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缩短白内障手术时间,加快病人周转的作用。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前后,内江和雅安两地共630例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视力作对比研究,分析程序化护理对手术质量和手术速度的影响作用。结果2组病人术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31±0.082),(0.33±0.067),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5,P〉0.05);实验组每台平均时间为(17.0±1.1)min,对照组为(27.2±2.9)min,程序化护理组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24,P〈0.01)。结论术前准备充分,统筹安排,术中程序化操作,默契配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加快病人周转,提高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视力恢复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讨论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研究组进行程序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对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研究组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且P<0.05。2.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一周、两周、一个月视力的检查结果:研究组术前视力为(0.17±0.13),术后一周视力为(0.54±0.11),术后两周视力为(0.55±0.12),术后一个月视力为(0.57±0.13),对照组术前视力为(0.13±0.10),术后一周视力为(0.42±0.11),术后两周视力为(0.43±0.11),术后一个月视力为(0.44±0.10),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一周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两周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一个月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P<0.05)。研究结果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记录为均数±标准差并进行配对t检验,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明显改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对两组心理变化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为(0.92±0.23),明显高于对照的(0.52±0.23)(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2±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0.6)d(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有利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代谢紊乱.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严格控制血糖,晶状体混浊可能会部分消退.当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妨碍工作和生活时,可在血糖控制下行白内障摘除术和IOL植入术[1].199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届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学术讨论会曾对围手术期的概念加以讨论,并作如下解释:"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2].2003年1月至2003年5月我科对6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加IOL植入术,经过正确的诊治和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2月58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小梁切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散光度情况。结果:试验组视力、眼压、散光度分别为(0.76±0.22)、(1.86±0.32)k Pa、(1.19±0.98)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与散光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四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瞳孔散大的远期疗效.方法:将56例(5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并瞳孔散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施行四联术即青光眼小梁切除+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瞳孔成形术.对照组26例(26眼),施行三联术即膏光眼小梁切除+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结果:随访6-36个月,(1)矫正视力:术后第7天,视力≥0.5者,观察组22眼(73.33%),对照组15眼(57.69%);6-36个月随访视力≥0.5者观察组28眼(93.33%),对照组16眼(61.53%).(2)眼压控制:观察组为(12.28±3.37)mmHg.对照组为(19.89±3.56)mmHg,两组病例比较,眼压控制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眼压控制在15 mmHg以内,对于中、晚期青光眼具有重要意义.(3)眼部症状:随访期间观察组无明显不适,对照组26眼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光、眩光、视物模糊或单眼复视等.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伴瞳孔散大的患者施行四联手术视力恢复满意,眼压控制良好且无畏光、眩光、视物模糊等并发症,其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运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情况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44%低于对照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有助于恢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10月对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实施CPN,护理前后分别抽取8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实施CPN后患者视力恢复到0.05以上占30%,脱残率为8.8%,明显优于CPN实施前;实施后,发生3例视神经萎缩,3例玻璃体混浊,总发生率为7.5%,低于实施前发生率13.8%(P0.05);CPN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6.5±2.7)分,知识知晓为(95.7±2.8)分,高于CPN实施前评分(82.7±3.6)分和(79.6±3.9)分,实施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N作为综合性护理模式可促进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紧密性和连贯性,提升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70-4671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将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随机抽取40例(40只眼)患者;A组患者利用单独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B组患者利用两阶段手术方法,C组患者利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组织切除术;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效果、眼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A、B、C三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均在4.6以下;术后2w,A、B、C三组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C组患者改善效果最为显著,视力5.0占比为22.5%。在术前A、B、C三组患者眼压之间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患者眼压为(15.04±2.01)mm Hg、B组患者眼压为(15.29±2.02)mm Hg、C组患者眼压为(15.71±1.98)mm Hg,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得改善(P0.05)。另外,三种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组织切除术临床效果最佳,可作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延续护理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0例白内障行日间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延续组给予电话回访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视力均优于术前(P0.05),且延续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的遵医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视力,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白内障患者的超声乳化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做超声乳化术的40例(45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超声乳化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中,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每台手术平均时间是(20. 02±1. 28) min,术后3个月,38例患者(40只眼)的矫正视力超过1. 0。所有患者对护理均满意,满意度是100. 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囊膜破裂、虹膜误伤以及角膜内皮水肿。结论:在白内障患者的超声乳化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确切,明显矫正患者的视力,满意度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固视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固视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调整眼位次数、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情况、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1个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研究组出院1个月LV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视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可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遵医行为,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散光小、视力恢复好等优点。但此手术是精细、复杂的手术,需要术者有大量的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经验和紧密的护理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手术。现将我院6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病人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淑红 《当代护士》2021,28(1):100-10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至我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视力、医疗费用、并发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住院时间(4.36±1.03)d短于对照组(5.69±1.29)d,医疗费用(6027.19±42.71)元低于对照组(7638.54±45.22)元,术后视力>0.5的患者例数(18例)远多于对照组(10例),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24.24%)(P均<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优化护理成本及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为随机抽取的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前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干预组为随机抽取的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后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32±2.36)d、平均住院费用(5754.68±428.67)元、SAS得分(41.47±3.15)分和SDS 得分(41.54±3.26)分,均明显低/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能够明显缩短其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SAS和SDS得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日间手术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住院手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周和1个月裸眼视力、术后并发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日间手术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可有效缩短白内障患者的入院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眼科病房周转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参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和研究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视力0.5~1.0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的眼压、散光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眼压及散光度,促使瞳孔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经眼科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68例(89眼)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非球面IOL植入,围手术期对患者实行系统针对性管理。通过血糖监测和宣教,减少血糖波动;采用LogMAR视力记录方法分析手术前后视力,采用VF-12(visualfunction index-12,VF-12)量表进行视觉效果评价。结果:89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且更趋于稳定;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升(P0.001);术前、术后VF-12量表评价得分分别为(22.04±6.31)分、(5.34±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系统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IOL术围术期血糖,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两种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将84例(88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囊外摘除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1月的视力和泪膜情况(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结果 ①两组术后的视力均优于术前,但研究组在术后1周和1月的视力高于对照组;②研究组术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但仅术后1月的基础泪液分泌大于对照组.结论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于改善白内障的视力效果较好,同时降低对泪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合并角膜、晶体损伤的围手术期程序化整体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因眼外伤引起角膜、晶体损伤患儿实施程序化整体护理。结果:本组患儿均渡过手术期,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有利于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出院健康指导及复诊随访计划的实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