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观察。方法 于心尖四腔切面检测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获得左室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左室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E/A、E峰减速时间(DT)值;检测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获得收缩期脉静脉血流频谱最大速度(S)、舒张早期脉静脉血流频谱最大速度(D)、S/D、舒张晚期肺静脉逆向血流的最大速度(Ar)值;测定主动脉瓣血流频谱结束到二尖瓣血流频谱开始之间的时间,即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将病例组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7例病例与4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中有27例二尖瓣血流频谱E/A〈1,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值增高,肺静脉血流频谱的S值显著增高,D值降低,S/D值显著增高;有13例二尖瓣血流频谱2≥E/A〉1,肺静脉血流频谱S/D值显著降低,余各值差异无显著性;有7例二尖瓣血流频谱E/A〉2,DT,IRT值减低,肺静脉血流频谱S值显著减低,S/D值显著减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可以对AMI后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较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颤病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方法 36例心脏病病人,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16例,7例合并房颤.扩张性心肌病20例,合并房颤者9例;对照组38例,其中孤立性房颤者8例.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将多普勒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瓣口,距二尖瓣瓣口1 cm、2 cm、3 cm处,测量二尖瓣血流E峰流速,计算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播散速度的离散.结果正常人及孤立性房颤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保持不变.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和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合并房颤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随传播距离的加大而递减,不合并房颤者,甚至具有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模式者,这种递减现象仍然存在.结论左室舒张功能早期血流速度的离散是评价房颤及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病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28例健康志愿者,B组24例高血压病患者,C组22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经胸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组织多普勒图像和全容积三维图像,应用Qlab3DQ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根据三维数据库计算出峰值射血率(PER)、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PFR)、PER/EDV、PFR/EDV。应用QlabSQ软件分析TDI图像,得到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并计算TEI指数。结果B、C组左室容积EDV、ESV均显著大于对A组(均P<0.05),PFR/EDV显著小于A组,IRT显著延长(P<0.05),ET显著缩短,Tei指数显著大于A组(P<0.05),C组EF、PER/EDV、均显著小于A组(均P<0.05),ICT显著延长(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ER/EDV与EF、ICT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93,-0.618,均P<0.05),PFR/EDV与IRT有较好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比评价中年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心脏结构及舒张功能。方法:测量对照组(30例)及T2DM组(41例)左室结构(LA、LV、IVS、LVPW)、二尖瓣频谱(Ep、Ap、Ep/Ap)及肺静脉血流频谱(Sp、Dp、ap)各项数值及各自的阳性检出率,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T2DM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T2DM组中肺静脉血流频谱ap的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T2DM患者一经确诊就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早期通过血流频谱对其进行监测,敏感性高,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测定,判断心肌梗死面积和恢复情况,从而了解预后。方法:应用3.25MHz探头对21例AM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MVFP)和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检测。结果:AMI患者MVFP中急性期较恢复期舒张早期流速(E峰)增加,舒张晚期流速(A峰)下降,E/A比值增大以限制性异常(左房压增高)充盈波形表现为主;有14例(66.7%)E/A>1.6,DT和IVRT短于恢复期,提示心梗面积较大,左室顺应性降低,舒张功能异常,病情严重。恢复期E峰较急性期降低,A峰则增加,E/A比值下降以松弛性异常(主动舒张迟缓)充盈波形表现为主,有18例(85.7%)E/A<0.8,说明治疗后随着心肌梗死的恢复,梗死心肌愈合,左室舒张功能逐渐改善,提示病情的好转。PVFP中急性期和恢复期S波均相似文献   

6.
准确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对心衰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超声心动图能够无创、准确评价左室的舒张功能,已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现对近年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新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正常人、8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和9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心脏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定量评价,检测节段射血分数(REF)和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收缩期室壁增厚率(△T%)。对受检者进行了重复测量,以评价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肌梗死组部分节段REF和R-GEF明显减低(P<0.05)。两组心梗组间比较,部分节段的REF和R-GEF存在明显差异(P<0.05)。REF与△T%呈高度相关(r=0.76,P<0.01)。两次重复测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的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平 《临床荟萃》2002,17(22):1310-131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测定分析 ,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改变。方法 使用美国产ApogeeCX2 0 0型超声仪 ,检测 30例正常人和 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指标参数。结果 心肌梗死组A波峰值流速 (AVmax)、A波峰值流速比E波峰值流速 (A/E)比值均较正常组增高 (P <0 .0 1)。E波峰值流速 (EVmax)、E峰上升加速度 (EAC)、E峰下降减速度 (EDC)、主动脉峰值流速 (Ao·Vmax)、射血分数 (EF)值均低于正常组 (P <0 .0 1)。等容舒张时间 (IVRT)较正常组明显延长 (P <0 .0 1)。结论 多普勒超声无创的反映了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经胸放疗期间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6例经胸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两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首诊检查:放射治疗前1~3天;复诊检查:放射治疗结束当天。测量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的两峰比值(E/A,e/a)。结果: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的两峰值比率均显示.两次测量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E/A:0.77±0.19 vs 0.69±0.13,e/a:0.82+0.31 vs 0.75±0.19,均P〈0.05)。结论:经胸放疗期间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及时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动脉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评价溶栓治疗对梗塞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对28例首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于梗塞后第4周和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观察。所测参数有: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DVI,LVESVI)及射血分数(EF)。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LVEDVI,LVESVI均明显增高;栓组LVEDVI,LVESVI无明显变化,EF升高,未溶栓组LVEDVI,LVESV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tissue tracking ,TT)法定量评价犬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变化的可行性,为TT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9条健康杂种犬,于左侧第5肋间开胸,在第一对角支起点以下套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主干,建立AMI模型。分别于LAD结扎前和结扎后 15、30、60和 120 min,用 TT法在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和心尖左室长轴观测量左室收缩期 6 个壁 18个节段心肌的纵向最大位移,心肌缺血区通过心肌染色病理切片确定。结果 9条犬中8条犬成功建立 AMI模型。LAD结扎前,左室收缩期基底至心尖不同节段心肌位移曲线呈波形同步向上梯度样减低的正向波群,基底段与中段和中段与心尖段之间比较心肌位移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LAD结扎即刻至 120 min,左室前壁和前间隔缺血节段失去结扎前心肌位移变化的规律性。结扎 LAD 15 min,左室前壁、前间隔最大位移明显减低,30 min后略有恢复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不同时间缺血区节段心肌位移测值与结扎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TT能够直观定量评价左室收缩期所有心肌从心底至心尖方向的纵向位移,客观追踪观察AMI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一种临床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超声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临床明确诊断为左室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涡流相对于二尖瓣口的横向、纵向位置及圈数,涡流半值面积(S)、涡流直径(D)、涡流最大流量(Qmax)、涡流强度(Qmax/S).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并与Qmax/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舒张早、晚期,病例组涡流相对于对照组更靠近中线及心尖部,且二尖瓣后叶涡流圈数增多;舒张中期,病例组涡流位置更靠近心尖部,且涡流圈数增多;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时期S、D均增大,Qmax/S均减小;舒张早期二尖瓣前叶、舒张中期,病例组Qmax小于对照组,舒张早期二尖瓣后叶、舒张晚期二尖瓣前叶及二尖瓣后叶病例组大于对照组;③Qmax/S与室间隔及侧壁的Ea/Aa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VFM技术够准确反映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腔内血液流场的结构特征,为心肌梗死患者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提供一定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观察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壁及二尖瓣环运动 ,定量分析左心室局部与整体的舒缩功能。方法  18例健康人 ,3 6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 (2DE)及DTI检查。采用DTI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 4个位点的DTI指标 :峰值收缩速度 (VS)、舒张早期速度 (VE)及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收缩与舒张速度 (VMS、VME)。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 ,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VS、VE显著降低 (P <0 .0 1) ,心肌梗死节段相对应二尖瓣环位点VS 显著降低 (P <0 .0 1) ,心肌梗死节段与非心肌梗死节段相对应二尖瓣环 4个位点VE 均降低 (P <0 .0 1) ;心肌梗死患者射血分数 (EF)与VMS(r =0 .76,P <0 .0 1)、VME(r =0 .68,P <0 .0 1)呈显著正相关 ;VMS≥ 7.0cm/s预测EF≥ 5 0 %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0 %、81.8%。结论 DTI可定量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局部与整体的舒缩功能 ,为心肌梗死后合理选择治疗措施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推导指数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普勒推导指数(DD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系列变化及对心肌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组为AMI患者48例,同时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在AMI发病后的24h、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期间进行超声随访研究,由二尖瓣及左室流出道多普勒频谱曲线测定左室等容收缩期时间(ICT)、等容舒张期时间(IRT)及左室射血时间(ET),其多普勒推导指数采用公式DDI=(ICT+IRT)/ET。结果在AMI后1个月及12个月随访期间的超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AMI组DDI值显著升高(P<0.001),而在随访期间DDI值降低(P<0.01)。在平均随访(19.8±8.8)个月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10例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8例患者出现顽固性心绞痛,与无心脏事件的15例患者比较,其DDI值显著升高。经单变量分析DDI≥0.60、DT≤140ms、EF≤40%、前壁心肌梗死和年龄有危险因素的预测意义(P<0.001),而多变量分析确定DDI≥0.60、DT≤140ms和年龄可作为AMI独立的预报因子(P<0.001)。结论多普勒推导指数可反映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状态,对于评价AMI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其与AMI常规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以及心电图ST段抬高的相关性,探讨AF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获取46例首发AMI患者(心肌梗死组)和30例年龄性别相关受检者(对照组)的二维超声图像,同时记录12导联心电图和AMI患者入院24 h的cTnT值,应用AFI技术实时获取左室收缩峰值纵向应变(LPSS)及其牛眼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LPSS明显减低(P <0.001),ST段明显抬高(P<0.001);整体LPSS与梗死节段LPSS均与LVEF呈负相关,整体LPSS与LVEF的相关性较高(r=-0.660);整体LPSS与梗死节段LPSS均与cTnT呈正相关(P<0.001),LVEF与cTnT呈负相关(P=0.002),梗死节段LPSS与cTnT的相关性较高(r=0.598);整体LPSS与梗死节段LPSS均与ST段抬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整体LPSS能准确评价AMI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梗死节段LPSS能准确评价AMI患者的梗死受累范围和程度。AFI作为简易快捷的程序性诊断工具可为临床评价AMI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容积与射血分数的最佳切面。方法对14条杂种犬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进行二维(2DE)和RT-3DE检查,分别应用2DE和RT-3DE的2-平面法、4-平面法和8-平面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用注射盐水法测量离体心脏左心室容积作为参照容积,采用Bland和Altman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2DE和RT-3DE的2-平面法、4-平面法测量的EDV、ESV、SV与RT-3DE8-平面法的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84~0.99),2DE、RT-3DE2-平面法测值显著低于RT-3DE8-平面法测值(P<0.01),而RT-3DE4-平面法与8-平面法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RT-3DE2-平面法及4-平面法测量的EF与RT-3DE8-平面法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82~0.98),与RT-3DE8-平面法测量的EF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RT-3DE2-平面法、4-平面法测量的EDV与参照容积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84,0.92,0.94,0.97),RT-3DE4-平面法、8-平面法的EDV测值与参照容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DE、RT-3DE2-平面法的EDV测值显著低估参照容积(P<0.01)。RT-3DE4-平面法、8-平面法测量的EDV与参照容积间的一致性明显高于2DE、RT-3DE2-平面法。RT-3DE4-平面法测量的可重复性优于2DE。结论RT-3DE在测量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其中RT-3DE4-平面法是既准确又省时的最佳测量切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