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儿脾常不足,外感六淫邪气或乳食内伤,均会使脾胃纳运升降失调而致腹泻.  相似文献   

2.
李文杰  刘小渭 《光明中医》2022,(17):3214-3216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是钱乙五脏补泻方中的泻脾方,有泻脾胃蕴热之功。当代小儿多食肥甘味厚或煎炸等煿炽之品,脾胃蕴热者甚多,加之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故脾胃蕴热易致气热、血热;且肺朝百脉,故脾胃蕴热易致使生成肺脾胃蕴热之局,笔者临床用于小儿外感咳嗽、针眼、鼻窒等疾病进行加减运用,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林伟兰  黄明愉  潘鹏燕  叶玲 《光明中医》2022,(13):2314-2317
外感咳嗽是小儿常见病,此病虽为肺系疾患,却不仅责之于肺,亦责之于脾,宜从肺脾求治。笔者试从肺脾两脏之联系、小儿特殊生理病理之特点、治痰当肺脾同调此三方面探讨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肺脾同调的机制,并提出具体防治方法:未及脾,顾护脾胃;病及脾,健脾助运;恢复期,肺脾并补;培土生金法需运用到整个病程中。证治探微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锐  成莎  谢昭亮 《新中医》2017,49(4):186-187
正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咳嗽为主症。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由于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很容易感受外邪引发疾病,故临床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谢昭亮教授师从已故岭南儿科学派泰斗黎炳南教授,是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之一,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数十年,主任医师,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尤其在小儿外感咳嗽的用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谢教授出诊,并得其亲自讲解传授  相似文献   

5.
咳嗽的发病原因多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病后肺气虚弱或先天肺脾肾不足密切相关.其病在肺、脾、肾,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实者多为风邪犯肺及湿困肺脾,虚者多为肺肾阴虚和肾不纳气.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因外感或内伤所致的肺气壅滞,肺气上逆是咳嗽的病理生理特点,并在临床给予分型治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候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而以冬春季节为多。历代医家医著对咳嗽一证分类分型较多也较繁杂 ,著名儿科专家王静安主任医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认为 :小儿咳嗽虽有外感和内伤以及寒证和热证之分 ,临床上却以外感和热证为多 ,并且认为湿热蕴肺型咳嗽和痰热壅肺型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王老对于这两型咳嗽的治疗 ,也积累了十分有效的经验。笔者随师侍诊 ,于此颇有体会 ,现介绍如下 ,并附病案以资印证。1 病因病机1 .1 湿热蕴肺型 王老认为小儿体质湿热素盛 ,其原因一是小儿本身脾胃薄弱 ,加之乳食不…  相似文献   

7.
栾莉 《光明中医》2011,26(3):588-588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宣所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脾胃。见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中医辨证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可分为风寒束肺型、风热犯肺型、风燥伤肺型;内伤咳嗽可分为痰湿蕴肺型、痰热郁肺型、肝火犯肺型、肺阴亏虚型。  相似文献   

8.
咳嗽为小儿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咳嗽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但四川省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胡天成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近40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内伤咳嗽较少。其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味少量轻,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现就胡  相似文献   

9.
小儿咳嗽,可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发病急,病程短,除咳嗽外,伴有表证;内伤咳嗽多继发于外感咳嗽之后,反复发作,咳久则气阴俱伤,继而出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症状.无论感寒伤于肺,或饮冷伤于脾胃,均可波及于肺.肺为娇脏,小儿尤甚,阿胶为补肺要药,治疗久咳确有效验.金@张元素《珍珠囊药性赋》说“阿胶补肺”.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说:“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  相似文献   

10.
1病因病机咳嗽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多由风寒、风热、燥邪、痰热等邪客肺系,肺系肃降,肺气不宣所致,而内伤多由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如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在论述咳嗽的病理时说:“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本文重点论述脾虚不生金而引起之咳嗽,脾虚湿停,乘肺而咳,《医碥·杂症·咳嗽》谓:“脾胃先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乘肺而嗽”,又有“初虽心火刑金,因服寒凉伤脾,脾虚而嗽”。上述理论充分说明,脾乃肺…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因,外感无非六淫疫疠之邪,营卫不和;内伤不外饮食损伤,脾胃失调。宋代钱乙强调治疗小儿疾病以调理脾胃为主,明代万全提出了“小儿脾常不足”的理论。但他们都偏重五脏病的虚实,对六腑病的虚实则较少论及。笔者认为,小儿五脏本虚,常护即安,五脏之养,须得六脏受纳精华。外因入侵,六腑首当其冲,病即为实。胃为受纳五谷营养之府,故小儿病,胃常实。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认为,咳嗽是指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多由外感之邪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而发,起病缓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刁老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肺母,母病及子”的理论为出发点,认为脾虚痰阻型咳嗽患者素有脾虚,或外感湿邪或药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阻中焦,上犯于肺而发为咳嗽。治疗上刁老采用多元疗法(中药汤剂内服、中药泡水代茶饮穴位贴敷、中药香包、耳穴压豆),共奏健脾化痰,理气止咳之功。  相似文献   

13.
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便如水样为特征。因小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或受外邪,或脾肾虚寒等,均易引起腹泻。是两三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四季皆宥发生,夏季发病较多。本病最易耗伤气液。重症患者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证候;迁延日久不愈,常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慢性疾患。该病类型很多,但常见的多因外感寒邪或内伤脾胃。治疗原则,应以调理脾胃为主,助以利湿。但因小儿服药困难,常不易短期治  相似文献   

14.
姚奇鹏  瞿佳 《河南中医》2007,27(2):23-24
李秀亮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老中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小儿肺脾系统疾病,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用药审慎,组方严谨,时时不忘顾护脾胃,取得良好效果。余有幸侍诊于侧,收获颇多。现将李教授部分经验总结于下,以资同道。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也是呼吸道系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以见于外感和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咳嗽的病变部位虽主要在肺,但常涉及于脾,甚者涉及于肾,特别是小儿,更是如此。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上连咽…  相似文献   

15.
正升阳益胃汤乃李东垣所创,为专治肺之脾胃虚方,所治病机为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风寒湿邪。现代临床医生多取李东垣之长而将升阳益胃汤应用于脾胃内伤病症的治疗中,却忽略了李东垣创制本方意为肺脾同治。导师薛汉荣教授临证擅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  相似文献   

16.
<正>小儿肺系疾病中尤以咳嗽为多见。咳嗽虽属肺系疾病,然并非致病原因皆归于肺。《素问.咳论》中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论述,并有"聚于胃,关于肺"之说。五脏六腑失常,皆可涉及于肺而致咳,脾胃运化失常,显然也可以影响肺之宣肃,引起咳嗽。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其不足尤为突出。故脾胃与小儿咳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无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均属肺系受病,与脾肾相关。临证中,细究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关键,谨守辨证论治,讲究三因治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内伤咳嗽与外感咳嗽两类。本文论述的小儿湿热咳嗽属于中医学“五脏咳”“久咳”的范畴,类似于西医的小儿慢性咳嗽,其病程常超过4周,但胸片未见异常,其主因包括咳嗽变应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酿成痰,上贮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达而咳喘,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咳喘也可因小儿素体肺脾不足,外感邪气,日久不愈,耗伤气阴而出现,表现为肺虚咳喘或阴虚咳喘。内伤咳喘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  相似文献   

20.
<正>马凤琴主任医师是河北省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保定市名中医。马凤琴主任医师行医数十载,擅长治疗咳喘病、脾胃病。笔者有幸拜马凤琴主任医师为师,侍诊案侧,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引起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