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手术进路。【方法】对11例颞骨岩部胆脂瘤(先天性6例,后天性5例)进行手术治疗,迷路进路5例,颅中窝进路5例,颅中窝-迷路联合进路1例。【结果】1例后天性胆脂瘤经迷路进路胆脂瘤切除术,术后6个月复发需第二次手术,余10例术后随访1~10年未见复发。【结论】颞骨岩部胆脂手术进路的选择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听力状况,以及是先天性抑或后天性,迷路进路和颅中窝进路是最常应用的进路。如果听力损失少,胆脂瘤较局限或鼓膜完整的先天性胆脂瘤,应选择颅中窝进路;如果听力损失严重,病变侵犯乳突、鼓室、耳蜗及半规管者,应考虑迷路进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2月~2006年6月该科收治的138例胆脂瘤患者中,有6例累及颞骨岩部,其中迷路上型1例,全迷路型3例,侵及岩尖者2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获得性胆脂瘤5例。面神经功能VI级(House-Brackmann分级)3例。6例患者中4例行耳蜗径路手术清除岩尖胆脂瘤,1例行扩大乳突根治术,1例行乳突根治术 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2~30月。面神经功能VI级2例,IV级1例。1例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后仍为轻度聋,其余均全聋。1例随访2月,其余随访至少1年,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病变范围广泛,可侵及内耳、面神经、大血管、硬脑膜等重要结构。乳突根治术或耳蜗径路的手术可彻底清除胆脂瘤。CT和MRI可以判断胆脂瘤的范围,并与岩部的其他疾病鉴别。MRI判断术后胆脂瘤是否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6月该科收治的138例胆脂瘤患者中,有6例累及颞骨岩部,其中迷路上型1例,全迷路型3例,侵及岩尖者2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获得性胆脂瘤5例.面神经功能VI级(House-Brackmann分级)3例.6例患者中4例行耳蜗径路手术清除岩尖胆脂瘤,1例行扩大乳突根治术,1例行乳突根治术+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结果 6例患者术后随访2~30月.面神经功能VI级2例,IV级1例.1例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后仍为轻度聋,其余均全聋.1例随访2月,其余随访至少1年,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病变范围广泛,可侵及内耳、面神经、大血管、硬脑膜等重要结构.乳突根治术或耳蜗径路的手术可彻底清除胆脂瘤.CT和MRI可以判断胆脂瘤的范围,并与岩部的其他疾病鉴别.MRI判断术后胆脂瘤是否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面神经管病变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颞骨高分辨扫描,进行颞骨常规多平面重组,面神经管双斜位重组和曲面重组。结果面神经管骨折10例,其中鼓室段骨折8例,迷路段2例。中耳炎破坏面神经管67例,包括胆脂瘤型中耳炎60例,肉芽肿型中耳炎7例,外耳道胆脂瘤破坏面神经管9例,颞骨转移瘤破坏面神经管1例,颈静脉球增大致面神经管缺损2例。颞骨病变术后面神经管缺损l9例,其中中耳癌术后1例,中耳胆脂瘤术后13例,外耳道胆脂瘸术后5例。结论64层螺旋cT颞骨高分辨扫描及图像后处理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者们认为岩骨的先天性胆脂瘤并不甚罕见,近10年来,施行15例岩骨胆脂瘤手术,其中有5例先天性胆脂瘤,在其内耳道及小脑桥脑角的肿瘤手术中占1.6%(Sterkers,J-M,1979)。近来由于颞骨的放射学及岩骨手术的进展,可提早诊断出岩骨胆脂瘤,并在面神经及听神经受损伤前进行切除术。1938年,Jefferson等指出要注意进行性面神经麻痹并报导6例由颞骨上皮样囊肿引起的进行性面瘫。Cawthorne等(1961)报导9例岩骨原发性胆脂瘤,二年后又增加4例。他们阐明严重性感音性聋结合进行性面瘫,对胆脂瘤的诊断非常重要,并强调拍岩锥体层片  相似文献   

6.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附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颞骨先天性脂胆瘤的发病情况和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73-2000年收治的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5例,女1例。其中双侧1例;年龄6-63岁。病变范围:局限于中耳(鼓窦,乳突)4便,侵犯岩尖1例;原发于颞骨颧突(中耳未受侵犯)1例;合并周围性面瘫1例,耳后瘘管1例。传导性聋4例(5例),混合性聋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开放性乳突根治术5例,面神经吻合术1例,耳前颞下窝进路胆脂瘤除术1例。半年-3年随访,均无胆脂瘤复发,面瘫部分恢复。结论 进行性听力减退,伴面瘫或局部肿块,且既往无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完整,颞骨影像学检查显示局部骨破坏或高密度软组织影为本病的诊断依据;手术清除病灶为本病治疗的唯一措施。根据病灶范围及听力损失情况可选择保留或提高听力的术式,同时应注意保存或修复面神经功能;术后长期严格随访和清理术腔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乳突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7至 2 0 0 1年收入院治疗的 11例侵犯中耳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侵入中耳乳突的部位多为鼓膜松弛部 ,其余依次为外耳道后壁、紧张部。乳突片表现为乳突密度升高 ,4例有较明显的骨性外耳道扩大。 4例进行了颞骨CT检查 ,示外耳道有软组织影及外耳道骨质破坏现象。手术清理胆脂瘤上皮、肉芽及坏死骨质 ,修补外耳道后壁及鼓膜。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病变侵入中耳乳突的部位多为鼓膜松弛部。颞骨CT检查和仔细询问病史在诊断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乳突中十分重要。合理选择术式对最大限度的保存听力、预防复发同样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效果和时机。方法:采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8例颞骨外伤性面瘫,其中3例行中耳乳突进路,2例行乳突一迷路进路,3例经颅中窝进路。结果:手术中发现面神经损伤部位位于水平段、锥段2例,垂直段1例,水平段、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均有损伤者2例,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者3例。以House—Brackmam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经1~5年的随访,7例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恢复至H—BⅡ级及以上,1例恢复至HBⅢ级。无脑脊液漏及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有效手段,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胆脂瘤型中耳炎68例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对6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的CT表现与术中所见进行分析,除面神经骨管缺损CT发现10例,术中发现12例,符合率为83%。2例锤骨和砧骨部分缺损,术中发现锤砧骨完全缺失,符合率为97%。其余上鼓室外侧壁破坏、外半规管骨质破坏、乙状 窦前置、胆脂瘤破坏颞骨岩部以及硬膜外脓肿、脑脓肿均与术中所见完全相符。结果提示,CT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准确诊断,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骨质破坏程度,引起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术前薄层HRCT的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例(188耳)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颞骨CT检查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74例中耳胆脂瘤薄层HRCT主要表现为鼓室、鼓窦、乳突腔或岩尖部团块状软组织影和骨质破坏,包括听小骨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面神经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8例有误诊经历的面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听力、面神经功能、面神经电图、颞骨CT和MRI结果、手术径路以及术后病理报告。结果   18例患者年龄7~62岁,平均43岁。其中12例患者被误诊为贝尔式面瘫(66.7%),3例患者被误诊为胆脂瘤(16.7%),另外3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颞骨占位、中耳新生物和腮腺肿块。患者被误诊的时间为1~192个月,平均39个月。面神经麻痹(77.8%)和听力下降(66.7%)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耳鸣、耳溢液、面肌痉挛、耳痛和眩晕等症状也较为常见。16例为神经鞘膜瘤(88.9%),面神经纤维瘤和骨血管瘤各1例(5.6%)。结论   若患者面瘫进行性加重,6个月内未见好转;或诊断为中耳炎但抗感染治疗无效者; 或腮腺肿块患者若肿物与面神经关系密切,均应考虑面神经瘤可能。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于面神经瘤的诊断至关重要,手术切除是面神经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并应积极考虑面神经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CAS)技术即导航外科技术在耳显微外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例手术患者,分别行经颅中窝(MCF)径路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切除术和耳蜗下径路岩尖囊肿引流术,术前计算机编程和确定标记(基准标点),术中应用CAS技术辅助引导手术路径。结果:CAS技术可缩短MCF手术中颞骨解剖定位所需时间。由于将参照弓直接固定于颅骨,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增加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即使患者偶然移动亦不受影响。当岩尖囊肿位置非常深、耳蜗下气房发育不良时,采用CAS技术非常有帮助。结论:在颞骨外科中CAS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快速、准确的解剖定向,最重要的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然而CAS技术不能替代经验、解剖知识和外科判断力。  相似文献   

13.
经后颅窝入路对7例三叉神经痛、5例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6例发现三叉神经根受小动脉压迫,1例受静脉压迫。7例病人于血管减压后疼痛完全消失,且无任何神经缺陷遗留。5例面肌痉挛患者中4例面神经根受小动脉压迫,血管减压后症状都获得明显缓解。1例在面神经根部未发现血管压迫,此例术后疗效不佳。微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是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一种重要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治疗这两种疾病的近期疗效甚佳,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颈内动脉及面神经的解剖学结构,为颞骨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颞耳后入路方法,制作10例成人湿颅颞骨岩部标本,暴露颞骨内面神经及颈内动脉各段,测量面神经及颈内动脉各段的长度,颈内动脉垂直段、水平段与耳蜗距离。结果:两侧面神经各段长度及两侧颈内动脉与耳蜗距离比较无显著差异。面神经内耳道段长度为(10.33±1.77)mm,迷路段长度为(4.05±1.19)mm,鼓室段长度为(10.74±1.92)mm。HICA 长度为(17.17±3.72)mm,VICA 长度为(10.65±1.01)mm,HICA 距同侧耳蜗的长度为(19.64±1.48)mm,VICA 距同侧耳蜗的长度为(2.24±0.43)mm。结论:颞骨岩部内面神经鼓室段最长,迷路段最短,耳蜗位于迷路段与岩大神经的夹角内。以颈动脉管内口为标志,磨除岩尖部骨质保护耳蜗的安全范围为(17.17±3.72)mm。相关手术操作在接近这些位置时应停止操作或变更方向,以免损伤岩部内相关重要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胆脂瘤是一类主要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少见的具有侵蚀性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此肿瘤常成隐匿性 起病,可侵蚀颅骨,因生长缓慢,可长期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颅骨内起源的胆脂瘤大多发生于颞骨、中颅窝 区域。1例误诊为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胆脂瘤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病检确诊。该患者起病不典 型,病变部位不典型,病变体积大,国内外罕有此部位巨大胆脂瘤占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颅中窝底硬膜外入路技术改进及相关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应用解剖学入手 ,量化和微创化研究颅中窝底硬膜外入路及技术改进。 方法 对 10具 (2 0侧 )成人头颅标本进行颞骨岩部前表面显微结构的横断面观察 ,测量相关数据 ;对 3具 (6侧 )头颅标本模拟颅中窝底硬膜外入路 ,进行入路全程解剖观察 ,在微创化基础上探求扩大手术显露范围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结果  (1)形成带血管蒂颞肌 -筋膜瓣 ,供重建颅底用 ,减少术后脑脊液漏。(2 )确定棘孔、半月节压迹、弓状隆起 (AE)为入路重要路标 ,测量 AE与岩嵴的交点 -半月节压迹的距离为 2 2 .15± 1.4 8mm,外展神经 -半月节压迹 4 .5 0± 0 .36 mm。(3)磨除卵圆孔前外缘骨质 ,切开下颌神经鞘膜和半月节硬膜间腔 ,使中颅底内侧硬膜充分脱离前岩骨 ,扩大手术暴露。 (4 )结扎岩上窦内侧 ,硬膜切口呈双“T”形 ,扩大岩尖区及桥小脑角硬膜内结构的显露范围。 结论 确定颅中窝底硬膜外入路的重要路标 ,明确安全切除颞骨岩部前部及岩尖区骨质的范围 ,并对颅中窝底硬膜外入路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面神经管曲面重组(CPR)在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患者面神经管曲面重组表现。结果74例患者为单侧胆脂瘤,9例为双侧胆脂瘤。共92患耳,包括AustinⅠ度4耳,Ⅱ度10耳,Ⅲ度68耳,Ⅳ度10耳。面神经管CPR发现67耳面神经管骨质破坏,表现面神经管壁骨质模糊、缺损,以鼓室段最多见,占74.6%(50/67),AustinⅢ~Ⅳ度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管的比例占88.1%(59/67)。手术发现42耳面神经管骨质缺损。结论面神经管CPR能准确显示胆脂瘤型中耳炎继发的面神经管骨质破坏,可为每位患者术前提供可靠的形态学研究,有效避免术中面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内镜技术用于中耳显微及面神经手术的方法,对耳内镜下施行中耳显微及面神经手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临床确诊的中耳疾病和周围性面瘫患者135例(147耳),包括外伤性面瘫13例(定位面神经锥段、水平段、膝状神经节12例,颞骨粉碎性骨折伴内听骨折1例);慢性化脓脓性中耳炎各型共111例(122耳);传导性耳袭8例(9耳);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例,先天性岩尖胆脂瘤伴面瘫1例,中耳骨1例,全部手术均在德国ASAP耳内镜系统下操作,结果:外伤性面瘫13例术后随访2-8mo,面肌功能完全恢复者76.9%,面肌以、中度功能异常3例(23.1%),鼓膜修补患者出院时鼓膜完全愈合者95%,遗有裂隙者5%,随访1-8mo,鼓膜遗有穿孔者9%,失访者11例(12耳),听骨链重建术后,平均听力较术前提高30dB,乳突治及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平均干耳时间1.5mo,结论:耳内镜技术用于耳显微,耳神经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完整而安全切除累及颅底区域肿瘤的两种手术径路。方法 对4例颅底肿瘤根据侵及区域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其中3例采用经一侧上颌骨翻转入路,1例采用经一侧腮腺颞下窝入路。结果 所有病例的颅底肿瘤均被安全而完整地切除,涉及的颅底区域包括颞下窝,翼腭窝,鼻咽部及咽旁间隙。病变包括纤维血管瘤,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高分化平滑肌肉瘤及高分化鳞癌。结论 上颌骨掀翻入路是治疗中颅底或侧颅底,尤其是同时累及两个解剖区域以上病变时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侧后颅底病变伴张口受限,面神经受侵犯者,经腮腺颞下窝入路是极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