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构建人源抗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为结核特异性单链抗体的筛选奠定基础. 方法 从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患者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PCR扩增获得抗体的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然后拼接装配成单链抗体基因,重组于噬菌粒载体pCANTAB5S,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TG1,以辅助噬菌体拯救后,构建人源性抗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库. 结果 成功构建人源性抗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库容量达107. 结论 以结核患者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片段和噬菌粒展示载体pCANTAB5S为基础,成功构建人源性抗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库,并达到建库标准,可进一步从中筛选获得结核特异性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库。[方法]提取经免疫具有乙肝表面抗体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总RNA,采用反转录、触减PCR扩增人免疫球蛋白G(IgG)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用Linker连接肽经重叠PCR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VH-Linker-VL形式的ScFv基因。将ScFv与pCANTAB-5E载体通过相同的酶切位点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TG1,经M13K07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成全套人源性抗HBsAg ScFv库。[结果]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HBsAg噬菌体ScFv库。[结论]人源性HBsAg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特异性高,具有治疗作用的乙肝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人源性老年痴呆(AD)单链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AD相关抗原的人源性抗体奠定基础.方法 从200 ml AD病人的外周血中分离B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合成总cDNA.以PCR技术,利用特定的引物分别扩增出人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VL),并分别克隆入噬菌粒pDAN5中,构建出含人单链抗体可变区(scFv)基因序列的pDAN5克隆载体,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XLI-Blue后,经辅助噬菌体M13K07超感染后回收全部重组噬菌体,构建成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从抗体库中随机挑选数个克隆,提取质粒,PCR扩增目的片段后,用内切酶BstN Ⅰ消化,每个克隆经消化后的DNA指纹印迹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评价抗体库的多样性.结果 所有抗体VH和VL基因片段均得到了扩增并成功克隆及转化,经辅助噬菌体感染后,构建成初级抗体库.BstN Ⅰ消化后的DNA指纹图谱显示各克隆抗体基因各不相同,经计算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容量为1.5×106.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构建了AD病人的单链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CV核心蛋白特异性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免疫学及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具有抗HCV核心蛋白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符合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序列的结构特征。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HCV核心蛋白的特异性人源单可变区抗体的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源性阿尔茨海默病(AD)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为筛选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人源性特异性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集18例AD患者的外周血40ml,提取总RNA,应用RT-PCR法得到人抗体可变区重链(VH)和可变区轻链(VL)基因。将VH和VL由连接肽连接得到scFv片段,将所得片段双酶切后,克隆至pCANTAB5E噬菌体载体,大肠埃希菌TG1感受态细胞经电击转化,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后构建scFv型噬菌体抗体库。结果总RNA经逆转录PCR扩增VH和VL可变区基因的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长度分别为360bp和300bp,其连接形成的scFv片段长度为750bp,最终构建了库容为2.4×109的scFv库。BstNⅠ酶切鉴定构建的scFv库,经凝胶电泳可见,酶切片段长度差异性大,显示scFv库具有良好的多样性。结论成功构建人源性AD噬菌体scFv库,为进一步筛选Aβ特异性抗体,继而为AD的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库容量大、多样性好的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单链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至11月31日收集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人外周血(健康成人2名,胃癌3例,肠癌3例,胰腺癌1例,每例各5mL,新生儿2名各2mL)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利用RT-PCR克隆出全套重链可变区基因(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VH)、轻链可变区基因(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VL);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连接构建VH-VL单链抗体库。并通过连接T-Vector转化E.coli JM109大肠埃希菌,经蓝白筛选,挑取阳性克隆测序以鉴定单链抗体组装。结果试验成功构建了单链抗体核糖体展示模板,其库容达1.1×1013。结论大容量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为筛选多种人源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成军  钟彦伟 《肝脏》2000,5(3):130-132
目的 筛选,鉴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的编码基因,为细胞内表达小分子单链抗体的研究及抗HBV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氯化铯超速离心法纯化的HBsAg蛋白为固相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淘洗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8.
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抗体库的构建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 XB  Hou M  Ma DX  Li LZ  Peng J  Wang L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4):293-296
目的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单链噬菌体抗体(ScFv)库。方法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从筛选出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用RT PCR扩增出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片断,用DNA linker将VH和VL连接成ScFv基因片断。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NotⅠ酶切ScFv后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HEN2,然后转化大肠杆菌TG1。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转化后的TG1,产生ScFv。结果95例慢性ITP患者中41例(43.2%)血浆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强阳性患者5例(5.3%)。2例(2.1%)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扩增出380~400bp大小的VH和VL基因,用连接肽(Gly4Ser)3成功地连接成约780bp大小的ScFv片断。ScFv克隆到pHEN2并转化大肠杆菌TG1后,形成2.1×107个克隆。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TG1后产生的噬菌体抗体库滴度为1.62×1010cfu/ml。结论少数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了ScFv库,可用来筛选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ScFv。  相似文献   

9.
抗肝癌单链抗体体外亲和力成熟的改造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体外模拟抗体的体内成熟过程,以获得高亲和力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随机突变抗肝癌单链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构建抗肝癌噬菌体抗体次级突变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中筛选出高亲和力单链抗体突变株。结果抗肝癌噬菌体抗体次级突变库容为4.5× 10~7,经过3轮富集筛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获得2株突变株M90、M116,不仅保留原始克隆的特异性,而且相对亲和力指数分别为原始克隆的1.7倍和2倍。结论错配PCR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是提高单链抗体亲和力的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PDNA5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将其表达制备非融合单链抗体,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变形链球菌重组表面蛋白rA-P包被免疫试管,对pDAN5噬菌体抗体库进行5轮亲和免疫筛选制备抗rA-P蛋白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并将其感染大肠杆菌HB2151,用IPTG诱导表达非融合性单链抗体,非融合性单链抗体包涵体复性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筛选得到13株抗rA-P蛋白的噬菌体单链抗体;用HB2151表达的非融合性单链抗体分子量为30kD,表达量达菌体蛋白的3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复性后的非融合性单链抗体能与rA-P蛋白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证明表达的非融合性单链抗体有生物活性。结论成功地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表达制备有生物活性的抗变链菌表面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人单链抗体(ScFv),以解决鼠单抗蝗免疫原性问题,为HCV的基因治疗研究开辟新途径。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的HCVNS3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单链楞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CVNS3人单链抗体(ScFv片段)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免疫体及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出来的ScFv片段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人源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表达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表达可溶性的抗HCV非结构蛋白NS3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ingle-chainvariablefragmentantibody,ScFv)。方法以重组的HCVNS3为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含有抗-HCVNS3ScFv基因的噬菌体克隆。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SfiI/NotⅠ酶切鉴定后,亚克隆到pCANTAB5E载体;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HCVNS3可溶性单链可变区抗体。ELISA和斑点吸印杂交检测其与不同来源的抗原的结合活性。结果筛选到的HCVNS3的单链抗体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序列分析表明,该抗体基因由750bp组成,ELISA和斑点吸印杂交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表达的HCVNS3的单链抗体,可与不同来源的NS3抗原结合。结论大肠杆菌XL1-Blue表达的NS3-ScFv具有结合不同来源的HCVNS3的活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获得高亲和力的全人源化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单链抗体。 方法 以健康供血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来源,以PreS1肽体外致敏后,借助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免疫单链抗体库,库容量7×10 8。 结果 以PreS1肽进行3轮固相筛选。获得了亲和力10 7~10 8mol/L的抗PreS1单链抗体。结论 通过体外致敏的方法构建人源免疫抗体库,可以快速获得高亲和力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14.
人源抗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单链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制抗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HCVE2)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重组的HCVE2为固相抗原,利用亲和筛选的原理,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DNA序列分析。获得HCVE2的人源单链抗体;用该抗体对10例石蜡包埋的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 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HCVE2人源单链抗体(吸光度值A450为1.88)能与HCVE2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E2抗原,与正常肝组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此法制备的单链抗体亲和性好,特异性强,且制备方法简便,周期短,为HCVE2病原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试剂。  相似文献   

15.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incubated with a semisynthetic phage antibody library and fluorochrome-labeled CD3 and CD20 antibodies were used to isolate human single-chain Fv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subsets of blood leukocytes by flow cytometry. Isolated phage antibodies showed exclusive binding to the subpopulation used for selection or displayed additional binding to a restricted population of other cells in the mixture. At least two phage antibodies appeared to display hitherto-unknown staining patterns of B-lineage cells.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subtractive procedure to rapidly obtain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known and novel surface antigens in their native configuration, expressed on phenotypically defined subpopulations of cells. This approach does not depend on immunization procedures or the necessity to repeatedly construct phage antibody libr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