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华鸣 《中原医刊》2011,(24):43-44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1周的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治疗,以25mg/d为起始剂量,每周测1次血压,按血压调整剂量直至血压正常(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最大剂量100mg/d。观察期间不使用利尿剂、降尿酸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氯沙坦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为[(128±9)mmHgVS(155±15)mmHg,P〈0.05]、舒张压为[(75±8)mmHgvs(98±9)mmHg,P〈0.05]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387±28)umol/LVS(456±31)umol/L,P〈0.05]。结论氯沙坦降低血压的同时能降低血尿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卢敏  田刚 《中国医药导报》2013,(2):81-82,85
目的研究别嘌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0例初发的原发性1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别嘌醇组(别嘌醇100 mg,3次/d)和对照组(安慰剂1片,3次/d),各30例。4周后观察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ABPM)、血尿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症状和体征。结果4周末,别嘌醇组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用药前下降(12.4±5.5)mm Hg(1 mm Hg=0.133 kPa)和(8.4±3.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6.0±2.6)mm Hg和(4.8±1.8)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8.6±3.8)mm Hg和(5.2±1.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3.4±1.6)mm Hg和(2.8±0.5)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以及血压负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尿酸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别嘌醇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够降低血压,可以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2级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组40例,口服氯沙坦50mg/d;福辛普利组40例,口服福辛普利10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降压效果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氯沙坦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福辛普利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除有较好的降压外,还有降低血尿酸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34 例高尿酸血症病人和130例血尿酸正常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66~4.26,P<0.05).两组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25~10.49,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糖、脂代谢、高血压关系密切,是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30)和苯那普利组(N=30).前者给予氯沙坦50mg/d(Losartan默沙东制药公司);后者给予苯那普利(Benazepril,瑞士诺华制药公司)10mg/d,定期观察两组血压和血、尿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氯沙坦降压效果平稳,与苯那普利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氯沙坦用药1周后,血尿酸即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伴24h尿尿酸排出量增加.结论氯沙坦能同时降血压和降尿酸,并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血尿酸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1周的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钾治疗,以25mg为起始剂量,按血压情况调整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值,最大用量100mg/d.治疗后8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为(129.6±8.6 vs174.7±17.2 mm Hg,P<0.05)、舒张压为(75.3±6.6 vs 95.5±10.2 mm Hg,P<0.05)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399.1±29.6 vs 446.1±30.8μmol/L,P<0.05).结论 氯沙坦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同时能降低血尿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情况。方法:选取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与30例非高血压患者,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值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艺  卓越  朱华  郭新贵 《中外医疗》2009,28(29):46-4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8例和正常血压组94例,统一进行易患因素调查和测定相关生化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组成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血尿酸水平随着高血压病分级程度及危险度增大而增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在1~2级且血尿酸在420~520μmol/L之间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坦组(50mg/日)60例,福辛普利组(150mg/日)50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药物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0%;氯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高尿酸水平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福辛普利组则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不但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对高尿酸血症也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作为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伴高尿酸血症(Hu)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老年EH伴Eu患者先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经1wk洗脱期后,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缬沙坦组加服80mg,qd×8wk,卡托普利组加服卡托普利25rag tidx8wk,观察两组在联合用药下降压的疗效同时对尿酸代谢的影响.结果 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尿酸均显著下降(P<0.05).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而尿酸治疗后无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EH伴Hu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耐受性优于卡托普利,顺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病人共321例,根据血尿酸(Uric acid,UA)的浓度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和尿酸正常组[HU(-)]。比较2组TC、TG、HDL-C、LDL-C、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UA、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指标;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HU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纳入的高血压人群中HU的发病率为30.5%;纳入人群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占80.7%,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HU患者占33.2%。②HU(+)组与HU(-)组相比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U(+)组血清NT-proBNP浓度高于HU(-)组。③经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和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与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Am)、氮末端标记的脑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呈正相关;尿酸和舒张早期二尖瓣根部运动速度(Em)、舒张早期二尖瓣根部运动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根部运动速...  相似文献   

13.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紊乱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谭庆华 《华夏医学》2005,18(6):905-907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紊乱的特点.方法:对按不同糖耐量分组9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糖耐量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均伴有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水平升高为主的血脂紊乱;随着各组血糖水平上升,有甘油三酯(TG)、LDL-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趋势,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组的TG高于正常血糖组,HDL-C低于正常血糖组,有统计学意义.各分组的尿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LDL-L水平升高为主的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更严重,高尿酸血症与其所伴随的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曾海城  李斌  肖旋  何燕 《重庆医学》2016,(35):4977-4979
目的 评价伴发于老年高血压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并分析这些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303医院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患者54例,其中46例伴有代谢紊乱相关疾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计算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值,分析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随访3年,观察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FMD值在伴与不伴糖尿病[(8.38±1.04)% vs.(8.32士0.74)%]患者间,伴与不伴肥胖症[(8.20±0.82)% vs.(8.62±0.88)%]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FMD值[(8.05士0.70)%]低于不伴高尿酸血症者[(8.52士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显示,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0.0%)高于不伴高尿酸血症者(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加剧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损伤程度,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潜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8年7月~2009年7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人群,均为广州地区的铁路职工2448人,男性1531例,女性917例,年龄为21~95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LVH)的效果。方法:64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非洛地平组(F组)给予非洛地平5~10mg/d,苯那普利组(B组)给予苯那普利10~20mg/d,每d1次,疗程24周。2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显著降低,2组间偶测血压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血压F组降幅大于B组(P<0.05)。2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B组降幅大于F组(P<0.05)。结论:2药均能有效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非洛地平总体降压幅度大于苯那普利,而苯那普利在逆转左心室肥厚方面略优于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降压脉净液的降压作用和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以及内皮紊(ET)、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RGP)等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硝苯地平加降压脉净液)和对照组(单纯予硝苯地平).观察治疗4周前后血压、血脂、ET、SOD、CRGP的变化.结果①两组的血压治疗后均降低,但治疗组的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治疗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01和P<0.05);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与治疗组比较亦降低(P<0.05);③治疗组ET疗后较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亦降低(P<0.001);④治疗组SOD疗后较疗前升高(P<0.01);⑤治疗组CRGP疗后较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疗后比较亦有升高(P<0.01).结论降压脉净液对血压、血脂均有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T、升高SOD和CRGP有关.  相似文献   

19.
Incidence of renal impairment of essen tial hypertension (EH) has been displayingan ascending trend from year to year, great ly threatened the EH patients ' health andlife.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AmericanAssociation of Nephropathy, in the 5 yearsbetween 1983-1987, owing to renal impair ment by EH in the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werein need of dialysis and renal transplantationincreased by 1. 5 times, just next to thenumber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