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峰  戴娟  葛尚军  刘建林 《医学争鸣》2009,30(12):1141-1144
目的:分析成人上颌尖牙的阻生位置、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以期为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提供临床数据.方法:调查了2001-01/2007-12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错胎畸形患者3390例,经全口曲面断层片和CT片确诊的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成年患者64例(汉族),共有上颌阻生尖牙80颗.经x^2检验分别比较患者性别、唇腭侧阻生以及相应治疗情况间的差异.结果:上颌尖牙阻生在正畸成年患者中约占1.89%,女性:男性为1.67:1,唇侧:腭侧为2.2:1.“开隙+导萌”的方式在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开隙+导萌”的治疗方式唇侧阻生多于腭侧阻生尖牙,而“外科手术拔除”的治疗方式腭侧阻生尖牙中的应用多于唇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调查患者上颌尖牙埋伏阻生以女性、唇侧多见,治疗唇腭侧尖牙埋伏阻生的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治疗前准确定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将取得满意、稳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毛峻武 《华夏医学》2001,14(6):916-917
上颌恒尖牙的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对其不作处理 ,可能会导致相邻牙的拥挤、错位或牙根吸收 [1 ] ,还可能成为感染病灶。笔者用翻瓣导萌术——固定正畸联合矫治了2 4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2 4例患者 (共有阻生尖牙 2 9颗 )中男 9例 ,女 15例 ,年龄在 10~ 2 4岁之间 ,平均年龄 12 .8岁。其中 5例阻生尖牙方向正常 ,16例阻生牙位于唇侧 ,8例阻生牙位于腭侧 ,2 5例有不同程度的间隙不足。1.2 治疗方法1诊断 :每例患者均取牙颌模型 ,摄 X线定位片 (球管移动法 )及上颌前牙横断位片…  相似文献   

3.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从不同轴位对易位阻生的上颌尖牙进行测量分析和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易位阻生的患者共计19例进行CBCT拍摄,分析上颌易位阻生尖牙的阻生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 共有21颗易位阻生尖牙(均为尖牙与侧切牙异位)。唇侧易位患者14 例,占73.6%;腭侧易位5例,占26.4%;其中单侧易位17例,占89.5%,双侧易位有2例,占10.5%。结论 上颌尖牙易位阻生多单发,以唇侧易位为主。CBCT能对易位尖牙进行三维诊断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患者14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进行阴生牙的定位、间隙的扩展、临床检查、外科开窗术、正畸矫治和保持等方法.结果 12颗埋伏尖牙均牵引入正常牙列,牙髓、牙周情况正常.1颗横向阻生埋伏尖牙,因为强行矫治导致邻牙牙根的吸收而被拔除,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2颗上颌埋伏尖牙因为与侧切牙唇侧易位严重,该侧切牙形状正常,所以拔除了埋伏尖牙,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结论 通过正畸治疗治疗,能有效矫治埋伏阻生尖牙.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尖牙阻生并不少见,且多见于上颌^[1]。此类患者常因牙齿阻生导致错He畸形、颌面部发育不良、面部畸形而就诊。正确处理阻生尖牙的存留问题,对患者的面容及整个身心健康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自1993年以来诊治的36例44颗阻生尖牙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颌尖牙埋伏在临床上很常见。上颌尖牙埋伏可造成上牙列不完整 ,牙齿不齐 ,埋伏侧上唇丰满不足 ,在侧方运动时 ,失去尖牙保护 ,使后牙受损伤 ,对口腔功能和美观都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 8例患者采用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牙面 ,贴Bbgg托槽 ,用短镍钛拉簧弹性牵引 ,使埋伏尖牙萌出后 ,用方丝弓排齐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患者 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1 3岁~ 1 7岁 ,平均年龄 1 3.7岁 ,单侧埋伏 4例 ,双侧埋伏 4例 ,共 1 2颗埋伏尖牙 ,颊侧阻生 7例 ,腭侧 1例。2 治疗方法首先确定埋伏尖牙位置与尖牙的萌出道。用外科手术暴露出埋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对上颌阻生尖牙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准备接受牙齿正畸的患者由于上颌阻生尖牙行螺旋CT扫描,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8-15岁,平均11.5岁。对CT扫描采集的信息进行3D图像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牙齿形态、阻生尖牙与邻牙的关系。其中12例共有19颗上颌阻生尖牙,位于牙列唇侧或腭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能展示牙齿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能够提供阻生牙位置的各种信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郝静  邓润智  李煌 《海南医学》2016,(11):1867-1869
目的:探讨上颌近中向埋伏阻生尖牙造成同侧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上颌尖牙近中向埋伏阻生伴同侧切牙牙根吸收的青少年患者27例,获取锥形束CT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成像后,分析上颌尖牙近中向埋伏阻生造成同侧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结果上颌尖牙近中向埋伏伴同侧切牙牙根吸收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1:2。安氏Ⅱ类错颌畸形较多(59.3%),尖牙牙尖多数位于吸收切牙长轴的近中(80.0%),尖牙与切牙牙根90.0%有接触。唇腭侧阻生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近中向尖牙阻生致同侧切牙牙根吸收易出现在安氏Ⅱ类患者,女性好发,发生吸收的侧切牙数量多,但中切牙更易发生重度吸收。  相似文献   

9.
郑光  赵德强 《吉林医学》2012,33(28):6080-6081
目的:探讨手术-正畸联合治疗唇侧与腭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收治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50例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正畸联合治疗。结果:唇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治疗主要以开隙联合导萌为主,而腭侧主要以导萌联合冠修复、外科拔牙为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正畸联合治疗唇侧与腭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疗效明显,矫正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体牙移植术文献中已有不少的报道 ,但主要是自体智齿移植 ,而前牙移植的报道却较少[1,2 ] 。作者自 1990年以来共作移植牙手术 73例 ,其中移植前牙及双尖牙 9例 ,移植牙齿 10颗。本文通过对 9例移植前牙的临床追踪观察 ,结果表明 ,前牙移植成功率亦较高 ,移植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9例前牙移植患者中男性 3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的 12岁 ,最大的 37岁。移植牙分布 :或埋伏阻生 2例 ,腭侧错位 2例 ,唇侧错位 1例 ,埋伏阻生 1例 ,唇侧移行沟水平错位粘膜下阻生 1例 ,囊肿阻生 1例。腭侧拥挤错位 1例。阻生情况 :2颗完全埋伏于骨内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开放式与闭合式牵引矫治上颌阻生尖牙,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两种方法矫治前后边缘骨以及根尖部牙槽骨的变化量,为临床选择治疗上颌阻生尖牙的开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9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以采用开放式开窗的18例患者共18颗上颌阻生尖牙为开放组,另11例患者共14颗上颌阻生尖牙采用闭合式开窗为闭合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牵引治疗,对牵引前后上颌阻生尖牙的边缘牙槽骨以及根尖部牙槽骨变化进行锥形束CT(CBCT)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开放式牵引组唇、腭侧牙槽骨高度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闭合式牵引组唇、腭侧牙槽骨高度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式牵引组根尖部唇侧牙槽骨厚度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开放式牵引组根尖部腭侧牙槽骨厚度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闭合式牵引组根尖部唇、腭侧牙槽骨厚度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上颌阻生尖牙采用闭合式牵引后边缘骨以及根尖部牙槽骨的吸收量小于开放式牵引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利用正常萌出尖牙的根尖位置确定牙弓形态, 确定阻生尖牙与正常萌出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并试图确定唇腭侧阻生尖牙的根尖位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21例正常未萌出的尖牙、19例腭侧阻生尖牙、16例牙槽窝阻生尖牙、25例唇侧阻生尖牙。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得图像, 利用Planmeca Romexis 3D软件确定根尖的X、Y、Z坐标。通过在腭平面上投影, 将获得的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 对转换后的二维坐标进行处理, 一元二次项函数拟合绘制根尖弓形图。结果 4组根尖弓形图分布不同。腭侧组的阻生尖牙与对侧非阻生尖牙的位置有明显差异(P<0.05);牙槽窝组的阻生尖牙与对侧非阻生尖牙的位置无差异(P>0.05);腭侧组与牙槽窝组、唇侧组的阻生尖牙位置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侧组与牙槽窝组的阻生尖牙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生尖牙根尖距离弓形的平均距离最远5.60 mm, 阻生尖牙根尖分布更倾向于第一前磨牙根尖的位置。结论 未完全钙化的未萌出牙齿在随后正常萌出中呈现出正常的根尖弓形。阻生尖牙根尖距离弓形的距离远于非阻生尖牙, 腭侧组的阻生尖牙根尖分布与其他阻生尖牙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尖牙埋伏26例正畸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临床中并不少见 ,它的存在增加了正畸治疗的难度和疗程 ,对口腔正常功能和颜面美观均有较大的影响 ,是正畸临床疑难病症之一。作者从 1 999~ 2 0 0 3- 0 7,共收治尖牙埋伏阻生病人 2 6例 ,本文就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讨论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1 999~ 2 0 0 3- 0 7,我院正畸门诊收治 2 6例尖牙埋伏阻生病例 ,其中男 8例 ,女 1 8例 ,年龄 1 2~ 1 9岁 ,平均 1 5 .1岁 ,其中上尖牙阻生 2 4例 ,下尖牙阻生 2例。1 .2 治疗方法拍摄 X线片 ,了解阻生尖牙的发育情况 ,包括牙冠、牙根的形态 ,是否有弯根、短根 ,…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近年来诊治畸形中央尖牙患者52例,计65颗牙,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2例畸形中央尖牙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0~35岁。本组的65颗牙都发生在前磨牙,其中第H前磨牙45颗,第一前磨牙ZO颗.下颌前磨牙60颗,上颌前磨牙5颗。其中,中央尖牙中有牙髓根尖炎症状者58颗,无症状者只有7颗。12治疗方法52例65颗畸形中央尖牙有牙髓、根尖周病变的都做根管治疗,根尖未完全形成者做氢氧化钙引导根尖形成术,待根尖全形成后做根管充填;无症状者做分次调磨,近髓者做双层垫底,银汞充填。2体会本病发病年龄多在10~3…  相似文献   

15.
何伟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83-1284
目的比较利用外科手术后正畸牵引的方法分别治疗唇腭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疗效。方法 56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根据患者的X线定位片和全口曲面断层片分为唇侧组30例和腭侧组26例,通过正畸牵引联合外科手术开窗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成功率和治疗所需的时间。结果治疗成功率唇侧组为80.0%,腭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正畸牵引时间唇侧组为(15.1±4.7)个月,腭侧组为(9.1±5.4)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手术-正畸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成功率腭侧大于唇侧,牵引到位时间腭侧较唇侧短。  相似文献   

16.
正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临床较为常见,它不仅对口腔正常功能及颜面美观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增加了矫治难度,由于技术所限,导致许多患牙无法保留,尤其是腭侧阻生者。随着正畸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口腔CT的普及,正畸临床对埋伏阻生尖牙的诊断与治疗日趋完善。作者研究2007~2010年收治的尖牙埋伏阻生患者22例,就其矫治特点有以下临床体会: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7~2010年,银川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2例尖牙埋伏阻生病例,其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年至 1999年应用隐形义齿修复技术分别对 5 0例前牙、双尖牙、单个磨牙缺失的病例进行修复 ,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5 0例 6 7颗牙 ,年龄 2 0岁~ 6 5岁。男 19例 ,女 31例。牙位 :前牙 2 5颗 ,双尖牙 33颗 ,磨牙 9颗。1.2 适应证及设计 :1上下前牙单个缺失 ,基牙临床牙冠较长 ,有 5度以内倒凹者 ,可设计为缺隙两侧基牙唇侧单臂卡 ,腭侧基托适当延伸。如果前牙单区域多牙缺失 ,要在两双尖牙之间安放邻间钩 ,因此 ,应制备隙卡间隙。2双尖牙区单个或两个牙缺失应在远中基牙上设计支托。3…  相似文献   

18.
锥形束CT诊断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方法:经CBCT确诊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56例患者的58颗中切牙为研究对象,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及其邻近组织情况.结果:56例患者年龄7~42岁,男女比例为1.67∶1,其中54例(96.43%)为单侧阻生,2例(3.57%)为双侧阻生;39颗(67.24%)牙为唇侧阻生,其中倒置阻生21颗(53.85%),水平阻生6颗(15.38%),倾斜阻生12颗(30.77%);17颗(29.31%)为腭侧阻生,其中水平阻生5颗(29.41%),倾斜阻生12颗(70.59%);2颗(3.45%)为垂直阻生.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常伴有各种异常.结论:上颌中切牙阻生情况复杂,埋伏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常存在各种异常.CBCT能精确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情况,对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完全脱位牙是由于骤然的外力而使牙根全部与牙槽骨脱离。牙再植术是修复失牙、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将我科即刻再植的 6 5颗牙经 5年以上临床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 985年 1月至 1 996年 3月我科就诊牙外伤的脱位牙 6 5颗 ,其中上中切牙3 9颗 ,侧切牙 1 4颗 ,尖牙 1颗 ,下颌中切牙 6颗 ,侧切牙 5颗。患者年龄 7~ 2 8岁 ,平均年龄 1 8.4岁 ,其中男 3 0例 (42颗 ) ,女 1 6例 (2 3颗 )。单个牙脱位者 2 9例 ,两个牙脱位者 1 5例 ,三个牙脱位者2例。根尖孔尚未发育完成的有 2 2例 3 4颗牙 ,术前未做牙髓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三维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尖牙唇侧和腭侧埋伏的病因学机制?方法:选取262例有上颌尖牙埋伏和262例无尖牙埋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者分为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在治疗前均接受CBCT扫描?在单盲条件下对CBCT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牙齿?牙弓和颌骨的定性和定量资料?采用 SPSS13.0 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侧埋伏组侧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宽度显著小于其他组(P < 0.001)?唇侧埋伏组的上牙弓前段宽度和上颌骨宽度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01)?腭侧埋伏组中锥形侧切牙和唇侧埋伏组中切牙埋伏的发生率均显著提高(P < 0.001)?唇侧埋伏组和腭侧埋伏组尖牙牙尖所处的部位分别位于侧切牙长轴的近中和远中?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主要与上颌前部牙弓和颌骨宽度不足以及切牙埋伏有关,而上颌尖牙腭侧埋伏主要与相邻侧切牙过小或缺失有关?上尖牙萌出路径受上述局部因素作用而产生变化导致不同方位的埋伏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