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高雄激素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易导致育龄妇女不孕。PCOS病因尚不清楚,肥胖等代谢相关性疾病与PCOS关系密切。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的首选基础治疗,减重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与传统饮食相比,生酮饮食能够较快降低体质量。基于《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及既往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制订《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生酮治疗临床路径》,为PCOS的生酮治疗提供临床标准。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同时存在代谢障碍.对PCOS不孕症患者应改善其高雄激素血症状态,合并胰岛素抵抗者给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PCOS中诱导排卵的一线药物是氯米芬.该文就PCOS的药物治疗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它可以影响女性的生育以及糖脂代谢功能。其中,高雄激素血症、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是PCOS显著的代谢特征。这些异常的代谢产物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目前,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PCOS伴NAFLD的主要治疗方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且不良反应大,相关研究也是十分欠缺。目前,二甲双胍是治疗PCOS伴NAFLD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本文重点介绍PCOS的常见临床表现,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年轻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引起妇女体内雄激素过多的常见原因,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其临床表现和生化特征多样化,主要是由于雄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内分泌、代谢、生殖和心血管系统紊乱症状。众所周知,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主要生化特征,且PCOS患者雄激素的发生机制复杂,正确认识并防治高雄激素血症成为治疗PCOS的关键。下面就PCOS雄激素的形成机制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出于对PCO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目的,从PCOS的病因研究、诊断研究以及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对其采用克罗米芬(CC)是首选促排卵治疗方法,在每个月经或撤退出血第5天采用CC连服5d。连用3个周期无排卵,称为难治性PCOS。本文对25例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治疗进行总结性分析,由此得出腹腔镜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唐菊  周华  陈旦平 《中国临床研究》2024,(3):438-441+45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给女性患者带来了月经失调、不孕、流产、代谢紊乱、内膜病变、抑郁等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蔡氏妇科第九代传人周华教授多年治疗PCOS的临床经验,其基于蔡氏育肾调周法,灵活运用“蔡氏育肾方”,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在调节月经周期、促进生育等方面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生育期女性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中,PCOS发生率约为70%[1],以高雄激素、无排卵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肥胖、多毛、痤疮、不孕等。PCOS的远期并发症较多,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等。PCOS多起病于青春期,但青春期PCOS患者的月经异常往往被认为是生理现象而忽视。及早和准确诊断P-COS对于有效治疗PCOS和预防远期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采用的PCOS的诊断标准包括:排卵少或不排卵;有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和生化特征;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呈现多囊性改变[3]。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为5%-20%。对于本病原因至今尚未定论,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胰岛及遗传等方面。对于PCOS的治疗,临床上一直多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但有文献报道其存在低妊娠的缺点。为了提高PCOS患者的妊娠率,本院对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进一步了解.方法:综合分析近年文献报道的PCO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PCOS是一组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肥胖、不孕和卵巢囊性增大的综合征.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的70%~80%,诊断主要依据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会鹿特丹专家会推荐的标准,临床主要围绕不孕进行综合治疗.结论: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内分泌疾病,也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影响患者的生殖、代谢等。胎盘是影响妊娠和分娩结局及子代发育状况的关键介质,PCOS患者产前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所致糖脂代谢异常引起的胎盘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其子代出现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甚至成年后发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对PCOS患者胎盘的病理影响,总结PCOS相关胎盘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探讨PCOS患者妊娠期胎盘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原因及相应胎盘病理学特征,以期为预防PCOS相关妊娠并发症以及PCOS患者子代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异质,复杂的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两大核心病理基础,但确切机制尚未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PCOS患者体内存在低度炎症,而体内低度炎症状态又能诱发的高雄激素导致代谢异常,增加胰岛素抵抗的产生诱导及加重PCOS。中医认为痰瘀互结是低度炎症的基本病理特征,中医药的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PCOS体内低度炎症状态。本文将从PCOS的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对其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PCOS的机制研究拓展新的思路,为中医药的干预治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疾病之一,是导致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具有多种临床表现。PCOS单卵双生子的高共患率、发病的家族聚集倾向及种族差异提示遗传易感性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认为PCOS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PCOS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PCOS患者(PCOS组)、45名体检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及38例妇科其他原因导致不育的患者(疾病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总睾酮(T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7A、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结果 PCOS组血清TT、DHEAS、IL-17A、IL-6和TGF-β_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5);TT与IL-17A、IL-6和TGF-β_1均呈明显正相关(r=0.632,P0.01;r=0.650,P0.05;r=0.708,P0.05)。PCOS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A、IL-6和TGF-β_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PCOS患者血清IL-17A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反映PCOS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PCOS致不孕症的发生率为50%~74%[1].2003年10月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克罗米芬配合消结安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无排卵的最常见病因,以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其重要特征。PCOS常伴有肥胖、代谢综合症和胰岛素抵抗。作者对PCOS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特别是对近年来新兴的促排卵治疗、高雄激素治疗、胰岛素抵抗治疗、手术及中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组以排卵障碍、雄激素增多、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为表现的全身内分泌系统综合征。PCOS不仅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女性生育,还与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PCOS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增大~([1])。在我国,PCOS患者约占育龄期妇女的7.4%~([2]),已经成为目前导致不孕的主要病因,占育龄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在育龄妇女中的罗惟患率为5%~10%。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等。因其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和复杂的病因机制,一直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争议。鉴于PCOS女性排卵功能异常及不孕在该综合征的高发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有效成分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健脾益肾化浊方组成药物的活性成分,筛选有明确作用靶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ort数据库检索靶点信息,将各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转化成相对应的基因名称,并通过Cytoscape3.9.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网络图、中药-活性成分-基因靶点网络图;检索Gene Cards疾病数据库中PCOS相关靶点;制作健脾益肾化浊方活性成分靶基因和PCOS相关靶点韦恩图,筛选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最后利用Meta 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微生信作图。结果:筛选出健脾益肾化浊方活性成分94种,对应靶基因254个,PCOS疾病靶点1297个,两者交集靶点116个;其中MAPK1、MAPK3、AKT1、TP53、TNF、MAPK14、IL6、ESR1、EGRF、RB1可能是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PCOS的主要靶点。结论:健脾益肾化浊方的活性成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