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朝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8):603-604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的方法在牙隐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1例牙隐裂患者143颗患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全冠修复组,88例91颗患牙)与对照组(非全冠修复组,43例52颗患牙),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9.0%(81/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7%(30/52)(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6.7%(8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35/52)(P<0.01)。结论全冠修复在牙隐裂治疗中疗效肯定,能够有效降低牙折及治疗后牙髓炎等的发生率,是目前临床牙隐裂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冠治疗对早期牙隐裂牙体牙髓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牙隐裂采用全冠固位对保护牙髓及恢复咀嚼功能的可靠性与必要性。方法:39例患牙以中线为界分成两组A(左)19例,B(右)20例。A组以全冠保护,B组予以调颌,磨除凶裂线间接盖髓术后复合树脂充填。结果:A组1例牙髓坏死并发尖周炎,治俞率94.7%,B组4例并发牙髓炎,2例牙体折裂,治愈率87.5%,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牙隐裂以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防止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与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格尔木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00例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2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参考组根管治疗后予以高嵌体修复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咬合功能(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接触面)、咀嚼效率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咬合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咬合力不对称指数较参考组更低,最大咬合力与最大咬合接触面较参考组更大(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效率均提高,疼痛V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较参考组更高,疼痛VAS评分较参考组更低(均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参考组更低(P <0.05)。结论 根管治疗与全冠修复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的咬合功能,提高其咀嚼效率,还能减轻患者的咬合疼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85-586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对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患者咀嚼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6例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根管治疗联合树脂填充,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评分、咬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采用根管治疗联合全冠修复治疗,可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咀嚼能力,且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患者110例,单双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为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观察组55例为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咬合功能、咀嚼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指标(215.84±17.90)mm2、(25.39±1.58)kg均高于对照组(185.64±27.10)mm2、(20.16±1.72)kg,咬合力不对称指数(22.39±4.10)低于对照组(30.4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6、16.607、10.653,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出血指数(0.56±0.40)、(0.71±0.42)均低于对照组(1.36±0.62)、(1.64±0.69),咀嚼效率指标(92.14±3.57)高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调磨充填和全冠修复治疗后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口腔科门诊就诊的后牙隐裂患者87例(87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冠修复(44颗患牙)和调磨充填法(43颗患牙)进行治疗,术后12个月随访评价两种方法在治疗后牙隐裂的疗效。结果经疗效评价,全冠修复组成功29颗,显效11颗,无效4颗,有效率为90.9%;调磨充填组成功10颗,显效15颗,无效18颗,有效率为58.1%。全冠修复组疗效明显优于调磨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调磨充填法,全冠修复法对后牙隐裂的治疗更为有效和彻底。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61-4962
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就诊的牙隐裂患者120例146颗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冠修复,比较修复前后的牙裂缝探诊深度(TCD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以及并发症。结果行全冠修复1、2年后TCDD、SBI值均显著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TM 1度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1、2年发生慢性牙髓炎、根尖炎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低于修复前,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冠修复牙隐裂能有效的阻止牙列继续缺损,固定因牙微裂而引起牙松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根管治疗牙隐裂导致早期牙髓病变的患牙,全冠修复后患牙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72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多次完成根管治疗,治疗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治疗结束采用全冠修复,术后1年、2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根管治疗牙隐裂伴早期牙髓病效果显著,一次法与分次法根管治疗牙髓病变后两组根管充填术后全冠修复总疼痛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1%和8.82%;1年后保存率分别为92.65%和89.71%;术后2年保存率分别为91.18%和88.24%。结论1.一次法根管治疗并即时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是可行的;2.对于牙隐裂的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后具备较高的患牙保存率。 相似文献
9.
石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62-,67
目的:探讨牙隐裂与的关系及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颗隐裂牙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均采用调磨加充填法治疗,B组每三个月对患牙进行检查调,C组采用烤瓷全冠修复治疗,治疗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观察2年,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隐裂牙2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0%、65%和8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隐裂与关系密切,良好的咬合关系能延缓隐裂的发展;烤瓷全冠早期修复治疗隐裂牙,可以减少牙髓炎和牙折裂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牙隐裂早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
目的:探讨牙隐裂与胎的关系及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颗隐裂牙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均采用调磨加充填法治疗.B组每三个月对患牙进行检查调牙合,C组采用烤瓷全冠修复治疗,治疗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观察2年,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隐裂牙2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0%、65%和8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隐裂与[牙合]关系密切,良好的咬合关系能延缓隐裂的发展;烤瓷全冠早期修复治疗隐裂牙,可以减少牙髓炎和牙折裂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牙隐裂早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郑永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9):919-920
目的探讨牙隐裂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牙隐裂患者(86颗隐裂牙)病因、牙位、牙髓治疗及牙冠修复情况。结果牙尖斜度大、创伤性颌力为发生牙隐裂主要病因;上颌磨牙尤其是第一磨牙隐裂发生率高,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双尖牙;无牙髓炎症状的隐裂牙治疗有效率83.3%,而有牙髓炎症状的隐裂牙治疗有效率90.6%。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有效防止牙隐裂的扩大,维护牙齿正常功能;预防性调磨陡峭牙尖可预防牙隐裂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梁花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1):112-113
目的:比较银汞合金桩核与成品螺纹桩树脂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方法:后牙残根残冠100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颗牙和对照组51颗牙。观察组采用银汞合金桩核修复;对照组采用成品螺纹桩树脂核修复。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银汞合金桩核与成品螺纹桩树脂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疗效相当,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年轻恒牙带桩嵌体修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轻恒牙中的后牙可因龋病、非龋性疾病、牙外伤、发育畸形等原因造成牙冠大面积缺损,后牙又承担着主要的咀嚼功能,在咀嚼运动中咬合力较大,依靠单纯口内充填治疗不能解决抗力及固位不良的问题。此年龄段患儿牙齿、牙周组织和颌骨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又不适于选择铸造全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等类型的永久修复。近年来笔者通过采用带桩的嵌体、高嵌体修复年轻后恒牙,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比较全瓷全冠与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电力医院进行低矮磨牙修复的78例(78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全瓷全冠修复,观察组采取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2年修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表(GQOL-74)评分及最大抗荷载值。结果 随访1年时,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100. 00%(39/39),对照组为97. 44%(38/3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2年时,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100. 00%(39/39),对照组为89. 74%(3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抗荷载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远期疗效更佳,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62-2963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将75例(90颗牙)需要进行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和纯钛嵌体修复,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半年、1年后进行复诊,通过对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牙龈健康情况、邻接关系等五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颜色匹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和纯钛嵌体在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中临床效果均较显著,但从修复效果及整体美观性上来讲,复合树脂嵌体更佳。 相似文献
18.
19.
20.
总结112例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即刻全瓷嵌体修复的护理.做好诊前评估,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做好心理护理,术中按照治疗流程密切配合医生,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