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气道、肺血管重构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D雄性大鼠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正常饲养6周;COPD组(B):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溶液,200μg/次,烟熏1 h/d,共6周;COPD并低氧组(C):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LPS,200μg/次,熏香烟1h/d,共6周,实验最后2周在烟熏的同时,给予18%低氧8h/d.造模结束后观测各组大鼠气道炎症、重构以及肺小动脉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组气道重构指标细支气管管壁厚度与气管外径比值(MT%)、管壁面积和气管总面积比值(MA%)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②B、C组肌化型动脉百分比与A组相比增多(P<0.05);C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WT%)以及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WA%)与A组相比较均增大(P<0.05).③Western blot电泳结果显示:B、C组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与A组相比明显增强(P<0.05),C组较B组HMGB1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随着COPD疾病进展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气道、肺血管重构,同时HMGB1的表达逐渐增强,说明HMGB1的表达与COPD的气道、肺血管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肺血管重构及气管重塑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6只),COPD模型组(8只),COPD 6周组(8只)。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方法制作COPD模型。于第4周处死空白对照组及COPD模型组大鼠各8只,第6周处死空白对照组及COPD 6周组各8只。观察COPD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肺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细支气管平滑肌和胶原厚度变化。结果 COPD 6周组肺微小动脉内皮细胞胞质内吞饮小泡较COPD模型组增多,线粒体空泡变性,内膜下可见内皮细胞悬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有明显固缩,核间隙、板层体空泡化及内质网扩张较COPD模型组明显;COPD 6周组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管壁面积与气管总面积比值、管壁厚度与气管外径比值均高于COPD模型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肺血管重构及气管重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气道重塑的进展产生低氧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肺循环结构的进一步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COPD大鼠气道及肺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造模不干预组(B组)、造模GBE早期干预组(C组)和造模GBE后期干预组(D组)。B、C和D三组采用慢性烟熏+脂多糖气管内注射建立COPD模型,C和D组分别在1~14d和29~42d腹腔内注射GBE(0.40mL/kg),43d后对各组大鼠肺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B、C和D三组均有COPD特征性改变,但程度不同。A、B、C和D各组间肺泡平均面积、标准肺泡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C和D组管壁结构轻度改变,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厚度比值、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面积比值与A、B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C和D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轻度增生,管壁轻度增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厚度/血管壁厚度比值、血管壁面积/血管面积比值与A、B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 GBE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重塑及肺血管重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暴露致肺气肿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改变特点及使用红霉素(EM)干预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烟草烟雾暴露组(B组)、EM预防组(C组),红霉素治疗组(D组),每组6只.A组予伪烟草烟雾暴露,B,C,D组于第1和第14天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烟草烟雾暴露2 h/d,持续8周制备模型;除第1天和第14天,C组每日EM灌胃,持续8周;D组烟草烟雾暴露4周后开始每日EM灌胃,持续4周;A、B组每日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气肿和肺血管及其超微结构评估.结果:电镜下B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水肿,饮泡增多,与基底膜连接处增厚,肺小动脉内弹力膜菲薄,断裂,管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C组预防性干预超微结构上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可见正常线粒体,内皮细胞无明显脱落,管壁平滑肌增殖但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D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基底膜连接处增厚,管壁可见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烟草烟雾暴露及LPS可引起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殖而致血管重构,早期使用EM干预可改善肺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  钟小宁  柳广南  张建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5(4):287-291,286,i0001,i0002
目的 模拟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疾病过程,建立慢支、肺气肿并肺动脉高压的实验大鼠模型。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n=8):10%低氧组(A组)、慢支与肺气肿并肺动脉高压组(B组)、18%低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A组和C组分别吸入10%、18%低氧8h/d共2周;B组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2次,每天烟熏2h共6周,后2周叠加18%低氧8h/d;D组同等条件下无刺激因素饲养6周。各组作血气分析、肺血流动力学测定并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肺组织HE染色或三联染色后观测气道炎症和肺血管重构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1)与D组比较,A组和B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RV/LV+S)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腺泡内肌化型动脉增多、管壁增厚(P〈0.05);C组肺血管重构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2)与D组比较,A组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差异(P〉0.05),B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P〈0.05)。(3)A组以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黏液杯状细胞增生为主,炎细胞浸润不明显;B组气道炎症改变符合慢支、肺气肿改变,气道壁呈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细胞浸润。(4)A组和B组MMP-9和MMP-2阳性表达较D组增强(P〈0.05),B组气道、肺血管旁炎细胞MMP-9和MMP-2阳性表达较A组增强(P〈0.05)。B组MMP-9阳性表达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和气道、肺内血管周围浸润的炎症细胞,MMP-2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肺内浸润的炎细胞。结论 A组和B组病理形态学改变不同,MMPs在两者肺内表达的情况亦有差别。B组同时体现了慢支气道炎症、肺气肿改变和肺血管重构的特征,是模拟人类COPD并肺动脉高压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基质金属蛋白酶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2,MMP-1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COPD者(A组)30例,COPD患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E、MMP-12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组肺组织中NE、MMP-12的蛋白量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B组NE的蛋白表达量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4、-0.364,均P<0.05),B组MMP-12的蛋白表达量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9、-0.791,均P<0.05)。结论:NE、MMP-12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MMP-12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也是引起气流阻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反复吸入烟曲霉(AF)孢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重构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及E组,每组10只。A、B、C和D组用气管内吸入脂多糖联合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E组为正常对照组。建模后A、B和C组分别经鼻吸入高浓度AF孢子(1×10^6cfu/次)、低浓度AF孢子(1×10^3cfu/次)和生理盐水100μL,每周2次,连续5周;D组无处理。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并行半定量评分及病理图像的形态学测量分析。结果与E组比较,D组大鼠出现典型COPD病理改变,模型建立成功。A组和B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C组和D组(P均〈0.01);A组和B组BALF中的IL-8和TGF-β浓度均高于C组和D组(P均〈0.01);A组的气道炎症评分高于B、C和D组(P均〈0.01);A组和B组的管壁总厚度(WAt/Pbm)、平滑肌层厚度(WAm/Pbm)、管壁胶原沉积厚度(WCt/Pbm)、管壁外层胶原沉积厚度(WCo/Pbm)及杯状细胞占上皮细胞比例均高于C组和D组(P均〈0.01);A组和B组BALF中IL-8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气道炎症评分及杯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856,P〈0.01;r=0.884,P〈0.01;r= 0.702,P〈0.05);TGF-β与WAt/Pbm、WCt/Pbm、WCo/Pbm及杯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706,P〈0.05;r=0.802,P〈0.01;r=0.876,P〈0.01;r=0.713,P〈0.05)。结论反复吸入AF孢子可加重COPD大鼠气道炎症,并促进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及断烟后大鼠肺部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组及断烟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的表达。结果 COPD组和断烟组肺平均内衬间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OPD组和断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可见HMGB1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3组间平均积分光密度(AI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被动吸烟可复制COPD模型,HMGB1可能与COP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Dio)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 组和 Dio 组,每组10只。MCT 组和 Dio 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Dio 组每天给予 Dio 80mg/kg 灌胃,对照组和 MCT 组给予相同量溶剂灌胃。待药物干预满4周后,分别测量各组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MCT 组的 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Dio 组;经薯蓣皂苷元干预后,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薯蓣皂苷元能够缓解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肺血管重构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阿奇霉素干预组(C组)。B组与C组采用烟熏+气管内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复制慢阻肺大鼠模型,C组于第15 d开始,每日烟熏前1 h,予以阿奇霉素50 mg/kg灌胃,A、B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维多利亚蓝+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含量,免疫组化检测OPN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OPN m 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肺血管炎症程度、肺血管重构较明显,C组肺血管炎症程度和肺血管重构较B组轻。B、C组血清OPN含量、肺组织OPN蛋白表达、肺组织OPN m RNA表达量高于A组,C组血清OPN含量、肺组织OPN蛋白表达、肺组织OPN m RNA表达量较B低。血清OPN含量、肺组织OPN蛋白表达、肺组织OPN m RNA表达量与肺血管炎症程度和血管重构成正相关。结论阿奇霉素可减轻慢阻肺大鼠肺血管炎症及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OP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E-选择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春芳  吴亚梅 《重庆医学》2005,34(11):1677-1678,1680
目的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探讨E-选择素在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和反复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B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选择素在COPD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所建大鼠模型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基本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模型组支气管肺组织微小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 (P〈0.01),且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成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2,P〈0.001;r=0.79,P〈0.001). 结论 E-选择素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肺气肿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4组,B、C、D3组采用慢性烟熏和脂多糖灌肺建立肺气肿模型,C、D组分别在1~14d、29~42d腹腔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物,于第43天抽取各组大鼠肺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VEGF含量,并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B、C、D3组肺组织病理观察具有不同程度肺气肿特征性改变。B、C、D3组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1);C、D两组VEGF含量均低于B组(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对肺气肿大鼠VEGF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罗格列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肺动脉高压组(A组)、治疗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B组以烟熏、低氧、脂多糖(LPS)方法建立COPD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B组第3周起同时给予盐酸罗格列酮治疗,C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模拟造模和治疗。结果 A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血管壁/肺血管总面积(MA%)比值显著高于C组(F=53.188~61.666,q=3.556~13.769,P<0.01);A组上述指标较B组也显著增高(q=3.854~15.345,P<0.01)。A、B、C组肺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水平依次升高(F=95.719,q=3.854~18.924,P<0.01);Pearson分析显示,B组PPARγmRNA与mPAP、RVSP、MA%水平呈负相关(r=-0.791~-0.760,P<0.01)。结论盐酸罗格列酮通过上调PPARγ转录水平,改善肺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4.
NF-κB抑制剂对COPD继发的肺动脉高压各阶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各阶段的肺血流动力学及右心室壁厚度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纳入实验组及药物干预组,每组6只。实验组包括:A、B、C、D。正常对照组(A):正常饲养4周;慢支组(B):于实验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4周后检测;COPD组(C):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LPS,200μg/次,熏香烟1 h/d,共4周;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D):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LPS,200μg/次,熏香烟1 h/d,共6周,实验的最后两周在熏香烟的同时,给予18%低氧8 h/d。PDTC药物干预组为:A1(空白对照组)、B1(慢支干预组)、C1(COPD干预组)、D1(COPD并肺动脉高压干预组)。动物模型制作同各对应组,从第3周起给各药物干预组腹腔注射PDTC,剂量100 mg∕(kg·d)。A1组从第3周起腹腔注射同PDTC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观测各实验组之间、及各实验组与其相对应的药物组之间肺血流动力学及右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结果 C、D组RVSP、mPAP和RV/LV+S都明显高于A组( P < 0. 05),D组与B、C组间RVSP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D组与C组间mPAP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D组与B、C组间RV/LV+S差异无显著性(P >0.05)。C组与C1组、D组与D1组比较RVSP、mPAP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D1组的RV/LV+S值较D组明显降低( P < 0. 05)。结论 COPD早期已出现肺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壁厚度的变化,PDTC干预后可降低早期升高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减轻肺血管的重构,阻止右心室壁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GBE早期干预组(c组)、GBE后期干预组(D组)。B、C和D三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及冷空气刺激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c和D组分别在1—14d、29~42d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43d后对各组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血清及BALF中CRP含量的检测。[结果]①B、C、D三组均有COPD特征性改变,但程度不同。②气道炎症病变:与A组比较,B组气道各炎症病理积分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B组比较,C、D组病理积分明显减少(P〈0.05或P〈0.01),而D组积分高于C组(P〈0.05)。③血清及肺泡灌洗液CRP含量:与A组比较,B组CR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CRP含量明显著降低(P〈O.01),而D组CRP含量亦有降低(P〈0.05)。[结论]GBE可以降低血清及BALF中CRP的表达,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提示GBE具有抑制COPD气道及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立英  刘静  刘亚敏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5):351-353,F0002
【目的】研究低压低氧致大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低氧组,每组动物10只。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免疫组化检测肺血管CTGF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杂交检测CTGFmRNA表达变化。【结果】低氧组大鼠血管壁厚度/直径(WT%)、管壁面积/血管面积(WA%)、CTGF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低压低氧导致肺血管重构,CTGF在肺动脉中表达增强,CTGF可能在肺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章俊强  梅晓冬 《重庆医学》2016,(8):1026-1028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并分析 HMGB1和气流受限的关系,初步探讨 HMGB1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COPD组(COPD稳定期20例)和对照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例),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检测并比较两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两组 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分析COPD组 HMGB1和IL‐1β、TNF‐α间的关系及 HMGB1和肺功能(FEV1%预计值)的关系。结果在BALF中,COPD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COPD组HMGB1、IL‐1β、TNF‐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COPD组 HMGB1的含量和IL‐1β、TNF‐α呈正相关(r=0.79,P<0.01及 r=0.48,P<0.05);COPD组 HMGB1和肺功能值(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 HMGB1参与和促进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BALF中HMGB1水平和COPD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不同时期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肺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COPD模型组24只,COPD模型组又分为COPD 1、2、4周组各8只。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及烟熏方法制作COPD模型。分别于第1、2、4周处死大鼠,观察不同时期COPD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及肺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OPD病情进展,电镜下肺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越明显,呈现阶梯状逐步加重的趋势,VEGF mRNA的表达也逐渐增高,COPD 1、2、4周组大鼠肺组织VE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COPD 2周组大鼠肺组织VEGF mRNA的表达高于COPD 1周组(P<0.05);COPD 4周组大鼠肺组织VEGF mRNA的表达高于COPD1、2周组(P<0.01,0.05)。结论不同时期COPD大鼠肺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及肺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不同,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COP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OPD)小气道的表达与平滑肌增厚、粘膜下层胶原沉积等导致气道重构的关系。方法制备COPDWistar大鼠模型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GF-I在小气道的表达,用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显示气道平滑肌;用图像分析仪对IGF-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OPD组IGF-I在小气道上受细胞、粘膜下层、平滑肌层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地塞米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细支气管肺组织IGF-I表达与最大呼气流量(PEF)和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及FEV0.3/FVC(%)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5(P〈0.05),-0.487(P〈0.05),-0.707(P〈0.01)。IGF-I表达与小气道管壁厚度明显相关,r值为0.772(P〈0.01)。结论COPD大鼠小气道存在气道重构及在小气道上皮细胞、粘膜下层及平滑肌层均有较丰富的IGF-I的表达,显示IGF-I在COPD小气道重构中起揭示作用及地塞米松对COPD小气道重构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IN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80只,正常对照组20只。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又分为COPD营养正常组(n=37)和COPD营养不良组(n=40),COPD营养不良组再随机分为A、B、C、D四组, B、C、D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IND灌胃(B组:IND 0.5 mg∕(kg·d);C组IND 1.0 mg∕(kg·d);D组IND 2.0 mg∕(kg·d)。A组、对照组和COPD营养正常组每天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后的体重,检测干预后膈肌和趾长伸肌的重量、细胞凋亡率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COPD营养不良各组的膈肌、趾长伸肌的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OPD营养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而膈肌、趾长伸肌的重量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PD营养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IND干预后,B、C、D组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均较A组增高,但只有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膈肌、趾长伸肌的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低于A、B、D组(P<0.05),Bcl-2蛋白表达高于A、B、D组(P<0.05)。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是COPD大鼠骨骼肌萎缩的重要原因,Bcl-2、Bax参与调节COPD大鼠模型的骨骼肌凋亡;吲哚美辛1.0 mg∕(kg·d)干预可改善COPD营养不良大鼠模型的骨骼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