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脐带绕颈是产程中造成胎儿宜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严重时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国内文献报道,评带因素是围产儿死亡原因的第2位[1],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本文回顾分析本院6年中发生的脐带统颈病例,并对其产前诊断及临床处理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脐带绕颈发生率及周数、长度1988年4月至1994年3月,本院共分娩2776例,脐带绕颈者548例,发生率为19.74%,其中绕颈1周者467例(16.82%),绕颈2周者69例(2.49%),绕颈3周以上者12例(0.43%),脐带绕颈并发脐带过长(>70厘米)者106例,占脐带绕颈病例的19.34%。1.2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脐带绕颈219例产妇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周数的关系?绕颈脐带血管粗细充盈与否对新生儿的影响。对脐带绕颈致胎儿窘迫时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过长绕颈2、3周,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脐带血管细小萎陷对围产儿影响大于脐血管粗大充盈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分娩方式以阴道顺产组对围产儿不良结局最低,剖宫产组次之,阴道产钳助产组对嘲产儿影响最大,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多冈素脐带绕颈不必作为剖宫产指征,其阴道顺产对围产儿影响最小,阴道产钳助产对围产儿影响大。  相似文献   

3.
周江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50-135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22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分为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探讨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比较脐带绕颈与不绕颈者及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因脐带绕颈致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的情况。【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上升,绕颈周数越多,其发生率越高;脐带绕颈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脐带绕颈使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脐带绕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脐动脉血流参数(S/D、RI)、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本院完成产前超声检查并住院分娩单活胎的2 109名孕妇资料,分为绕颈组与无绕颈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11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脐带绕颈对脐动脉血流参数、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分析679胎的胎方位、胎盘位置、缠绕方向与形成缠绕角度的关系.结果 270胎(270/679,39.76%)脐带绕颈发生于胎盘附着子宫前壁的胎儿,且以C型(127/270,47.04%)、α型较多(122/270,45.19%).两组脐动脉血流参数(S/D、RI)、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孕妇年龄、新生儿性别和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脐带越长,绕颈发生率越高;新生儿性别与脐带绕颈相关.结论 脐带长度是脐带绕颈的主要危险因素.脐带绕颈的角度由胎方位、胎盘位置及缠绕方向3者决定.脐带绕颈对脐动脉血流参数(S/D、RI)、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头位脐带绕颈3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3.01%,新生儿窒息率为7.67%。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为临床提供正确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者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并对脐带绕颈者脐动脉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进行检测,与60例无脐带绕颈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7.61%及96.17%。脐动脉RI、S/D值在脐绕颈全组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绕颈1周组RI、S/D值虽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绕颈2、3周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诊断脐带绕颈有较高的特异性及准确性,脐绕颈时脐动脉RI、S/D值检测对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及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单胎头位脐带缠绕3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脐带缠绕对围产儿的影响,以期确定脐带缠绕的合适处理方法及恰当的剖宫产指征。方法 对我院1997-01~2000-12单胎头位脐带缠绕3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缠绕的部位,周数,分娩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脐带绕颈1-2周组与无脐带缠绕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室息,新生儿死率方面均无显差异(P>0.05),脐带绕 颈3周和绕身,肢体组与无脐带缠绕组比较,胎儿窘迫率有极显升高(P<0.01)。胎儿重度窒息率有显升高(P<0.05)。脐带缠绕儿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均无显差异(P>0.05),结论 产前B超提示脐带绕颈1-2周妊娠期,分娩期应加强监护,不作为剖宫产指征,产前B超提示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应视为剖宫产指征。产程中胎心电子监护反复出现中~重度变异减速或伴有其他异常胎心图应急诊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8.
脐带缠绕2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产程,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脐带缠绕237例(观察组)与无脐带缠绕703例(对照组)进行总体对比研究,从中选择条件为足月妊娠、新生儿体重2500-4000g阴道分娩的妇产妇共384例,其中脐带缠绕104例(A组)与无缠绕280例(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脐带缠绕与无缠绕组在剖宫产、阴道手术助产、产程,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方面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在胎儿窘迫方面有不同结果:总结资料显示,脐带缠绕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脐带缠绕儿,两组有显差异性(P<0.01)。而阴道分娩组的资料显示胎儿窘迫发生率两组无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3周共有3例,均为剖宫产分娩,结论:总体而言,脐带缠绕容易发生胎儿窘迫,孕期,产时应加强监护,及早发现胎儿窘迫情况,尽快结束分娩,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绕颈3周以上,剖宫产分娩为宜,以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分娩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取样法对584例脐带绕颈足月分娩产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脐带绕预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死产,绕颈过紧或周数多者,胎儿发生危险的机会更大,还使手术产率增高。结论:分娩期及时、准确地预测和诊断脐带绕颈.加强监护,及时终止妊娠,可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残疾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脐带绕颈(UCAN)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率上升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产科经常遇到的情况。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0%-25%。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临床意义的报道已很多,但以往常将颈部脐带旁置统称在脐带绕颈之中。胎儿脐带绕颈是产科的急诊,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严重引起围产儿死亡;而胎儿颈部脐带旁置则不然。因此如何诊断胎儿颈部脐带旁置,避免当作为脐带绕颈有重要临床意义。本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脐带绕颈1~2周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88例胎儿脐带绕颈1~2剧的孕妇与200例无胎儿脐带绕颈孕妇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胎儿脐带绕颈1~2周的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2.5%.新生儿窒息率为7.9%;而无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为9.5%,新生儿窒息率为6.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胎儿脐带绕致1~2周的孕妇,如无其他合并症应先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7~12月间孕34~40周的900例孕妇B超产检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脐绕颈356例,绕颈率是39.56%,临床符合率为97,75%。脐绕颈的羊水混浊率占25.56%,胎儿宫内窘迫占14.32%;非绕颈的羊水混浊率占1985%,胎儿宫内窘迫率占6.8%。羊水混浊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差异是24.29%。结论:脐带绕颈是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晚期B超产检,可减少围产儿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4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脐带绕颈在产妇中较为常见,脐带绕颈常引起分娩过程度中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威胁围产儿的生命。现回顾分析428例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娩证实情况,分析误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脐绕颈的准确率,为临床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B超诊断单胎头位脐带绕颈孕周在35-42周的孕妇,结合胎心监护结果,进行综合性临床护理观察,以探讨胎儿有绕颈孕妇产前、产时护理问题。结果:绕颈胎儿性别与脐带长度关系,P〉0.05无显著性意义,胎心监护(NST)结果与羊水、胎心异常的关系和绕颈与对照组顺产、难产发生率之关系,二组分别P〈0.01都具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对于胎儿有绕颈的孕母,在产前、尤其是产时进行严密地,系统地监护,及时正确处理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时选择性剖宫产的因素。方法:选择头位妊娠脐带绕颈658例进行分析:(1)脐带绕颈周数对围产儿的影响;(2)脐带绕颈伴初产头浮的分娩方式;(3)脐带绕颈时NST监护、脐动脉S/D比值与分娩结果的关系。结果: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对围产儿的影响越大;初产头浮剖宫产率高;脐带绕颈伴S/D比值≥3、NST异常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结论:脐带绕颈大于2周、伴初产头浮、S/D比值≥3、NST异常时应选择性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中的价值。方法报告65例疑诊胎儿脐带绕颈产前孕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描述了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点,并将检出结果与分娩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率较B超明显提高;绕颈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较无绕颈组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绕颈紧密组脐动脉血流速度V5/Vd值、RI值(x±s)较无绕颈组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方法,并能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可靠依据,脐动脉V5/VD值、RJ值检测对于提示脐带缠绕程度及预测胎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秀琼  李俊林 《华西医学》2008,23(2):260-26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周数、长度对新生儿影响。方法:对91例脐带绕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周数与脐带长度有关,脐带绕颈与未绕颈的新生儿窒息率、羊水粪染率有显著差别,发生绕颈后脐带长度≤40 cm与脐带长度>40 cm的羊水粪染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脐带越长越容易发生多周绕颈,脐带越短,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越高。因此加强孕产期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8.
脐带绕颈1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颖 《现代康复》1998,2(12):1386-1387
目的:对脐带绕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脐带绕颈191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脐带绕颈使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上升。绕颈周数越多,其发生率越高,脐带绕颈还可导致产程异常.但同期分娩总数的手术产率无显差异。B超及胎心监护可提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率。及早发现脐带绕颈导致的各种胎儿危象。当脐带绕顼伴有脐带过短或相对脐带过短时,则会危及胎儿。一旦有严重胎儿心率(FHR)变异性减速或同时混合晚期减速,应尽快结束分娩。分娩方式则应结合宫颈扩张程度与先露的高低而决定。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宜采取剖宫产。万不可以脐带绕颈放宽剖宫产指征。但脐带绕颈周数大于或等于3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升高.经阴道分娩危险性较大时,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结论:提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率.有利于正确处理产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达到优生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B超诊断单胎头位脐带绕颈孕周在35—42周的孕妇,结合胎心监护结果,进行综合性临床护理观察,以探讨胎儿有绕颈孕妇产前、产时护理问题。结果:绕颈胎儿性别与脐带长度关系,P>0.05无显著性意义,胎心监护(NST)结果与羊水、胎心异常的关系和绕颈与对照组顺产、难产发生率之关系,二组分别P<0.01都具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对于胎儿有绕颈的孕母,在产前、尤其是产时进行严密地,系统地监护,及时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非常利于提高绕颈胎儿出生时的阿氏评分,减少窒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对羊水12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40W后,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4%,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羊水过少确诊后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能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