,有19例突变,突变率为95%,发现2个突变位点,其中96位碱基A的缺失率为90%(18/20),对照组缺失率为10%(2/20);第279位碱基的C的插入突变率为95%(19/20),对照组缺失率为0%(0/20);两个突变位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突变与瘢痕疙瘩的发生有关,RUNX3基因可能为一瘢痕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8.
1例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DPY19L2基因纯合缺失是圆头精子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1例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精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PCR扩增及DNA测序技术检测圆头精子症DPY19L2基因突变情况,并与Genbank所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精子形态学检查为精子顶体发育异常,均为圆头精子,顶体异常精子为100%;瑞氏-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发现,精子头部全部为圆形,无顶体,头核显示深色,充实,浓染。精子在电镜下呈较大圆头,核周围有一层均匀的单位膜,无顶体结构,有弥散的细胞质扩散和空泡;采用PCR扩增及DNA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DPY19L2基因无突变。结论:该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未见纯合缺失,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