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普通人群手部湿疹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具有15年的病史,868例(78%)患有手部湿疹患者,经过人群基本研究方法的诊断和临床检查后,完成关于本病持续性问题调查表。采用逻辑回归模式,首次检查的湿疹范围是影响预后的较严重的负面因素,同时有儿童湿疹的病史和20岁以下手部湿疹的发作年龄。这些因素显著影响手部湿疹15年病史期间发作的总时间及湿疹再次复发的时间。预测手部湿疹15年病史的影响因素,在个体中3种危险因素中的2种因素与1种因素相比为72%比35%。接触过敏反应及其他任何过敏反应均与当前手部湿疹的发作相关联。总…  相似文献   

2.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具有皮疹对称分布、多形损害、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根据皮损表现特点,可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急性湿疹皮损以丘疹、丘疱疹、糜烂为主,有明显渗出倾向,亚急性湿疹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慢性湿疹以浸润肥厚、苔藓样变为主。中医药在治疗湿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系统总结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经验,现对近5年来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1991年12月至1992年12月,我科采用频谱机治疗婴幼儿皮肤病32例。平均年龄为1(7/12)岁,男性19例,女性13例。其中全身性湿疹6例,面颈部湿疹10例,会阴部湿疹9例,脐部湿疹2例。口围性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概况。认为辨证治疗湿疹近5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辨证分型证候不统一、中药剂型有待改进、治疗湿疹慢性期的外用药欠缺等问题;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疗效机理,研制开发更有效的中药制剂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程莹  梁彩艳 《吉林医学》2011,(11):2121-2122
目的:观察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治疗婴儿湿疹取得了疗效,并观察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采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蔼儿舒)治疗婴儿湿疹6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采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深度水解奶粉可有效预防湿疹的复发。结论:深度水解奶粉能有效治疗湿疹,并能预防湿疹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婴儿湿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促进婴儿湿疹的好转.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来体检的小儿,收集婴儿湿疹病人40例,对家长健康宣教,对小儿舒适护理等,跟踪观察临床现象.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小儿再次来我院健康体检时,观察婴儿湿疹的小儿均好转,35例痊愈.结论 对婴儿湿疹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饮食护理、舒适护理、皮肤护理;对家长健康宣教,避免湿疹诱发因素等,对婴儿湿疹的好转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在儿童皮肤病中,湿疹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湿疹主要是皮肤对多种外黑和内在因子的过敏炎症反应。发生湿疹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其和儿童的免疫功能、神经功能以及遗传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湿疹开始时呈现渗液症状,进而发展成为水泡,干燥的时候会结痂,颜色为黄色。根据病程,湿疹分为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186例湿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湿疹婴儿随机进行不同方式的喂养干预,跟踪观察湿疹发生情况,探讨喂养干预对婴儿湿疹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就诊的符合条件的120例湿疹婴儿随机分为蛋白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组(HA组n=60),婴儿普通配方奶粉组(CMF组n=30)及母乳喂养组30例,三组均观察3个月,观察3组婴儿湿疹发生情况和检测血SIgE水平。结果:与CMF组相比,母乳喂养对婴儿湿疹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奶粉可改善婴儿湿疹的临床症状,与母乳喂养组及CMF组对比,HA奶粉喂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组喂养前后S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喂养可以治疗婴儿湿疹。  相似文献   

9.
李家晓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1):34+37-34,37
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的表皮炎症反应性皮肤病。临床常表现为多形性、对称性皮疹、丘疹、红斑、渗出糜烂、结痂等,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2010年1月—2012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近年来随着环境复杂化,致敏物质的增多,慢性湿疹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笔者于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采用0.1%他克莫司乳膏治疗慢性湿疹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41例,女性45例,发病年龄最大71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38.5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3个月。其中急性湿疹39例,慢性湿疹16例,皲裂性湿疹9例,小儿湿疹22例。  相似文献   

12.
慢性湿疹,尤其是慢性肥厚性湿疹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皮肤科界,慢性肥厚性湿疹以其肥厚性、瘙痒性和复发性著称.笔者就两年来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108例作一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治疗外阴湿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笔者从1990年3月~2004年3月采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外阴湿疹26例,取得满意效果。结果:经治疗的26例患者近期效果好,有效率88.2%。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外阴湿疹,效果良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14.
尽管多数湿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随季节变化,但迄今尚无系统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对湿疹季节性的评估和量化其影响因子(如气候和花粉)对湿疹影响的专门研究。36例患湿疹的儿童参加本研究,这些患者在1996年确认为湿疹并入选一项在奥格斯堡(德国)进行的1673例6岁儿童横断面研究。在1999年3~6月间,患者每日记录瘙痒、湿疹范围和可能的触发因子并量化。每日检测温度、湿度、辐射和花粉浓度。将时间序列结构和混杂因素考虑在内,用混合直线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湿疹儿童之间,季节性发病模式有显著差异,21例患者主要在冬季有湿疹症状,病情受室外温度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湿疹患者外周血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7A(IL-17A)水平及其与湿疹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老年湿疹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并选取本院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内IFN-γ、IL-4及IL-17A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在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湿疹患者与慢性湿疹患者,局限型湿疹患者与泛发型湿疹患者中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老年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4及IL-17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4及IL-17A水平均明显高于老年慢性湿疹患者(P0.05);泛发型组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4及IL-17A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限型组湿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FN-γ、IL-4及IL-17A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反映临床类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三黄散加扑尔敏治疗小儿湿疹4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新生儿6例,1岁至12岁34例。颜面部及外耳道湿疹28例,四肢湿疹12例。急性湿疹30例,慢性湿疹10例。  相似文献   

17.
张建玲  秦莉 《华夏医学》2009,22(5):931-932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临床多见,但有效的治疗药物不多。为观察外用药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商品名:尤卓尔,天津药业公司生产)联合维生素E霜(本院制剂,含1%维生素E)治疗婴儿湿疹共30例,  相似文献   

18.
朱霞  李淑青  邓贤达  李洲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133-133,135
目的:调查并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湿疹患者(慢性湿疹组)为研究对象,同时取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正常组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附加因子等指标,慢性湿疹患者评分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慢性湿疹患者的精神病性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如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和偏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在研究慢性湿疹的发病、治疗和预后时应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变化和调节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湿疹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确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多与变态反应有关,相当于中医的"湿疮""浸淫疮""黄水疮",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湿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通过临床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湿疹具有独特优势,现将最近5年中医药治疗湿疹的  相似文献   

20.
外耳道湿疹与鼻前庭湿疹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以瘙痒及容易复发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89年4月至1992年4月采用庆红霜治疗外耳道及鼻前庭湿疹104例,效果显著,且治疗时间短,很少复发,不留后遗症,对急慢性湿疹均有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8例,女性56例,以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