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就诊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80眼)。对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黄斑厚度、空腹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空腹血糖、黄斑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微血管循环,提高视力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眼底激光与羟苯磺酸钙共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眼底激光共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眼底激光治疗联合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均降低,并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ET、ON及s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ET、ON及sVCAM-1水平均降低,并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为显著,差异明显,有研究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眼底激光与羟苯磺酸钙共同治疗,可降低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提升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肾功能与中医症候情况。结果: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的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65.33%(χ~2=7.89,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的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χ~2=7.65,P <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改善患者视力与中医症候情况,保护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予以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6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眼底激光、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倩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49-3051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邵玲  李琰 《临床医学》2021,41(10):74-76
目的 分析羟苯磺酸钙配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试验组予以羟苯磺酸钙配合眼底激光.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的患者23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取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照组采取单纯激光治疗.观察2组视力及眼底荧光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信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0例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底血管造影(渗出灶面积、出血灶面积及微血管瘤数量)、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相关细胞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G)]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相比(79.07%vs 95.74%),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12周后渗出灶面积、出血灶面积及微血管瘤数量、MDA水平、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IGF-1、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而SOD、TAOC、PEDG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随机信封并根据信封数字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17眼。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1例58眼行常规降糖治疗,联合组41例59眼联合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均治疗1年,对比治疗后两组疗效及1月末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及眼部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1月末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EDV)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水平高于常规组,RI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明显改善其眼底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C)、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的变化。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24h-Upr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Hb A1c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BUN及Scr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减少患者蛋白尿的排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大约25%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血管病变,且随糖尿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的增加发病率相应增加,临床治疗棘手。近年来作者采用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例,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9):2778-2780
目的探究采用滋阴活血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单纯性DR患者248例(40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208只眼)和研究组(124例,198只眼)。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滋阴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患者眼底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以及评价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眼底总有效率为9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针对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VEGF和IGF-1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EGF和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活血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单纯性DR患者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VEGF和IGF-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8例12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62眼和对照组54例62眼,两组患者均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41例DR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芪明组(n=47)、羟苯磺酸钙组(n=47)、联合组(n=47)。3组均予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芪明组予以芪明颗粒治疗,羟苯磺酸钙组予以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予以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3组视力改善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情况(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微血管瘤数)。结果联合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较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高(P 0. 05);治疗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视力较联合组差(P 0. 05);治疗后联合组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小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微血管瘤数少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P 0. 05)。结论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视网膜渗出、出血及微血管瘤,改善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眼底指标,检测两组视力相关指标、AGE-P、NADPH、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差异,评估两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出血、渗出吸收时间及水肿消失时间分别为(2.65±0.77)、(9.87±1.87)、(4.61±1.23) d,均短于对照组[(3.37±0.69)、(12.05±2.26)、(6.55±1.8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出血瘤体积、出血斑面、AGE-P、NADPH、AOP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1.37±0.25)%、(312.02±14.78)μm、...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羟苯磺酸钙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2h后断尾取血测空腹血糖≥16.7mmol/L者为造模成功,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20只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20只。②实验方法:羟苯磺酸钙组大鼠给予羟苯磺酸钙120mg/(kg·d)灌胃。其他两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12周后麻醉下处死动物,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病理变化;以RT-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结果:5只造模未成功弃之不用,余5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糖:糖尿病模型组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1)。羟苯磺酸钙治疗后血糖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1)。羟苯磺酸钙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在糖尿病组表达最强,羟苯磺酸钙组表达低于糖尿病组(P<0.01)。④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各组均有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表达增强,羟苯磺酸钙治疗后呈下降趋势。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门丽波 《临床医学》2020,40(1):124-125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复方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其视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使用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治疗,经过2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视力及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及出血斑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IGF-1、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IGF-1、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复方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视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