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c-f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切割法制备大鼠SCI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不致伤.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fos、bcl-2探针行原位杂交.结果SCI后A、B、C、D四组脊髓c-fos基因表达顺序为C>B>A=D;bcl-2基因表达顺序为D=A>B>C.结论SCI后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而bcl-2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部分抑制SCI后c-fos基因的表达和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Po-5,flanking介导的21.5ku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iein,MBP)微基因(暂命名为pSVPoMcat)修饰雪旺细胞(SC)在鼠脊髓内存活及其基因表达。方法:120只大鼠分为3组,A组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B组为高纯化SC移植组;C组为脊髓损伤(SCI)_对照组,伤后各组分别于2,4,8,12周(每组每次10只),取移植区脊髓切片,进行S-100蛋白,MB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地高辛(DIG)标记的hMBPF2 cDNA探针的原位杂交(ISH)测定。结果:伤后2,4,8,12周,A组S-100,MBP染色细胞和ISH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SH阳性细胞可见髓鞘形成,B组的S-100染色细胞逐步递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未发现MBP染色细胞以及ISH细胞,C组未发现任何阳性细胞,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在鼠损伤脊髓内能长期存活并表达外源基因,且有助于受伤脊髓的髓鞘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前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移植组(A组),单纯雪旺氏细胞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对脊髓切片行Nissl染色,酸性磷酸酶(ACP)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并用联合行为记分(CB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三组前角神经元存活率呈显著性差异(A>B>C,P<0.01);A组ACP变化幅度明显降低(A<B<C);细胞凋亡率为C>B>A。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前角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 (Schwanncell,SC)对大鼠脊髓损伤 (spi nalcordinjury,SCI)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 3 (growthassociatedprotein - 4 3 ,GAP - 4 3 )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 12 0只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三组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 (A组 )、单纯SC移植组 (B组 )、损伤对照组 (C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观察SCI后GAP - 4 3的表达 ,同时采用联合行为记分 (CB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SCI损伤后 1周 ,A、B、C三组间GAP - 4 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SCI后 2 ,4 ,8周 ,三组间表达顺序为A >B >C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间A组在 2周时达到最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 ,12周时A、B、C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最好。 结论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有促进SCI后GAP - 4 3表达和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移植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对损伤早期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 切割法造成脊髓半横断损伤(T8平面)模型。术后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术后8h,取脊髓伤段标本,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fos探针行原位杂交,并分别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水、钙含量和比色法测量雨二醛(MDA)含量。结果 1.脊髓损伤(SCI)后,伤段脊髓组织C-fos基因在各试验中表达顺序为,C>B>A>D,P<0.05。2.损伤脊髓段组织钙含量,MDA含量明显增多,组织水肿严重,在各实验组中,水、钙及MDA含量为C>B>A>D,结论 移植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对损伤脊髓早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抑制C-fos基因表达,稳定钙离子水平及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切割法制备脊髓半模断损伤模型(T8平面)。实验动物随机植入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的SC(A组)、SC组(B组)和损伤对照组(C组),每组40只。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记分(CBS)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动态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术后3月行MRI观察,并用免疫组化对神经轴突进行神经中丝(NF)染色。结果显示,A组能抑制大学损伤后的GFAP表达;MRI发现,A组大鼠脊髓损伤(SCI)区脊髓信号已基本恢复正常,B组未恢复正常,而C组SCI有软化灶形成。与NF染色发现一致。A、B两组潜伏时波幅呈恢复的趋势,与A组接近正常,与CBS结果一致。提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抑制SCI后GFAP的表达,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并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移植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对损伤早期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 切割击造成脊髓半横断损伤(T8平面)模型。术后将实骚动物分为pSVPoMe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术后8h,取脊髓伤段标本,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fos探针行原位杂交,并分别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水、钙含量和比色法测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脊髓损伤(SCI)后,伤段脊髓组织C-fos基因在各试验中表达顺序为,C>B>A>D,P<0.05。2.损伤脊髓段组织钙旮量,MDA含量明显增多,组织水肿严重,在各实验组中,水、钙受MDA含量为C>B>A>D,结论移植pSVPoMcat擞基因修饰SC对损伤脊髓早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押音;C-fos基因表达,稳定钙离子水平受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Bcl-xL基因转染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Bcl—xL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伤区脊髓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胸段脊髓T8.9压迫损伤模型。38只大鼠分成三组:(1)损伤 pSFFV.Bcl—xL转染组(实验组,15只);(2)损伤 pSFFV.GFP转染组(对照组,15只);(3)假损伤组(8只)。将阳离子脂质体质粒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损伤脊髓,伤后3d和7d利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Bcl—xL基因体内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开放场地试验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神经功能。结果脊髓损伤后3d和7d损伤局部Bcl—xL mRNA和蛋白较对照组和假损伤组表达明显增多;TUNEL结果显示,实验组损伤节段细胞凋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改善。结论脂质体介导Bcl—xL体内转基因治疗可有效转染脊髓的神经细胞;外源性Bcl—xL在损伤脊髓的过度表达可减少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凋亡引起的神经元死亡和增强神经细胞成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20只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A组),单纯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动态观察SCI后GAP-43的表达,同时采用联合行为记分(CB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SCI损伤后1周,A,B,C三组间GAP-4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CI后2,4,8周,三组间表达顺序为A>B>C,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间A组在2周时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下降,12周时A,B,C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最好。结论;pW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有促进SCI后GAP-43表达和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Lentivirus介导神经营养因子(NT-3)转染的人胚神经干细胞(human neural stem cells,hNSCs)对大鼠损伤脊髓治疗机制和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Lenti- virus构建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和NT-3的hNSCs,将其移植到T_(10)脊髓半横断损伤的大鼠体内,用荧光显微镜和BBB评分观察体内转基因表达和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分化情况。结果(1)在体外用Lentivirus成功构建了同时表达多基因的人胚基因工程NSC并检测到了稳定的转基因表达;(2)用荧光显微镜可以检测到到hNSC,能在体内长时间存活并表达转基因;(3)BBB评分检测到hNSCs移植组大鼠后肢功能有明显恢复;(4)移植的基因工程hNSC能在体内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等功能细胞。结论Lentivirus介导NT-3转染的hNSC能够调整损伤的局部微环境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阳离子脂质体DOTAP介导目的基因转染骨关节病滑膜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分离培养骨关节病滑膜细胞,使用荧光质粒pEGFP-C3作为报道基因,与阳离子脂质体DOPAP一起转染骨关节病滑膜细胞;通过设立不同转染时间组、不同表达时间组以及不同DOTAP剂量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使用阳离子脂质体DOTAP介导荧光质粒转染骨关节病滑膜细胞,转染时间在 6h左右, DOTAP(μl)/DNA(μg)比值在 7:1左右,可于转染后48h左右表达出的蛋白量最大。结论:阳离子脂质体DOTAP介导荧光质粒转染骨关节病滑膜细胞转染条件的优化,为今后骨关节病滑膜细胞非病毒基因转移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移植后12周,对SCI区的脊髓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和荧光原位标记法)以及Bc1~2和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在A、B、C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1~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体视学计量发现,细胞凋亡率为C>B>A;Bc1~2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A>B>C;Fas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C>B>A。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抑制SCI后的细胞凋亡,而创伤则可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化酶 - 1(HO - 1)及其mRNA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变化。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正常大鼠、脊髓损伤后 1d和 3d大鼠脊髓HO - 1及其mRNA的分布和含量变化。 结果 正常大鼠脊髓HO - 1表达较少 ,主要在神经元 ;而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加 ,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并围绕在血肿周围。损伤后 1d蛋白的表达开始增加 ,阳性细胞的灰度和面积分别为 (14 8.2 6± 11.39)和 (90 .5 0± 8.70 )× 10 3 μm2 ;损伤后 3d表达强度进一步升高 ,阳性细胞的灰度和面积分别为 (12 8.0 3± 12 .5 9)和 (112 .99± 10 .0 1)× 10 3 μm2 。损伤后 1d ,HO - 1mRNA表达阳性细胞的灰度和面积为 (10 6 .0 2± 9.10 )和 (70 .0 5± 9.2 6 )×10 3 μm2 ;3d时为 (85 .82± 9.0 7)和 (87.37± 10 .95 )× 10 3 μm2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 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 ,HO - 1表达显著增加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Lentivirus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Lentivirus介导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NT-3)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在T10水平制成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每组14只;用携带NT-3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Lentivirus对大鼠行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内转基因表达,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法(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损伤脊髓内有较多的持续表达转基因的细胞;BBB评分结果显示,从伤后第4周开始,实验组大鼠后肢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恢复(P<0.01),至第10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BBB分差增大,达3.3分。结论Lentivirus是一种有效的转基因载体,由Lentivirus介导分泌NT-3的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xCA-BDNF)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脊髓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分为脊髓挫伤组(A组)、脊髓挫伤后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组(B组)、脊髓挫伤后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C组)、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D组)。伤后1,3,7,14,28d,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的测定,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方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D四组中均发现凋亡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各组caspase-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依次为A〉B〉C〉D组(P〈0.05),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有平行的变化趋势。结论 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动脉注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以兔VX2肝癌模型为对象,探讨经导管动脉注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及转染和表达情况.方法 将pCMV-myc-p53质粒、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以及pCMV-myc-p53和LipofectAMINE的复合体分别注入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供血动脉,并提取肿瘤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基因转染及其表达.以不同量的pCMV-myc-p53与LipofectAMINE形成的复合体分别注入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供血动脉内,同法检测基因的转染及其表达.结果 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经动脉途径成功转染了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组织并进行表达,其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基因导入,基因的量与转染效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 经动脉途径导入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是可行、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一种用于修复脊髓损伤的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方法 采用聚乳酸-基乙酸共聚物[poly(latic-co-glycolic acid),PLGA]作为脊髓支架材料,通过低温快速成形工艺和致孔剂浸出工艺,制备了孔径在300 ~500μm,大孔相互贯通的脊髓支架,然后将雪旺氏细胞种植在此支架材料上研究该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成型支架的宏观孔隙圆润、规则;包含大量无规则的微孔结构,孔隙的贯通性良好,支架平均孔隙率达89.92%;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生物学观察显示雪旺氏细胞在PLGA支架上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结论 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作为修复脊髓损伤的支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对神经组织的保护和促进髓鞘再生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雪旺细胞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人真核细胞质粒(PCDNA3) -BDNF重组体转移到雪旺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大鼠脑干网状结构损伤区 (Ⅰ组 ) ,同时设置单纯细胞移植组 (Ⅱ组 )、转染空载体细胞移植组 (Ⅲ组 )和注射等渗盐水组 (Ⅳ组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内BDNF水平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干内髓鞘碱性蛋白 (MBP) ,电镜观察髓鞘再生情况。 结果 移植后 1周 ,Ⅰ组的BDN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在免疫组化切片上可以见到Ⅰ组的MBP表达比其他组明显增多 ,透射电镜显示Ⅰ组髓鞘数量比其他组明显增多(P <0 .0 5 )。 结论 转染BDNF基因的雪旺细胞移植于损伤的脑干网状结构 ,可能有保护神经组织、促进髓鞘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以HGF为目的基因、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并观察HGF基因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BamHI单酶切质粒pcDNA3-HGF,得到HGF基因片段,将其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IRES-EGFP的CMV后方BamHI的单克隆位点。脂质体介导转染至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HGF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24~72h后,见30%的细胞表达EGFP。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证实转染后第1天即有HGF的表达,第4天HGF浓度为(5402.0±227.9)ng/L。结论成功构建了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其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个模拟脊髓全横断损伤后脊髓组分——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元损伤的模型。方法:取Wistar大鼠(孕14d)脊髓,培养10~12d后,采用所设计的标准模板,直视下进行损伤。观察损伤前后不同时间神经元的形态及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损伤8~12h后,损伤两侧存活的神经元突起便开始朝着损伤部位生长,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元突起甚至可跨越损伤处而延伸至对侧。c-fos基因在损伤后10min即有表达,2h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此模型可用于模拟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受到机械损伤以及观察神经元损伤后进行修复的一些分子事件,简便而可靠,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