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搬运联合锁定钢板(bone transport with a locking plate,BTLP)与Ilizarov支架或Orthofix支架行传统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9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BTLP(BTLP组,n=20)、Ilizarov支架(Ilizarov组,n=23)、Orthofix支架(Orthofix组,n=17)进行骨搬运治疗。3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胫骨骨折分型、骨缺损长度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外固定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重建完成(拆除支架)后,采用Ilizarov方法应用研究学会(ASAMI)评价标准评定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5个月,平均20.4个月。BTLP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短于Ilizarov组,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及外固定指数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组骨折愈合22例、延迟愈合1例,Orthofix组分别为16、1例,BTLP组分别为18、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骨重建完成后根据ASAMI 评价标准,BTLP组骨愈合评价优于Orthofix组,功能评价优于Ilizar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LTP组4例(20%)、Ilizarov组18例(78%)、Orthofix组12例(70%)发生并发症,BTL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P<0.05)。 结论BTLP治疗胫骨骨缺损安全、有效,并且在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外固定指数、患肢功能恢复方面较传统骨搬运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早期和晚期应用淫羊藿苷(icariin,ICA)治疗小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观察 ICA 对小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以及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取 80 只 8 周龄雄性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 8 组,每组 10 只,分别为假手术/早期生理盐水组(A 组)、假手术/早期 ICA 组(B 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action,ACLT)/早期生理盐水组(C 组)、ACLT/早期 ICA 组(D 组)、假手术/晚期生理盐水组(E 组)、假手术/晚期 ICA 组(F 组)、ACLT/晚期生理盐水组(G 组)、ACLT/晚期 ICA 组(H 组)。各组小鼠对应给予 ACLT 或单纯打开关节囊处理后,B、D 组于术后第 1 天开始,F、H 组于第 4 周开始,每天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小鼠 ICA(10 mg/kg)至第 8 周;A、C 组及 E、G 组于对应相同时间点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后第 8 周收集小鼠全血制备血清,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及细胞因子的含量,包括Ⅰ型胶原 C 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CTX)、骨钙素(osteocalcin,OC)、IL-6、TNF-α、IL-1β。同时切取膝关节组织行阿辛蓝/苏木精-酸性橙 G 染色,观察软骨及软骨下骨形态改变,并进行骨关节炎国际研究学会(OARSI)评分。结果早期给药组(A、B、C、D 组)间比较:与 A、B 组相比,C 组 CTX、OC 含量显著降低(P<0.05),IL-6、TNF-α、IL-1β 含量升高(P<0.05),OARSI 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 C 组相比,D 组 CTX、OC 含量升高(P<0.05),IL-6 含量显著降低(P<0.05),TNF-α、IL-1β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RSI 评分降低(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胫骨软骨缺失程度明显改善。晚期给药组(E、F、G、H 组)间比较:与 E、F 组比较,G 组 CTX、OC 含量显著降低(P<0.05),IL-6、TNF-α、IL-1β 含量升高(P<0.05),OARSI 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 G 组比较,H 组 CTX含量升高(P<0.05),OC、IL-6、TNF-α、IL-1β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RSI 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胫骨软骨缺失程度相似。 结论ICA 对透明软骨、钙化软骨及软骨下骨均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OA 软骨下骨的骨重建,且 ICA 对 OA 早期干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î ¬  Û        Ë    Í         &#x;  &#x;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2):174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动力化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2 月—2017 年 2 月采用骨外固定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弹性动力化组(A 组)和恒弹性固定组(B 组),每组 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 组患者术后按传统方法,根据骨折愈合时间、X 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医师经验评价骨折愈合程度,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时拆除外固定架;A 组术后 12 周开始根据 X 线片检查骨痂生长情况,对患者进行轴向力学载荷比测试,轴向力学载荷比为 5%~10% 时进行动力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架使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4~13 个月,平均 5.7 个月。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外固定架松动、断裂及骨折移位、再骨折等并发症。A 组外固定架使用时间为(24.77±1.42)周,骨折愈合时间为(23.04±1.30)周,与 B 组的(34.38±1.71)周和(32.46±1.66)周比较均显著减少(t=16.10,P=0.00;t=15.58,P=0.00)。A 组术后发生针道感染 2 例、肌力减退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23.1%;B 组发生针道感染 3 例、肌力减退 1 例及骨折延迟愈合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骨外固定动力化能够加速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近年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有关手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文献,总结各手术方法研究进展、优势及局限性。 结果髌骨下极是伸膝装置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加强股四头肌力臂作用。该部位骨折相对少见,且多为粉碎性,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方式较多,包括髌骨下极切除术、张力带技术、钢板内固定术、带线锚钉技术、镍钛聚髌器、独立垂直钢丝固定技术等,不同方式各具特点且各有优劣。研究表明,单一内固定方式并发症较多且容易发生内固定失败,因此目前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以多种内固定方式相结合为主。结论 对于髌骨下极骨折,如骨折块体积较大且以横形分布为主时,宜选择以张力带技术为主的联合固定方式;骨折块粉碎严重、骨块体积较小时,基于缝合固定的综合内固定方式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传统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比较,探讨 3D 打印辅助 MIPO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骨折其抗胫骨旋转不良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20 例单侧胫骨骨折患者( AO 分型 A、B、C 型各 4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以 1∶1 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 例,3D 打印辅助 MIPO)与对照组(20 例,传统 MIPO)。相同骨折分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内行 CT 扫描并测量双侧胫骨旋转角,计算患侧与健侧的差值,以差值绝对值超过 10° 者定义为胫骨旋转不良。比较各型胫骨骨折患者经两种技术治疗后胫骨旋转程度和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 结果术后 1 例发生感染,经换药抗炎治疗后好转;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术后 A 型患者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580),B、C 型患者对照组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均显著大于研究组(P<0.05)。相同类型骨折患者中两组胫骨旋转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型患者两组均无胫骨旋转不良发生,B 型患者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 型患者对照组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44)。 结论对于 A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与传统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相当;对于 B、C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 MIPO,且骨折类型越复杂,优势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一种三维捆扎复位技术,探讨其用于髌骨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将 2015 年 1 月—6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32 例髌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巾钳复位组(对照组)和三维捆扎复位组(试验组),每组 1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0~14 个月,平均 12.4 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2,P=0.000;t=6.585,P=0.000)。X 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顺利愈合,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和断钉等并发症。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3,P=0.058)。术后 6 个月试验组膝关节 HSS 评分为(91.6±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5,P=0.004)。 结论与传统巾钳复位技术相比,三维捆扎复位技术治疗髌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在不影响骨折愈合情况下,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盖氏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 2012 年 1 月—2015 年 11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97 例盖氏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59 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接骨板组),38 例采用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微创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Anderson 评分标准评估前臂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3 个月,平均 17 个月。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接骨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骨板组发生骨折不愈合 1 例、伤口感染 1 例,微创组发生钉尾处轻微感染 1 例,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12 个月根据 Anderson 评分评价前臂功能,接骨板组获优 46 例,良 12 例,差 1 例,优良率 98.3%;微创组获优 26 例,良 11 例,可 1 例,优良率 9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 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切口瘢痕等优点,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基础上,可获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时相骨水泥推注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6 月—2018 年 5 月采用 PKP 治疗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219 例 OVCF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推注骨水泥时相不同分为观察组[116 例,术中推注低黏度湿沙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和对照组(103 例,术中推注低黏度拉丝期 PMMA 骨水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骨密度 T 值、骨折椎体、责任椎术前骨折严重程度、责任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 d、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 1 d、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脊柱 X 线片及 CT,观察椎体内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记录责任椎再骨折率及邻近椎体骨折率。 结果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为(4.53±0.45)mL,与对照组(4.49±0.57)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8,P=0.31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8 个月,平均 13.3 个月。观察组共 95 例(81.9%)骨水泥分布范围大于椎体横断面积 49%,对照组 72 例(6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4,P=0.037)。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 d 及 3 个月观察组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 观察组 18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 8 例、椎旁渗漏 6 例、椎间盘渗漏 4 例),对照组 22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 9 例、椎旁渗漏 8 例、椎间盘渗漏 5 例),两组各种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 5 例(4.3%)、对照组 12 例(11.7%)发生责任椎再骨折,观察组 6 例(5.2%)、对照组 14 例(13.6%)发生邻近椎体骨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43;χ2=4.661,P=0.031)。 结论PKP 术中湿沙期骨水泥推注有利于骨水泥均匀分布、强化责任椎、缓解术后近期疼痛、降低责任椎与邻近椎体再骨折率,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 年 9 月—2016 年 3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15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51 例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A 组),53 例采用切开复位 LCP 内固定(B 组),46 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C 组)。3 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及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 3 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髋关节 Harris 评分。 结果3 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 A 组随访时间为 12~23 个月,平均 18.6 个月;B 组为 12~25 个月,平均 19.0 个月;C 组为 12~24 个月,平均 18.9 个月。A 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 B、C 组(P<0.05);C 组仅手术时间较 B 组缩短(P<0.05),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C 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 A、B 组,A 组短于 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A 组 11 例(21.6%)、B 组 14 例(26.4%)、C 组 2 例(4.3%)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C 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A、B 组(P<0.05),A、B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FNA、LCP 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三者相比,PFNA 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的优势,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能早期负重、缩短卧床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选择 PFNA 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及股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4 月—2016 年 9 月收治的 35 例股骨粗隆下骨折大龄(年龄 7~13 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 19 例采用闭合复位 TEN 内固定治疗(A 组),16 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B 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末次随访时,根据 Sanders 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根据 Flynn 等提出的下肢骨折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1.46 个月。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 B 组,但术中透视次数多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深部组织感染、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 Sanders 评分标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A 组优 14 例、良 4 例、中 1 例,优良率 94.74%;B 组优 12 例、良 3 例、中 1 例,优良率 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0,P=0.980)。根据 Flynn 评价标准,A 组优 13 例、良 5 例、可 1 例,优良率 94.74%;B 组优 11 例、良 3 例、可 2 例,优良率 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8,P=0.688)。 结论对于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 TEN 及锁定加压钢板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与锁定加压钢板相比,TEN 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微创、安全、骨折愈合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前皮下内固定支架(anterior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INFIX)和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48 例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INFIX 内固定 21 例(INFIX 组),钢板内固定 27 例(钢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采用 Matta 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 评分系统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6 个月,平均 12.5 个月。INFIX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钢板组(t=−11.965,P=0.000;t=−20.105,P=0.000)。术后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 周,INFIX 组与钢板组 Majeed 评分中疼痛、工作、立位及行走、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及性生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0,P=0.003;t=−6.135,P=0.006)。INFIX 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钢板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NFIX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风险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平行支撑与横行交叉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第5掌骨颈骨折51例,闭合复位后分别采用经皮克氏针横行平行(平行组,29例)和横行交叉(交叉组,22例)支撑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手指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结果术后47例患者获随访(平行组27例、交叉组20例),随访时间8~40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各1例出现掌指关节轻度伸直障碍,另有2例钉道出现轻微渗出,均无疼痛、关节退变及感染、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TAM系统评定手功能,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1,P=0.71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平行或横行交叉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 Taylor 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74 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内固定组(26 例)和外固定组(4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物去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Johner-Wruhs 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采用罗从风等的标准评定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2 个月,中位时间 14 个月。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去除时间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固定组发生钢板外露 1 例、骨折延迟愈合 1 例、钢板断裂 1 例;外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 2 例、软组织缺损 4 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4)。术后 10 个月参照 Johner-Wruhs 标准评定患肢功能,内固定组优 19 例,良 5 例,可 2 例,优良率 92.3%;外固定组优 42 例,良 3 例,可 2 例,优良率 9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术后 4 个月采用罗从风等的标准评定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内固定组优 24 例,可 1 例,差 1 例,优良率 92.3%;外固定组优 46 例,可 1 例,差 1 例,优良率 95.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P=0.471)。 结论采用 Taylor 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相较于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减少骨折治疗周期,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相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及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二、三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肱骨近端Neer二、三部分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锁定钢板固定(锁定钢板组),40例行髓内钉固定(髓内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及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合并损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于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图像测量颈干角并计算差值。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0个月,平均30.4个月;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6,P=0.327)。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3±2.1)周,髓内钉组为(10.3±2.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P=0.027)。锁定钢板组颈干角差值为(7.63±7.01)°,髓内钉组为(2.85±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2,P<0.001)。末次随访时,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13例(28.3%)、髓内钉组4例(10.0%)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8,P=0.034)。 结论锁定钢板及髓内钉均可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二、三部分骨折,其中髓内钉固定手术更加微创,术后并发症更少,骨折愈合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入路与传统跗骨窦入路治疗 SandersⅡ~Ⅲ 型跟骨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2017 年 8 月符合选择标准的 53 例 SandersⅡ~Ⅲ 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1 例,采用从腓骨长短肌腱下方暴露距下关节后对骨折复位的改良跗骨窦入路)和对照组(32 例,采用传统跗骨窦入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 Böhler 角、Gissane 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 Böhler 角、Gissane 角及术后角度改善值;并使用 VAS 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量表)评价疗效。 结果53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7 个月。术后未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失败、骨折畸形愈合等;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期关节融合手术。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7)。两组术后 2 d Böhler 角、Gissane 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术后 2 d Böhler 角、Gissane 角及改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24 h 及 1 年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 24 h 及 1 年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 年 AOF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15);但观察组术后 1 年 SF-36 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P=0.04)。末次随访时,观察组 2 例、对照组 8 例患者出现距下关节僵硬或疼痛,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P=0.16)。 结论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治疗 SandersⅡ~Ⅲ 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直视下复位清晰、复位固定可靠、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 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3 年 10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 例)和传统组(30 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 Henry 入路切开复位斜 T 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3 个月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与术前的差值;术后 4 周及 3 个月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腕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占健侧的百分比(分别记为 FS%、FR% 和 HG%);术后 3 个月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 结果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0~16 个月,平均 12.6 个月。两组均无桡动脉损伤、螺钉过长或进入关节间隙发生。微创组 1 例术后发生正中神经一过性刺激症状,1 个月后完全恢复;传统组 2 例术后出现肌腱刺激疼痛症状,取出钢板后缓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 周微创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FS%、FR%、HG% 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 3 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微创组 DASH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8,P=0.000)。患者对术后切口美观感评价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 结论微创经皮掌侧植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腕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组合臂式外固定架与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5 年 1 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的 37 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组合臂式外固定架治疗的 55 例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ustilo 分型、合并伤、软组织缺损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14 个月,平均 12 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8 个月,对照组外固定架针道松动发生率为 76.4%(42/55),骨不连发生率为 29.1%(16/55),返岗工作率为 70.9%(39/55);研究组分别为 8.1%(3/37)、8.1%(3/37)和 91.9%(34/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42 例患者发生畸形愈合,而研究组未见钢板扭曲、螺钉退出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 Johner & Wruhs 评价法评价,对照组优良率为 60.0%(33/55),研究组为 91.9%(34/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4,P=0.002)。 结论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可有效固定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与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3 年 1 月—2018 年 2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45 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5 例)采用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固定,术前采用 3D 打印实体模型制定个体化复位策略,并模拟植钉;对照组(20 例)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 Tile 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位质量按 Matta 标准进行评价,末次随访时按 Majeed 评分标准评价功能。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0 个月,平均 15 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719,P=0.009),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4,P=0.437)。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341)。根据 Matta 标准评价复位质量,观察组优良率 92%,对照组 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8,P=0.053);末次随访时采用 Majeed 评分标准评价功能,观察组优良率 88%,对照组优良率 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7,P=0.030)。术后切口及钉道感染、骨折二次移位及畸形愈合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外侧皮神经医源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固定物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对患者日常生活干扰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8 月—2018 年 2 月采用 MDT 模式管理的 76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MDT 组),并与 2014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采用骨科传统模式管理的 102 例患者资料(传统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年龄构成、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MDT 组患者合并症数目显著高于传统组(t=6.295,P=0.000),且两组不同合并症数目的比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8.442,P=0.000)。比较两组患者会诊率与转科率、术前等待时间、2 d 和 3 d 内手术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失访率及住院期间、术后 1 个月、3 个月、1 年死亡率。 结果传统组和 MDT 组患者围术期接受的总会诊率分别为 56.86%(58/102)和 56.58%(43/76),总转科率分别为 15.69%(16/102)和 15.79%(12/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传统组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转科率显著高于 MDT 组,MDT 组老年科会诊率和转科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科室会诊率和转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T 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3 d 内手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2 d 内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7,P=0.155)。MDT 组总住院费用、股骨颈骨折及转子间骨折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子下骨折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5,P=0.086)。传统组和 MDT 组失访率分别为 6.86%(7/102)和 3.95%(3/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8,P=0.403)。传统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 1 个月、3 个月及 1 年死亡率分别为 0、1.05%(1/95)、3.16%(3/95)、7.37%(7/95),MDT 组分别为 0、0、2.74%(2/73)、6.85%(5/73),两组各时间点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管理中实施 MDT 模式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降低了 ICU 转科率和会诊率,提高了接收病情复杂患者手术的能力,更合理地利用了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