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进行胃液分析时,为便利工作,试制成简便胃肠减压吸引器,经使用30余例,效果较好。装配方法:将血压计胶囊顶部的阀门胶塞取出,改装上单相活塞,连接橡皮管、玻璃瓶如图(附图)。使用前,先挤压胶囊抽吸瓶内空气使呈负压,试验吸水效果,如吸引顺利,证明各接头处无漏气,即可使用。使用方法:插入胃管连接简便吸引器,挤压胶囊  相似文献   

2.
胃肠减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4年起对利用负压吸引器直接接胃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先打开一次性胃管包,打开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戴手套,将围巾围在病人颈下,将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接上冒管,量取入插胃管的长度,约45~55 cm,用润滑油润滑胃管,左手拿胃管,右手用镊子将胃管插入鼻腔内,到10~15 cm嘱咐患者进行吞咽,如有剧烈的恶心、呕吐时嘱患者进行深呼吸,进入到量取得长度,左手固定,右手打开负压吸引器,观察胃管内有胃液引出,利用胶布固定。2优点:传统的胃肠减压方法中需要注射器抽吸胃液,改进后取消注射器,直接用负压吸引器,这样降低成…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型胃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的胃管为一长 96cm ,前端有 3个引流孔 ,每个孔相距 5cm ,胃管末端为引流口 ,接负压吸引装置。在行胃管冲洗或胃内注药等护理操作时 ,需反复分离胃管与负压吸引装置接头 ,胃液流出极易污染病人被褥和护理人员 ,增加感染机会 ,增加护理工作量。为此 ,我们在传统胃管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改进 ,取得了满意效果。1 构造与材料胃管整体由硅胶构成 ,全长 96cm ,前端有引流孔 5个 ,每孔直径增加 0 .1cm ,使胃液引流更通畅。在距引流口15cm处设冲洗口 1个 ,冲洗口用橡胶螺旋塞封闭 (见图 1)。2 使用方法2 1 为需胃肠减压或留置胃管的病人安放…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0~1995年行乳癌根治手术532例,对其术后使用间断高负压吸引引流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0~76岁,其中传统根治术83例,余为简化根治术及仿根治术,局部皮下积气积液16例,7例皮下脂肪液化伴局部感染。本组无1例创面植皮。2 材料与方法 我院使用Dx-005A型、YB-DX23型电动吸引器。使用的橡皮管为普通医用橡胶管(即传统输液管)。橡皮管置于胸骨旁2~3肋间,腋窝置于腋静脉下方3~5cm处,引流管一端剪3~5个侧孔,橡皮管于肋弓上另做皮肤戳口引出,相当于锁骨中线和腋前线水平,皮肤戳口直径略小…  相似文献   

5.
我科胸腰椎手术后置负压吸引器,过去常用橡皮管直接连于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上,不禁浪费且易被血块阻塞,不便观察。我们把一次性输液器两端用无菌刀片截去,分别接于引流管和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上,这样即可省去消毒,又可避免浪费过多橡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胃管为一长96cm,前端有3个引流孔,每个孔相距5cm,胃管末端为引流口,接负压吸引装置。在行胃管冲洗或胃内注药等护理操作时,需反复分离胃管与负压吸引装置接头,胃液流出极易污染病人被褥和护理人员,增加感染机会,增加护理工作量。为此,我们在传统胃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对妊娠10周以内终止妊娠,常采用负压吸引作人工流产术。负压瓶是负压吸引的重要装置,其制作方法有:(1) 用吸引器(电动或脚踏)预先吸好备用;(2) 燃烧酒精产生负压(即酒精负压瓶);(3) 注射器抽吸产生负压。电动吸引器,造价较高,需要电,不适于无电源  相似文献   

8.
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 ,常需留取痰液做痰培养 ,以指导临床用药。我科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负压吸引器留痰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用物准备  取无菌剪刀一把、一次性输液器一副 ,根据病人气道情况将输液器的茂菲氏滴管以下剪到相应长度 (气管插管的病人 3 0cm~ 3 2cm ,气管切开的病人 2 0cm~ 2 2cm ,小儿 2cm~ 3cm ) ,接上头皮针连接管并去掉针头 ,将准备好的输液器放入吸痰盘内备用 ,外包装袋勿丢弃。2 操作方法  病人需吸痰时 ,按照操作规程 ,打开负压吸引器检查吸力 ,戴无菌手套 ,取出输液器 ,去掉保护盖 ,与电动吸引器吸引管…  相似文献   

9.
电动吸引器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吸痰、急救和外科手术的常用装置。现今,大部分医院都有中心负压装置,但在没有装置的病房和科室,将会应用到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技术,在吸痰过程中易造成缺氧或低氧血症,所以我们也必须熟练掌握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的发展,静脉输液已成为日常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之一。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将手工式药液配伍方法改革为电动负压静脉药液配伍法。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一、原理利用电动吸引器的负压,直接将安瓿中的药液吸入原装去封的输液瓶内。二、物品准备①电动吸引器1部。②消毒去封空瓶1只。③消毒胶管3根。④吸药管:为20厘米长胶管,一端装有16号短针头1只,另一端装有终端过滤器接管。⑤通气管:为20厘米长胶管,两端各接16号短针头1只。⑥负压管:可选用输液胶管,上接16号针头1只,中有玻璃滴管,胶管末端不必装有接管。  相似文献   

11.
冷玲丽  谢红英 《全科护理》2016,(23):2482-2483
正电动吸引器是一种高负压、大流量的医用吸引装置,在医疗机构中用于吸除病人气道内的分泌物和手术时病人体内渗出物、冲洗液,使用范围广泛。在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是为专科治疗或监护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一环[1]。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引装置有中心负压吸引器和电动吸引器2种。电动吸引器作为临床一种急救仪器设备要求日常放置在抢救室备用,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临床急救使用电动负压吸引器还需要吸痰管、手套、灭菌用水等物品,而医疗设备厂家  相似文献   

12.
我们根据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的高负压吸脓法及乳突灌药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率达96.4%的经验,自行设计了结构简单的高负压装置、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15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男103,女48,年龄4~65岁。179耳,单纯型107耳,非单纯型72耳,流脓时间1/2~45年。负压吸引次数每耳1~16次。有5耳经治疗干耳后,通过烧灼贴补,鼓膜穿孔愈合。2 材料与方法 电动吸引器1台,橡皮游泳耳塞和玻璃接头若干个。患者侧卧,患耳朝上,清洁外耳道后,滴入3%双氧水,2~3分钟后,用连接在电动吸引器胶管上的、中央由玻璃接头小管穿通的游泳耳塞,插入外耳道口内,使之密封(耳塞管应与外耳道  相似文献   

13.
我科肠梗阻、肠套叠患儿留置胃管后常用注射器抽吸胃液,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笔者对10例留置胃管患儿巧接成人负压吸引器新方法效果甚佳,其方法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引流袋一个,剪子一个。1.2方法用剪子将引流袋接头开始20~30 cm处剪断,接于小儿胃管接头处,原成人负压吸引器接头去除,再将引流袋  相似文献   

14.
封红伟  吴容 《现代护理》2006,12(24):2320-2320
目的比较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和电动负压吸引器这2种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比较2组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情况。结果经校正χ2检验,2组之间在引流效果上无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可替代电动负压吸引器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且护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在外科抢救治疗中,对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一般均需采取紧急输血措施。我们自1958年以来,采用了自家循环输血器,对宫外孕、脾破裂等体内大血管或内脏出血患者的自家血,经过一定处理后回收应用,效果满意。一、输血器的结构装置(附图): 1.用1,000毫升容积的无菌静脉输液瓶1只,挂于输液架上。 2.在输液瓶口橡皮塞上,插入金属管两根。1根连接20厘米长橡皮管,下接自家血过滤器、3米长橡皮管及腹腔吸引器头,作为回收血液用;另1根连接3米长橡皮管及吸引器,作抽吸用。 3.静脉输液瓶下端可按原有输液装置连接(如输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吸引器负压瓶内液体量过多而吸入机芯,我们自制了自动排水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且不必反复倾倒污液。材料及制作取内径2~3 cm、长15 cm 的铁管一段,用火烧红,把一端弯成120°,并在弯端铣出70°的斜面,斜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改良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和电动负压吸引器这2种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比较2组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经校正χ2检验,2组之间在引流效果上无差异(P<0.05).结论 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可替代电动负压吸引器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且护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产科病房中,初产妇占大多数,常因乳头凹陷,给产后喂奶带来困难。产妇乳房胀得历害,婴儿却吸不住乳头,致使喂奶无法进行。针对此情况,我们根据负压吸附的原理,制作了简易乳头吸引器,收到较好的效果,解除了母婴的痛苦。制作及使用方法: 用一个玻璃眼药瓶,除去两端橡皮塞,细端连接一条长约30厘米的细橡皮管,用前先洗净、消毒(见  相似文献   

19.
1982年4月以来我们对泌尿外科手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的各种手术病人261例299次采用硅橡胶负压吸引球(见附图)代替既往的烟卷和橡皮管等引流方法,起到了减少并发症,促使切口愈合的良好效果,报告如下。硅橡胶负压吸引球的装置和应用方法一、负压吸引球装置:1.采用医用人体硅橡胶透明材料制成。包括负压吸引球、引流管、远端多孔引流管。吸引球上有刻度,其球内引流液体的总容量为100~200ml。引流管外径7 mm,内径6mm,长80cm。引流管与多孔管吻接处侧有突起点便于固定,防止滑脱。2.多孔管长18cm,远端呈椭圆形开口,为引流更加充分,防止被组织堵塞部分小孔,该管周围有小孔50~60个。二、应用方法及要求:1.将多孔引流管全部置于需要引流的腔隙中。避免术后引流不畅和防止被组织堵塞若干小孔,影响负压吸引的效果,故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负压球接电动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用于漏尿患者的效果。方法38例长期留置导尿出现顽固性漏尿患者,按出现漏尿时间早晚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负压球接电动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采用更换大1号尿导管。观察两组患者尿液漏出和泌尿道损伤情况。结果尿液漏出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泌尿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球接电动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能解决和改善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的漏尿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