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偏头痛为发作性的颅内和颅外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头痛为特征,属祖国医学头风病范畴。在典型的偏头痛中,先因颅内动脉收缩造成先兆;继而颅内外动脉扩张,引致头痛。临床表现为先感头晕眼花,眼前出现黑  相似文献   

2.
颅内外血管受到牵拉、压迫或炎症刺激时均可引发血管性头痛。然而,一般所谓血管性头痛系指致癌物质(5一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K”)释放所致的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常见类型为偏头痛,如典型性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丛集性偏头痛、特殊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眼肌瘫痪型等)。往往不包括炎症、肿瘤、脑血管病等颅内器质性损害之头痛。血管性头痛发作有着复杂的生化改变,进而导致人体内分泌与水盐代谢失调基础上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颅内外血管往往先收缩(前驱、先兆)后扩张(头痛)。中医称之为头痛、偏头痛、头风、雷头风…  相似文献   

3.
张黎 《河南中医》2003,23(8):29-29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了 ,多与遗传、内分泌障碍有关。其发病机理复杂 ,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功能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 ,有血管源、神经源两大学说 ,可先有颅内动脉收缩 ,继而颅外动脉扩张 ,动脉管壁痛阈降低引起头痛。临床治疗多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疗法配以药物治疗。笔者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偏头痛 6 4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4例 ,其中男 14例 ,女 5 0例 ;年龄 30~ 4 0岁 16例 ,4 1~ 5 0岁 36例 ,5 0岁以上 12例 ;疗程 1~ 10a 30例 ,1…  相似文献   

4.
<正>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中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高达985.2/10万[1],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升高。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7.6%的男性和18.3%的女性在过去1 a内有过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发作[2]。偏头痛在传统医学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李东垣早在《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惑论》把头  相似文献   

5.
叶淑清 《河北中医》2004,26(4):273-274
偏头痛属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周期性发作的偏侧头痛为特点,发作之前可有脑功能短暂障碍的先兆。发病以女性患者居多,可有家族史,病经多年,甚则数十年,时作时休,缠绵难愈。1995-10~2002-10,笔者应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病程缠绵,久治不愈者,称为顽固性头痛.顽固性头痛,有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等.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的先兆,发作时常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多数由于脑血管扩张引起,呈现弥漫的,深在的,两侧性疼痛与跳痛,常为头部的震动和强烈摇动所加剧.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由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轻者数月一发,重者数日一发,甚者发作持续数小时以至数日难以缓解。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无明显的季节性,常伴有家族史。目前认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颅内血管收缩、下丘脑和边  相似文献   

8.
杨翠柳 《河北中医》2010,32(12):1898-1900
<正>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异常等先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由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其发作因素与环境、精神、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发作性头痛,系由颅内血管神经机能紊乱所致,尤其与颞动脉的扩张有关。发作部位常位于头部偏侧,呈周期性、发作性的局部剧烈搏动性疼痛。近年来我们对针刺加穴注射治疗偏头痛进行了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临床确诊偏头痛的...  相似文献   

10.
头风病是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具有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头体针疗法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治疗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分别给予头体针疗法和尼莫地平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比较颅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无先兆偏头痛的中医证候(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头体针疗法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的头痛指数,优于尼莫地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头体针疗法能够改善偏头痛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具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脑血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Migraine)是指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它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偏头痛的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4,可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原发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以女性多见,可有家族史。典型的偏头痛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症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出现搏动性一侧或双侧头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可自行缓解。普通型偏头痛无先兆症状,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发作性颅内、外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作的头部剧痛,头痛可自动和(或)用药后缓解,间歇期正常。为常见病,患病率约占人口的10%。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疾病,其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1]。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遗传学说等。  相似文献   

16.
<正>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导致偏头痛的直接原因是颅内外血管的舒缩异常,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能直接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好地反映颅内血管的功能状态。2005年7月—2008年12月笔者对168例偏头痛患者  相似文献   

17.
王建坤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0):455-455
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272501)王建坤关键词针刺偏头痛疗效观察偏头痛是指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而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女性多见,在青春发育期发病尤多,且与家族遗传有关。发作时先有颅内动脉收缩,出现视物模糊、偏盲等...  相似文献   

18.
<正>偏头痛主要是由血管性功能失调或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疾病,通常为单侧或两侧头痛发作,容易反复,并伴有呕吐、恶心、对声源及光源敏感等特点。患者每个月有50%以上的时间都处于疼痛之中[1]。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因经络脏腑病变所致。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效果,综述如下。1调节脑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以往认为偏头痛属于一种原发性血管疾病,主要是由颅内血管收缩引发偏头痛。随着颅内血管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正>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由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一种急性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好发于25~55岁女性,部分患者经过休息或在安静环境下可使头痛缓解,而在光、声等先兆刺激下可使头痛加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目前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原则主要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和预防头痛复发。笔者采  相似文献   

20.
血管神经性头痛俗称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的一种头痛。笔者近来以化瘀息风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