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藿香油体外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Hep-2细胞、柯萨奇病毒感染Hela细胞模型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Vero细胞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作为观察和检测指标,了解不同浓度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及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中分别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作为对照药。结果:广藿香油对MDCK、Hep-2、Vero和Hela细胞的TC50浓度均为0.101mg/ml,TC0浓度为0.092mg/ml。广藿香油能明显抑制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IC50分别为0.081mg/ml、0.084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25、1.20;可抑制流感病毒,IC50为0.088mg/ml,TI为1.15;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很低,IC50为0.092mg/ml,TI为1.10;对单纯疱疹病毒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体外抗病毒实验广藿香油显示出抗柯萨奇病毒、抗腺病毒、抗甲型流感病毒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但不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病炎清I号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MDCK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病炎清I号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引起MDCK细胞的病变程度。并设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和西药对照组病毒唑。结果:病炎清I号在1:108(相当于生药15.0 mg/ml)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24(相当于生药5.0 mg/ml)稀释度时达到TD0和IC50,SI=3.0。清开灵注射液在1:20.78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6稀释度时达到TD0;在1∶47.6稀释度时达到IC50,SI=2.29。病毒唑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6.2μg/ml。结论:病炎清I号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远比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好,但效果不及西药对照组病毒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药注射剂BA和JI对SARS病毒的作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细胞模型筛选抗SARS病毒药物试验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实验研究。三批试验结果显示,BA对SARS病毒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JI对SARS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平均半数抑制浓度为4.4~12.5ul/ml,对SARS病毒抑制率为50%~95.8%,平均治疗指数为5.1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石岐外感茶体外抗肠道病毒EV71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病变作用(CPE)影响,采用MTT法确定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前和病毒、药物同时加入3种不同给药方法的50%细胞毒性浓度(TC50)、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结果:病毒感染后给药和病毒、药物同时加入法的IC50分别为0.77、0.33 mg/m L,TI为29.35、68.48,预防给药法未见明显的抑制病毒作用。结论:石岐外感茶在体外对肠道病毒EV71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作用。方法:运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作为宿主细胞,通过三种给药方式观察感染病毒后的细胞变性反应(CPE)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直接杀灭、预防和阻止复制作用。结果: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能抑制HSV-Ⅱ病毒的复制,但无预防和直接杀灭作用,朱砂七粗提物抑制HSV-Ⅱ病毒复制IC50为0.1008 mg/ml,治疗指数(TI)为6.2;总蒽醌抑制HSV-Ⅱ病毒复制IC50为0.0067mg/ml,治疗指数(TI)为11.66。结论 :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在体外具有明显的保护宿主细胞抵抗HSV-Ⅱ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清热抗感冲剂体外抑制腺病毒(ADV3)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研究,探讨清热抗感冲剂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观察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在Hep-2细胞中,抑制ADV3和RSV的作用。结果: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抑制ADV3病毒复制作用,其TC50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IC50为817μ9/mL、1/9.14稀释度;治疗指数(TI)分别为:5.8、2.03。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不同程度抑制RSV病毒复制作用,其TC50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IC50为178μg/mL、1/54稀释度;治疗指数(TI)分别为:26.7、12.3。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抑制ADV3和RSV在Hep-2细胞内的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病炎清Ⅰ号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MDCK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病炎清Ⅰ号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引起MDCK细胞的病变程度。并设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和西药对照组病毒唑:结果:病炎清Ⅰ号在1:108(相当于生药15.0mg/ml)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24(相当于生药5.0mg/ml)稀释度时达到TD0和IC50,SI=3.0。清开灵注射液在1:20.78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6稀释度时达到TD0;在1:47.6稀释度时达到IC50,SI=2.29。病毒唑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6.2μg/ml。结论:病炎清Ⅰ号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远比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好,但效果不及西药对照组病毒唑。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甲型流感有优势,且中药具有来源广、毒副作用小、耐药性小等优点,概述如下。
  1 中药复方
  1.1贯黄感冒颗粒[1]
  体外观察贯黄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lN1和H3N2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体内观察其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贯黄感冒颗粒体外对所试两株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显示抑制作用,对HlN1的IC50为1.38mg/mL,TI为5.66;对H3N2的IC50为0.69mg/mL,TI为11.3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贯黄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所致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说明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均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银花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效果和强度。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金银花在人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中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结果:金银花对Hela细胞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5 m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3.6 mg/mL。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0.16 mg/mL,TI为31.2;在吸附阶段也有作用,其IC50为0.48 mg/mL,TI为10.5;同时金银花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生物合成作用,其IC50为1.0 mg/mL,TI为5.0;金银花不能阻止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细胞。结论:金银花在体外主要通过直接灭活、阻止病毒吸附和抑制生物合成三种方式发挥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莪术油软胶囊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莪术油软胶囊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MDCK和Hela细胞分别测定流感病毒A3及腺病毒7型毒力(TCID50)以及药物对各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来测定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莪术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及腺病毒7型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0008ml/ml和0.0004ml/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5和30.莪术油软胶囊160、80和40mg/kg灌胃,对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和合胞病毒(RSV)引起的小鼠肺炎,能明显降低肺指数,降低死亡率.结论:莪术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及腺病毒7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