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益肾填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以益肾填精法为主要的治疗原则,确立益肾填精基本方,治疗5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 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均为绝经期妇女。其中年龄54~68岁,平均57.6岁;合并有骨折者4例。 2 治疗方法 益肾填精基本方:龟板30g,牛膝15g,当归15g,杜仲10g,山茱萸6g,茯苓15g,炙甘草6g。若偏于肾阴虚者,则加熟地30g,元参15g;若偏于肾阳虚者,则加用仙茅12g,肉桂6g;若偏于脾虚者,则加用广木香12g,砂仁10g。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骨密度值提高百分率>2.5%,骨疼痛症状消失;有效:骨密度值…  相似文献   

2.
葛根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88例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 10年来颈性眩晕患者日趋增加 ,笔者自 1994年起以自拟葛根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88例中 ,男 2 7例 ,女 6 1例 ;年龄 36~ 6 6岁 ;病程 5小时~ 10年 ;所有患者均摄颈椎片确诊为颈椎骨质增生 ,并有典型眩晕症状 ,部分患者作多普勒检查以明确脑血流供血不足的程度。2 治疗方法自拟葛根止眩汤处方 :葛根 30 g,升麻 10 g,黄芪2 0 g,丹参 2 0 g,当归尾、川芎、桃仁各 12 g,红花 5 g,石菖蒲 10 g,天麻 10 g,石决明 30 g(先煎 )。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各 12 g,耳鸣者加蝉衣 10 g,颈肩强…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调肝活血汤治疗经期头痛疗效甚佳,现将资料完整的24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7~47岁;经前头痛者13例,经后头痛者6例,经行期间头痛者5例;伴见症状:兼眩晕者17例,头眩昏沉者2例,恶心呕吐者14例,胁胀、胸闷、乳房胀痛者20例,睡眠不宁、梦多者16例。 2 治疗方法调肝活血汤:柴胡10g,白芍12~15g,川芎6~30g,当归10g,生地15g,桃仁10g,天麻10g,白芷10g,丹参12g,香附10g,地龙10g,全蝎10g,龙骨15~30g,牡蛎15~30g。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5天开始服用,一般服药5~10剂为1个疗程。加减:经前头痛者,重用川芎30g,加益母草15g、怀牛膝15g;经后头痛者,加熟地15g、黄芪15g、党参15g;经期头痛者,加红花10g、益母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笔者运用自拟益肾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患者 40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均系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其中男 2 5例 ,女 1 5例 ;年龄 5 4~ 75岁 ,平均 63岁 ;病程半月~ 5年。西医诊为“脑萎缩”、“动脉硬化”、“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病”、“颈椎病”、“高血压病”等。2 治疗方法益肾定眩汤基本方 :熟地、制黄精、枸杞子、明天麻各 1 5 g,萸肉、川芎各 1 0 g,菟丝子、潼蒺藜各 2 0 g,制首乌、葛根各 3 0 g。肾阳虚者加制附片、鹿角胶各 1 0 g,巴戟天 1 5 g,益智仁1 2 g;肾阴虚者加旱莲草、女…  相似文献   

5.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笔者用自拟清眩汤治疗内耳眩晕症 2 8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8例中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2 0岁以下 2例 ,2 1~30岁 5例 ,31~ 40岁 11例 ,41~ 5 0岁 6例 ,5 0岁以上 4例。平均年龄 44 .1岁 ;发病时间最短 2天 ,最长 12年。2 治疗方法基本方 :丹参 30 g,姜半夏 10 g,白术 10 g,天麻 10 g,泽泻 2 0 g,石决明 10 g,龙胆草 6 g,栀子 6 g,菊花 10 g,生龙骨15 g,生牡蛎 15 g,甘草 3g。加减 :肝阳亢盛者加大石决明、龙胆草、菊花的用量 ;呕吐者加竹茹、生姜 ;气血虚弱者加生黄芪、党参、当归 ;耳鸣…  相似文献   

6.
前贤有“无痰不作眩”之说,并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美尼尔氏病系膜迷路积水所致的内耳眩晕症,是发作性旋转性眩晕,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观其症,多脉滑苔腻,呕吐痰涎,确系痰水证无疑。笔者从痰水论治探索该病多年,自拟一方,名曰治眩方。并配合东莨菪碱肌注治疗美尼尔氏病,用之临床,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 36 例,均系在急性发作期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 20 例,女 16 例;年龄 28~65 岁,平均39 岁;单纯性眩晕 15 例,伴恶心呕吐 17 例,伴耳鸣耳聋、听力减退 4 例;初发者 10 例,反复发作者 26例;病程最短 1 天,最长 20 余年。以上患者均经耳鼻喉科明确诊断,排除颅脑占位病变、脑血管病变及颈椎病变的可能。 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治眩方:陈皮 10g、半夏10g、白术 10g、茯苓 20g、竹茹 10g、枳实 10g、泽泻20g、甘草 10g、天麻 10g、刺蒺藜 12g、仙鹤草 50g。 加减: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 10g,耳鸣重听者加石菖蒲 10g,眼颤属风寒者加天南星 10g,久病气虚者加黄芪 30g,舌苔黄有热者加黄连 10g,舌苔白滑有寒...  相似文献   

7.
发作性眩晕多见于老年颈椎病患者。笔者在1995~1998年,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发作性眩晕30例,并与同期西药组30例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的标准,其中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0~60岁18例,60~70岁12例;病程3~10年16例,10年以上14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50~60岁17例,60~70岁13例;病程3~10年16例,10年以上14例。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中药采用活血化瘀止眩法治疗,自拟方药用:川芎12g、丹参12g、红花12g、当归15g、白芍15g、鸡血藤24g、天麻9g、白…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年来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综合征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符合美尼尔综合征诊断标准。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 5岁 ;均以眩晕不能直立为主症。伴有耳鸣 12例 ,恶心呕吐 6例 ;苔厚腻 10例 ,苔薄白或少苔 8例 ;脉弦滑 15例 ,脉细弦 3例 ;首次发作 11例 ,2次以上发作者 7例。证属痰浊内阻型 15例 ,肝肾阴虚型 2例 ,风阳上扰型 1例。2 治疗方法定眩汤 :泽泻 5 0 g,石菖蒲、茯苓、丹参各 15 g,白术 2 0 g,半夏 12 g,代赭石 30 g,天麻、蝉蜕各 10 g。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台参 ;肾阴不…  相似文献   

9.
1994年以来 ,我们采用中医活血通腑法内外合治输卵管不通 12 0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2 0例均为本院门诊不孕患者。年龄 2 0~ 30岁70例 ,31~ 4 0岁 4 5例 ,4 1~ 4 5岁 5例 ;不孕时间最短16个月 ,最长 2 1年。全部病例均经输卵管通水试验或碘油造影证实为“输卵管不通”。2 治疗方法2 1 口服法 基本方 :炮山甲 15g ,水蛭 12g ,地鳖虫12g ,皂角刺 15g ,延胡索 12g ,郁金 12g ,黄芪 15g ,党参12g ,桂枝 10g。加味法 :有积水者 ,加茯苓 10g、泽泻10g ;有湿热者 ,加红藤 15g、败酱草 15g ;有痰湿者 ,加陈皮 12g、半夏 12g…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运用化痰健脾法治疗内耳眩晕症 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均为门诊患者 ,皆以头晕为主症 ,且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见。年龄 2 5~ 58岁 ,其中男4例 ,女 2 6例 ,疗程最短者 2天 ,最长者 18年。所有案例均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1.2 治疗方法 :基本方泽泻 30~ 60 g、白术 10~ 15g、姜夏 10 g、陈皮 10 g、茯苓 15g、牛膝 15g、川朴 6g。眩晕较甚 ,呕吐频作者加竹茹、旋复花、代赭石 ;肝阳偏亢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 ;肝郁不疏者加柴胡、郁金、香附 ,肾阳虚者加肉桂、桂枝等…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运用补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性眩晕83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83例中,男性36例,女性47例。年龄在63~81岁之间,眩晕呈阵发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旋转感、摇摆感及沉浮感,站立不稳。情志异常或头位变动可导致发作或加重。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西医诊断为颈椎病48例,美尼尔氏综合征27例,原因不明8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100g,丹参15~30g,桃仁10g,川芎12g,泽泻10g,赤芍12g,牛膝10g,当归10g,生甘草6g。辨证加味: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菊花;肝肾不足者加枸杞子、熟地、山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我院共收治脑血栓病人 32例 ,根据辨证采用补气活血为主治疗 ,效果较好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均在 4 5岁以上。患者均表现为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2 5例表现为言语謇涩。此外 ,大多数病人有中风先兆史 ,8例有轻度意识障碍 ,12例有高血压史。2 治疗方法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基本方 :黄芪 30 g,川芎12 g,赤芍 12 g,地龙 10 g,桃仁 10 g,红花 9g,丹参 15 g。若症见高血压肝阳上亢眩晕者 ,加代赭石、钩藤、菊花 ;痰盛加石菖蒲、胆南星、远志 ;虚性便秘加肉苁蓉、火麻仁 …  相似文献   

13.
内耳性眩晕亦称美尼尔综合征,以耳膜迷路积水为病理学特征,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下降,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笔者自1990年9月~1996年8月采用自拟乎眩汤并用碳酸氢钠静脉注射治疗内耳性眩晕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3d最长者6a。1.2治疗方法1.2.1应用自拟乎眩汤治疗。处方:半夏15g,白术20g,泽泻10g,茯苓15g,天麻12g,甘草3g,菊花12g,丹参30g,女贞子15g。加减:恶心呕吐重加枳实、竹茹各10g,眩晕重…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椎病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符合颈椎病临床表现,X线片有颈椎退行性变,临床诊断为颈椎病者150例。其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45-65岁,平均51.5岁;病程1-10年,平均2.5年。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主要见于西医的椎动脉型或混合型)85例,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主要见于西医的颈型与神经根型)25例,以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主要见于西医的神经根与混合型)40例。2 治疗方法2.1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者 治疗以自拟活血除眩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活血除眩汤:葛根30g,丹参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伴发的肢体麻木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西医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运用滋阴活血,熄风通络中药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人均经血、尿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病史1~3年15例,4~5年12例,6年以上者5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出现肢体麻木2日~6个月.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黄15g,生山药2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天花粉10g,生黄芪10g,红花10g,赤芍药10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30g,地龙10g,豨莶草15g,天麻15g.兼有痰浊者加白僵蚕10g,瓜篓15g;兼有火邪者加生石膏20g,葛根15g;伴有眩晕者加菊花30g,石决明30g;有烘热感者加白薇10g,地骨皮10g,龟版15g.水煎服,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15日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6.
止眩汤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李书良主任的经验方。笔者1998年跟随李师临证学习,深受教诲,并于1999年开始在临床使用该方治疗耳源性眩晕98例,疗效确切,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8例中男性36例,女性62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54岁;病程3~5d;眩晕伴单侧耳鸣54例,双侧耳鸣44例。电测听示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作声阻抗和耳部CT除外耳部其他疾病和占位病变。1.2治疗方法止眩汤药物组成为骨碎补10g,黄精30g,葛根10g,丹参30g,山楂30g,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天麻10g,钩藤10g,石菖蒲6g,白蒺藜10g,苍术10g。…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1998~2003年门诊或住院病人,均按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补肾活血法治疗组84例,男性72例,女性12例,50岁~59岁20例,60岁~69岁56例,70岁以上8例。活血祛瘀法对照组74例,男64例,女10例,50岁~59岁16例,60岁~69岁53例,70岁以上5例。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治疗方法治疗组:活血祛瘀方组成:丹参15g、赤芍12g、川芎15g、郁金15g、乳香5g、三七粉6g、香附15g。补肾活血组:在上方基础上加补肾药:肾阳虚者加鹿角霜30g、肉苁蓉20g、淫羊藿10g、仙茅10…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98例中 ,男 5 8例 ,女 40例 ;年龄 18~ 6 0岁 ,平均 39岁 ;病程不足 1a者 48例 ,1~ 3a者 32例 ,3a以上者 18例 ;结石大小 3.5 mm× 6 m m~ 17m m× 2 2 mm ;双肾结石 12例 ,单肾结石 30例 ,输尿管结石 5 0例 ,肾合并输尿管结石 6例 ;合并尿路感染者 6 2例 ,合并肾积水者 2 6例。2 治疗方法 自拟通淋化瘀排石汤 :金钱草 30 g,海金沙30 g,鸡内金 12 g,石韦 30 g,三棱 12 g,莪术 12 g,桃仁 10g,滑石 (包煎 ) 2 0 g,怀牛膝 15 g,木通 10 g,车前子 15 g,大黄 6 g,枳壳 10 g,生甘草 6 g。脾虚者 ,加白术、山药 ;肾阳虚者 ,加菟…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54例患者,年龄28~50岁;病程1~2年者11例,2~4年者36例,5年以上者7例。所有病例均经妇检及腹部B超检查,其中慢性子宫内膜炎者14例,慢性输卵管炎者35例,合并有子宫肌瘤者5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菟丝子、枣皮、香附各12g,怀牛膝、当归、枸杞子、山药各15g,鹿角霜、生地各10g,乌药、水蛭、酒大黄各8g。加减:白带清稀,量多者加炒白术、猪苓各15g,鹿角霜量增至15g;有虚热症状者加地骨皮12g,竹叶8g;能触及炎性包块或合并子宫肌瘤者加三棱、橘核各10g,水蛭用量增至12g。以7天为1个疗程,合并子宫肌瘤者14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服,一般…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6岁;合并症,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者5例,合并心律失常16例。2 治疗方法 方用自拟益君活血汤。药用黄芪60g,党参30g,黄精10g,郁金10g,生山楂肉30g,水蛭、田七、血竭各2g(研末冲服)。若气滞者加香附10g,川芎20g;瘀湿者加半夏10g,全瓜萎10g;阳虚者加熟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