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作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质量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尚德俊教授是“国医大师”“山东省名老中医”称号获得者。尚德俊国医大师一生致力于周围血管病的研究,对于糖尿病肢胚动脉闭塞症的诊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22年我院成立“齐鲁尚德俊周围血管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致力于继承与发扬尚德俊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现对尚德俊国医大师诊治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研究,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
姚登峰  郭金昊 《光明中医》2014,(6):1166-1167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近年来高发的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导致下肢坏疽等并发症,而且发病迅速。中医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浅析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病因病机,概述中医内治、外治法及中成药制剂的应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动脉硬化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在我国60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左右,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指在周围血管脂质代谢紊乱,致动脉壁脂质沉着,粥样硬化改变,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  相似文献   

4.
马立人 《国医论坛》2003,18(4):10-11
崔公让主任医师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徒导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临床与研究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知识渊博 ,理论造诣精深。笔者有幸跟师侍诊 ,深受教益 ,今整理出崔师对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临证经验 ,采撷其要介绍如下。肢体缺血性疾病 ,是指以四肢远端供血障碍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中医的一些痹证、脱疽 ,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糖尿病坏疽等疾病。其病机同为经脉气血阻滞 ,故可“异病…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 32例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6 4例均为住院患者 ,糖尿病诊断符合 1996年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标准 ,下肢动脉闭塞症参照 199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脉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标准。即 :12型糖尿病。 2下肢缺血性表现麻木、疼痛、跛行。 3下肢动脉彩超示内膜增厚、斑块 ,部分有血栓形成。 4踝 /臂收缩压 <0 .9。 6 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4 6~ 75岁 ,平均 6 2 .3岁 ;糖尿病病程 4 .2~ 2 2…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肢体出现慢性炎症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腘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组织坏疽、单侧肢体缺血性神经病变。我科2012~2014年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7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  相似文献   

7.
蔡炳勤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炳勤教授擅长治疗周围血管病,提出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虚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属痰瘀证、糖尿病足属热瘀证的辨证观点。治疗原则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期分型辨治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肢端坏疽治以内外并重,中西并举,尤重外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剧增,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亦逐渐上升,并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用西药严格控制血糖,并配合外用中药,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肢缺血以至坏疽,亦为典型的血瘀表现。为了探讨中药通闭片对肢体血流及未梢微循环的作用,我们在治疗中进行了多普勒超声血流、肢体血流图及甲皱微循环检查,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制订的闭塞性周围血管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进行诊断。68例治疗组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在47~68岁之间,病程2月~15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在50~65岁之间,病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益气化淤法为主,自拟脉炎灵汤治疗周围血管病1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于下:一、动脉硬化闭塞症(简称 ASO)ASO 系动脉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病。老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DLAO)导致溃疡与坏疽,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糖尿病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的研究相对少一些。本文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传统中医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治疗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竹秋教授经验方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翻地还五汤,观察其肢体循环改善度和动脉狭窄度变化。结果:翻地还五汤能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肢体动脉狭窄度,改善其肢体动脉循环,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验方翻地还五汤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  相似文献   

13.
周涛  丘文淼 《河南中医》1998,18(1):41-42
崔公让教授周围动脉血管疾病诊疗规律浅析周涛丘文淼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主题词/中医师/崔公让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动脉闭塞性疾病/中医病机崔公让教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主任医师,是我国当代知名的中西医结合治周围血管疾病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30例糖尿病并发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患者,结果: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100%有效,总有效率73.4%.(P〈0.05).结论:翻地还五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一定的致死率。自2002年1月至2003年4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共收治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固定床位46张,医务人员18人,著名周围血管病专家董田林主任医师担任学科带头人,拥有内服、外用并重的特色中医药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血管再通手术,对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动静脉血栓病等血管疾病疗效显著。诊治范围主要诊治周围血管炎性和血栓性疾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血管合并症、动脉急性栓塞、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大动脉炎、结节性血管炎、各种变应性血管炎、血栓性静脉炎、四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瘀血性皮炎、瘀血性溃疡等…  相似文献   

17.
薛莉  陈宏  康涛 《中医杂志》2011,52(15):1324-1326
我们运用加味六藤水陆蛇仙汤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初期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初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指除心脑血管、肾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外的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的研究日渐深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郑学军主任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经验。郑师结合糖尿病性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发生、发展、变化特点,自拟动脉Ⅰ~Ⅲ号方及活脉胶囊,配合熏药、换药等外治方法中西医综合治疗,认为瘀血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活血化瘀之法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且重用虫类活血药,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下肢慢性溃疡(臁疮)为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多伴有下肢静脉曲张史,多发于小腿处,溃疡经久难愈,或愈后每因损伤而复发,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中医药的各类内服、外治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独特,疗效显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周围血管病领域专家,形成下肢慢性溃疡中医诊治与疗效评价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