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117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组)并检测其血清TBA、PA水平。另选健康体检者8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肝硬化患者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BA水平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P〈0.01);而肝硬化患者PA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在Child—Pu曲分级中C级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结论血清胆汁酸、前白蛋白能灵敏地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的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含量水平,并与112例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按Child-Pugh分级,TBA、CHE及PA含量水平在肝硬化A组与对照组,B组与A组,C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及PA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明显降低,TBA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显著增高。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与TBA、PA、CHE密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与血清总胆汁酸(TBA)、甲状腺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2例,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级);对照组25例为健康体检者,并检测血清TBA、甲状腺素和IR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TBA和IRI明显升高,而血清FT3及FT4的水平则明显下降(P均<0.01)。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Child-Pugh评分增加,血清TBA和IRI明显升高,而血清FT3及FT4的水平则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BA、甲状腺素和IRI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正确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功能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鄢陵县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4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肝功能生化检验,并将观察组患者按肝功能分级,比较不同组别和分级的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胆碱酯酶、总胆汁酸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血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B级、C级的血胆碱酯酶、白蛋白、血胆固醇低于A级,C级血胆碱酯酶、白蛋白、血胆固醇低于B级,B级、C级总胆汁酸高于A级,C级高于B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生化检验可反应出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受损状况,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循环酶终点法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260例各种肝病患者TBA、CHE、PA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中除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其他各组PA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种肝病患者中除轻度慢性肝炎组外,其他各组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和肝癌组CH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及肝炎后肝硬化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检测血清TBA、CHE、PA水平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各种肝病患者的病情,并对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不同肝病患者142例,同时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PA、TBA、TB血清水平测定。结果:PA在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BA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B在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A、TBA、TB的测定在各种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胃黏膜发生病变时的功能状态。方法选取60例经胃镜观察确诊为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碳13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明确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对患者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PG)浓度的检测,得出PG I/PG II值。结果本组研究中肝硬化PHG患者有28例,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18例,B级6例,C级4例;无PHG患者32例,其中A级5例,B级15例,C级12例。而有PHG组与无PHG组患者的肝功能程度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胃镜检查符合PHG诊断标准32例,有PHG组与无PHG组患者的PG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无PHG组患者的PGⅠ明显低于有PHG组(P<0.05)。有PHG组与无PHG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P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PHG组与无PHG组患者的PG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肝功能A级和B级以及C级患者血清中的PGⅠ、PGⅡ、PG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酒精性肝硬化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PGⅠ、PGⅡ、P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硬化PHG患者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胃酸及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减少,血清PG水平的检测和评估肝硬化时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对患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前白蛋白(PAB)、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313例各类肝病患者和3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PAB、ChE、TBA及PT含量。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中TB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AB、ChE和P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PAB、ChE、TBA和PT含量,对临床诊断、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血清胆碱酯酶(CHE)、转氨酶(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中的应用。方法:选肝硬化患者90名,健康者45名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HE、AST和ALT的活力及TBA的含量,并按照Child-Pugh分级比较。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所得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相比较,AST、ALT和TBA均明显升高,而CHE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按Child-Pugh分级不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HE、AST、ALT和TBA都是检测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但是单一检测的结果片面,联合检测结果更准确,对于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21例健康体检查(对照组)与2 30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并分析血清HDL-C水平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无腹水以及某些并发症等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硬化死亡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肝硬化肝功能B级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肝功能A级组,肝功能C级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肝功能A级组与B级组;血清HDL-C水平无腹水组显著高于少量腹水组、中等量腹水组和大量腹水组,少量腹水组显著高于中等量腹水组和大量腹水组,中等量腹水组显著高于大量腹水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无腹水以及是否并发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胆碱酯酶检测对蒙药治疗肝炎肝硬化前后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其中Child A级22例,Child B级38例,Child C级20例。采用蒙药方剂治疗。两组研究对象分别于就诊当日、服药后2周、4周、8周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速率法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内,健康对照组血清CH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蒙药治疗组Child A、Child B、Child C组患者血清CHE水平显著上升,其中Child A级水平最高,Child C级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12例血清胆碱酯酶低于1000 U/L的肝硬化患者中10例死亡,病死率为83.33%。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能反映肝脏疾病慢性化、肝脏储备功能和再生功能的良好指标,与病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在各种肝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速率法对300例肝胆疾病病人及150例对照者的TBA水平进行检测,并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指标.结果:在各肝胆疾病组T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BA在肝硬化、肝癌及梗阻性黄疸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P<0.01).结论:TBA反映肝胆疾病较灵敏的生化指标,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地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生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检测静脉血,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对比观察组中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较高,但是其血胆固醇、白蛋白、血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A、Child B、Child C组患者的血胆碱酯酶、血胆固醇及白蛋白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总胆汁酸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的肝脏受损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21例健康体检查(对照组)与2 30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并分析血清HDL-C水平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无腹水以及某些并发症等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硬化死亡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肝硬化肝功能B级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肝功能A级组,肝功能C级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肝功能A级组与B级组;血清HDL-C水平无腹水组显著高于少量腹水组、中等量腹水组和大量腹水组,少量腹水组显著高于中等量腹水组和大量腹水组,中等量腹水组显著高于大量腹水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无腹水以及是否并发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68-1169
目的:分析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EVL)导致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施行EVL前后PHG的加重程度。结果:肝功能分级高合并乙肝病毒定量阳性的肝硬化患者EVL前后的重度比例较其他组比例要高;通过对肝功能Child-Pugh(A+B)级、C级两组的研究发现,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不管乙肝病毒定量高低与否在EVL后的PHG重度比例要较EVL前要高。结论:肝硬化患者EVL前后重度PHG的构成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乙肝病毒水平为肝硬化患者EVL后引起PHG程度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徐鹏  刘运双  曾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32-133
目的:评估血清BuChE活性和PA、Alb浓度在肝硬化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9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BuChE活性和PA、Alb浓度,计算出BuChE、PA和Alb诊断肝硬化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BuChE活性、PA和Al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在Child-Pough各级之间及各级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总体血清BuChE活性和PA浓度与血清Alb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BuChE和PA在肝硬化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方面比Alb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组)、B组(MSCs移植组)、C组(MSCs移植联合柔肝化纤颗粒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PT)、HBV DNA载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Child-Pugh。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P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高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IL、PT均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后3组HBV DNA载量显著下降,且C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后3组Child-Pugh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低于A组、B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AD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C组患者治疗后ADC高于A组、B组(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能明显改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凝血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价彩超检查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甲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乙组(40例酒精性肝硬化),均经彩超检查,比较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乙组的右肝斜径、右肝厚径以及Child-Pugh A、B、C级的血小板计数水平与甲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Child-Pugh 分级对比中两组的Fib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Child-Pugh A级中甲组的PT、APTT时间长于乙组,但TT水平无差异(P0.05);Child-Pugh B级中,甲组的PT时间长于乙组,但两组间的APTT、TT水平无差异(P0.05);Child-Pugh C级中除Fib指标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彩超检查可明确酒精性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指导临床诊治,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与肝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肝硬化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IL-18、IFN-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增高最著,其升高水平依次为C级>B级>A级。IL-18和IFN-γ与血清TBil及ALT正相关,两细胞因子间呈正相关。结论IL-18、IFN-γ参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与肝硬化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损害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分析100例肝硬化患者和95例健康者血清中CHO、CHE和AL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O、CHE和ALB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大,CHO、CHE和ALB水平逐渐降低。在肝硬化Child-Pug分级中CHO、CHE和ALB水平以C级患者最低。结论 CHO、CHE和ALB与肝硬化程度相关显著,联合测定血清CHO、CHE和ALB水平有助于准确评估肝功能损害程度,能用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