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病毒是呼吸道感染中很主要的病原体,对老人、儿童常可引起重症,又是某些慢性病复发、恶化的诱因。因此对鼻病毒感染应予重视。鼻病毒型别繁多,应用常规细胞培养中和试验作定型,工作量大,难以普遍进行。我们于1971~1974年在北京地区感冒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鼻饲的护理丁秋萍江西南昌334医院 南昌市5001信箱330024早产儿鼻们是临床上对早产儿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曾在约旦大学医院NICU(新生儿加强护理单位)工作二年,进行过百余次的早产儿鼻们操作,就早产儿鼻们的作用、鼻词的操作方法、鼻们的...  相似文献   

3.
经鼻内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鼻内镜与鼻侧切开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观察进行评价 ,并对两种手术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方法 :将鼻内镜治疗组与鼻侧切开术组的疗效、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平均出血进行对比。结果 :鼻内镜组术后复发 2例 ,鼻侧切开组 3例 ,两组比较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鼻内镜组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平均出血方面均明显优于鼻侧切开组 (P <0 0 1)。结论 :鼻内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定位准确 ,切除彻底 ,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鼻腔的正常黏膜和结构。  相似文献   

4.
鼻区骨折CT影像学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部鼻区骨折是最常见的外伤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传统诊断手段的不足日渐显现,漏诊、误诊率较高。近年运用CT技术诊断鼻区骨折的报道较多,逐步成为常规检查,但仍缺乏统一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给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和伤情判定等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为此,笔者对近年鼻骨及鼻旁骨骨折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情况,对骨折进行分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招飞体检中鼻内窥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将鼻科学的新技术、新知识应用于招飞体检,我们在广空招飞体检复检中,开展了鼻内窥镜检查项目。但目前,我军尚未制定招飞体检鼻内窥镜检查标准。我们在2003年度广空招飞复检中,对208名受检者进行了鼻内窥镜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下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118例难治性鼻出血住院患者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点,进行鼻内镜下电凝及微创材料填塞治疗。结果 118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后,明确出血点,双极电凝治疗76例,明胶海绵填塞30例,局部膨胀海绵填塞12例。随访3个月,1次治愈98例(83.05%),2次治愈19例(16.10%),3次治愈1例(0.85%)。结论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多发生在嗅裂区、下鼻道穹隆顶部、中鼻道后端、鼻中隔后端,鼻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点的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两只因消瘦、呼吸困难死亡盘羊进行剖解发现,鼻腔及其鼻窦内有大量的疑似羊鼻蝇幼虫。对该幼虫进行眼观和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与狂蝇属、喉蝇属和鼻狂蝇属的检索特征进行比对,确定为羊鼻蝇三期幼虫,初步诊断盘羊的死亡与羊鼻蝇的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慢性肥厚性鼻炎在海拔3 670 m以上的高原地区发病率高,我科2009年以来在鼻内镜下行中、下鼻甲整形术。鼻内窥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学的应用,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进入21世纪,鼻内窥镜手术在我国已处于持续发展阶段[1],该手术避免了传统术式视觉效果差、病变清除不彻底易复发的特点,术后针对高原这一特点给  相似文献   

9.
激光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较新而又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技术。早在1901年Hischmann就曾经试用鼻及鼻窦内镜检查鼻部,直至1974年之后,Naumann、Messerklinger及Wigand等先后发表了鼻内镜手术临床应用报告才得以推广。而激光手术与鼻内镜技术相结合则是本世纪80年代才发展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鼻部外伤在临床中常见,鼻区骨折的准确诊断是临床泊疗及法医学鉴定的前提。运用CT技术诊断鼻区骨折基本成为常规检查,但仍缺乏统一的分型方法。为此笔者对经多排螺旋CT(MDCT)检查而诊断为鼻区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实际及法医学鉴定的需要进行分型探讨。  相似文献   

11.
鼻气道阻力是鼻腔对呼吸气流的阻力,正常情况下约占呼吸道总阻力的50~53%;在正常人,这一阻力主要集中在鼻腔骨部与软骨部相互连接和过渡的区域即由上颌骨鼻嵴、鼻阈、中隔相应部位组成的鼻部气道最狭窄的“鼻瓣区”(nasal valve area),且具有环形收缩功能。三个部位之一向内移位就使鼻瓣区狭窄,引起鼻塞。同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在耳鼻及咽部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在耳、鼻及咽部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及时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在耳、鼻及咽部的临床表现特点,特别是罕见的中耳淋巴瘤和少见的副鼻窦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结果 中耳淋巴瘤1例,以伴有疼痛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传导性聋)、轻度面瘫为特点;扁桃体淋巴瘤7例,以咽异物感及单侧扁桃体肿大为特点;鼻及副鼻窦淋巴瘤2例,以血涕、鼻臭、下鼻甲黏膜粗糙,增厚为特点;鼻咽部淋巴瘤以血涕、头痛为特点;口咽部淋巴瘤以咽痛、发热、软腭溃疡、口臭为特点。结论 在发现耳、鼻及咽部病变时,掌握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在耳、鼻及咽部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时行病理检查,是及时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MSCT结合CTC技术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结合CTC技术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漏口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前经多层螺旋CT结合脑池造影进行检查定位,总结检查技术要点,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例CT均显示颅底骨质改变。其中13例经CTC可直接显示漏口位置,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2例结合鼻棉拭测定进行扫描,可显示漏口位置,与手术所见一致。1例CTC仅发现1处漏口,手术发现为2处漏口。结论:MSCT结合CTC技术是CSF鼻漏漏口定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CSF鼻漏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术前应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术后颅底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5例鼻腔鼻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修复材料、并发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5年,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明显并发症。3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80%。结论扩大鼻侧切开联合房垛样额骨开窗切除颅鼻沟通瘤,修复颅底缺损、重建功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鼻区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由于其成像方式的缺陷 ,X线平片常难以显示一侧鼻区或深部骨折 ;二维 (two dimensional,2D)CT图象缺乏空间整体观。用 2DCT结合三维 (three dimensional,3D)CT重建诊断鼻区骨折则能弥补上述缺陷。但至今尚未见这方面应用的专题报道。我院自 2 0 0 0 0 3~ 2 0 0 2 0 3采用该方法检查鼻区外伤 99例 ,发现鼻区骨折 69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检查方法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技术要点。1 材料和方法1.1 本组共…  相似文献   

16.
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是位于鼻前庭底部皮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一种囊性肿块,临床较为少见.本文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前庭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讨论该病的CT及临床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在应用鼻胃管引流治疗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同时应用鼻肠管早期恢复患者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30名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行鼻胃管引流及同时置鼻肠管,第2天行胸腹部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位置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同时监测胃残量。结果 30例患者在鼻胃管引流治疗同时均一次性鼻肠管置管成功,置管后次日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结论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是治疗应激性溃疡同时早期恢复肠内营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37例鼻内镜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韬 《西南军医》2008,10(4):71-71
目的研究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原因的诊断要点和鼻内镜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及1%麻黄素试验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变异不同,实行相应的手术方式,解除鼻内接触点。结果37例患者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结论对确诊为鼻内接触性头痛的患者,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将可能的病因真正地解除,但又要防止盲目地扩大手术范围,过分损伤正常组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楠  张旭东  代丽萍 《武警医学》2010,21(10):878-880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窦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指标.方法 对经我院病理确诊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及来自同期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病例各75例, 按1∶ 1配对,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疼痛OR 40.700(1.327~1248.641)、钙化斑OR 663.951(9.489~46458.347)是真菌性鼻窦炎的特征性指标. 在有鼻中隔偏曲的病例中,真菌性鼻-鼻窦炎大多发生在鼻中隔偏曲的对侧(P=0.001).结论 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最具诊断意义的临床指标为疼痛及钙化斑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鼻NK/T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134例鼻息肉、24例鼻内翻乳头状瘤的CT征象,将相应征象在3类疾病中出现的差异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结果 较鼻息肉,鼻NK/T细胞淋巴瘤多单侧鼻腔发病,表现为结节肿块或铸型生长,易侵犯鼻前庭、鼻翼及鼻背部皮肤、鼻咽侧壁、鼻中隔或鼻底部黏膜、周围骨质破坏;较鼻内翻乳头状瘤,鼻NK/T细胞淋巴瘤病变易侵犯鼻前庭、鼻翼及鼻背部皮肤、后鼻孔及鼻咽腔、鼻中隔或鼻底部黏膜.结论 鼻NK/T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单侧鼻腔,密度均匀,沿侧壁匍匐生长,易侵及鼻黏膜及前后组织结构,早期骨质破坏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