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新护士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起分三批招进的12名新护士设为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随机抽取同期其他科室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的1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带教1年后比较两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新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缺陷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师制带教有助于提升新护士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对临床护理带教管理的正性作用。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的护生51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护生53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带教管理方法,学生中只有学校任命的实习组长;观察组在常规带教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仪表规范率、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健康教育、上班纪律情况,以及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在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培训指导、师生交流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仪表规范率、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健康教育、上班纪律情况,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在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培训指导、师生交流等满意度情况均呈正性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对实习护生带教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带教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管玲花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101-10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132例患者为调查对象人。将62名手术室护理专业新入人员(包括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调查评价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和临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合格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93.75%)与对照组(73.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率(91.03%)显著高于对照组(62.96%)。结论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大力推广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胸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胸外科实习护生120名,根据带教方案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传统型带教法的设为对照组(60名),行分阶段目标教学法的设为研究组(60名),对比2组总成绩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总成绩比较,研究组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得分均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研究组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更高(P<0.05)。结论:胸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并提高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进而促使其学习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实习护生疼痛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149名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成立持续教学质量改进( 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疼痛护理带教;2011年度136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有关疼痛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的疼痛护理中的疼痛基础理论、疼痛评估原则、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护理单的应用及止痛药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综合总分及教学方法、教学安排进度、老师的专科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教学质量改进,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疼痛护理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48名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散-集中式多元化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的24例我院消化内镜临床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实习生随机抽取分组,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12例,采用医学人文关怀的为研究组,采用常规带教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带教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带教成绩比对照组要好(P0.05),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带教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可以提高带教成绩,还可以提高带教的满意度,促进师生的良好关系,因此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94-96
目的:探讨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选拔聘用护士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参加常规培训的21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0年9月-2013年6月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录用的聘用护士210名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护士长与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及护士长、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明显优于常规岗前培训方法,为择优选拔聘用护士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向临床快捷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病例分析法在医学营养实习生带教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2年3月期间在临床营养科的医学营养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观察组采用病例分析法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对比两组的实习带教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带教效果、考核成绩、满意度比较,P<0.05。结论 对医学营养实习生实施病例分析法,可以有效提高医学营养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医学营养实习生对带教学习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追踪检查法在新护士培训效果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2011年新护士49名设为对照组,2012-2013年新护士66名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按追踪检查法进行带教,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法实施带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发生的护理缺陷数、患者、医护人员对新护士的满意度及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行追踪检查法后,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考评成绩、患者、医护人员对新护士的满意度及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的护理缺陷数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将追踪检查法运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有利于新护士的成长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励式理念在提高儿科护理带教中轮转生综合素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6月于我院轮转的46名轮转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和观察组(激励式理念带教组)每组各23名,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及带教后4周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实践评分及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带教后4周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实践评分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较佳率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激励式理念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儿科轮转生的综合素质,在本科室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何勤忠  祝敏 《西部医学》2011,23(12):2490-2491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临床实习护生12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64名(采用改进带教方法带教)和对照组64名(采用传统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三基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综合素质、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护生实施新型临床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提高护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利于为护理专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带教法在五官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1年6月于本院五官科进行实习的28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循证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后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临床医学知识、护理知识、护理操作实践评分及应激能力、教师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带教后观察组的临床医学知识、护理知识、护理操作实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应激能力较佳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教师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带教法在五官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好,且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带教内容及方式,显著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4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度较高,而对教学管理及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且本、专科护生满意度较中专护生低。结论针对不同学历护生选择带教教师,提高带教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实习兴趣,重视临床思维和技能培养及医德医风建设,可全方位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对比2组带教管理效果、带教教师的考核成绩以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评分、理论知识评分、病历书写评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老师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0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肿瘤妇科实习的护生62名,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1名)和观察组(31名)。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带教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护生则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带教。带教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护生实施带教,能够发展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有效提高其临床自学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值得临床带教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强化隐性教育并探讨其对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11月来我院内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实习带教,观察组在常规实习带教的基础上强化隐性教育,实习结束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和患者对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文关怀能力除健康教育、协助满足基本需要两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维度评分和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强化隐性教育,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带教教师及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专护士临床带教中目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为本院65名中专实习护士(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取60名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中专实习护士。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予以观察组目标管理。观察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情况及教学满意度。结果两组带教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情况对比性不大,P0.05,带教后,观察组数据分别为(94.64±2.06)分、(88.76±2.42)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满意度为100.00%,相比对照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在中专护士临床带教中,目标管理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利于中专护士临床技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教学。从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观察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查阅文献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综合实践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带教中不仅提高了实习生考核成绩的优秀率和教学满意度,还提高了循证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护理实践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