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bs-CRP)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 122例PCI术后CHF患者(NYHA分级Ⅱ/Ⅲ)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组(阿托代他汀20 mg/d治疗,n=62)和阿托伐他汀他汀10mg组(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n=60),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以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20 mg组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10mg组(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小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LVEF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的下降水平均与LVEDD减少呈正相关,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NT-proBNP、hs-CRP下降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PCI冠心病CHF患者心功能改善有益,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 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相比,CRP、BNP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及TNF-α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及TNF-α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分钟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及TNF-α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分钟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及TNF-α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降低心衰患者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将68例CHD并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地高辛、氢氯噻嗪、硝酸异山梨酯)34例,联用组常规用药加阿托伐他汀34例,另选34例健康体健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Greiss法测定NO水平,放射性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结果 CHD并CHF患者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用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用药加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CHD合并CHF患者的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n levels of plasma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and endothelin(ET) of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 complicated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Methods Patients with CHD complicated with CHF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ual medicine group(usual medicine) and atorvastatin group. The plasma CGRP and ET level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CGRP in patients with CHF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P<0.05),and the level of ET was higher (P<0.05),the improvement of CGRP and ET in atorvastati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usual medicine group(P<0.05). Conclusions Atorvastatin had the action of improving the imbalance of CGRP and ET in Patients with CHD complicated with CHF.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呋塞米、贝那普利、琥珀酸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T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0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均优于对照组(LVEDD:(43.9±2.01) mm vs (48.6±1.56)mm,P<0.05;LVEF:(48.3%±7.6%) vs (43.1%±6.6%),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爱东  何云  张融 《重庆医学》2008,37(16):1804-1805
目的 观察国产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心功能Ⅲ~Ⅳ),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患者12周时心功能指标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LVEF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基础治疗中,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微炎症可能为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30)和对照组(n=30),检测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缩短速率(FS)、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CRP明显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反应,提高LVEF,缩小LVED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心肌酶谱及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CHF病例依据纳入顺序单双号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E/A)、心肌酶谱(LDH、AST、CK、CK-MB)及甲状腺素水平(TT3、TT4、FT3、FT4、TSH)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E/A明显上升(P<0.05)而LVEDD、LVESD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LVEF、E/A高于对照组而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H、AST、CK、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LDH、AST、CK、CK-M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T3、FT3明显上升(P<0.05)而TT4、FT4、T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T3、FT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F时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肌作用确切,并能有效促进甲状腺素水平恢复,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9.
赵鑫 《当代医学》2021,27(12):48-5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LVEF、LVESD、LVED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8例,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两组患者先进行常规利尿、扩张血管、吸氧和营养心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托拉塞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尿钠肽(BNP)、血管紧张素(Ang-Ⅱ)和血浆肾素活性(PRA)水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研究组BNP、Ang-Ⅱ和PR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F-α、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郭延秀 《海南医学》2013,24(17):2507-250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均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APN水平,应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①60例患者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APN水平分别为(5.71±1.85)mg/L、(11.08±2.78)mg/L及(15.08±3.72)mg/L,心力衰竭患者APN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P<0.01)。②治疗前两组患者APN、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明显升高,LVEDD、APN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APN低于对照组,APN明显低于干预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异常升高,且随患者心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阿托伐他汀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小肠传递时间(GBTT)及肠道钡条48h排空率,结果显示,SBTT甲亢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且以伴腹泻组最显著,而甲减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慢;肠道钡条48h排空率甲亢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甲亢时肠道运动功能加速,SBTT缩短可能是甲亢时出现腹泻的主要机理之一,而甲减时肠道运动功能减慢可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13.
草苁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草苁蓉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种肝癌细胞H22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0、100、200和400 mg•kg-1•d-1草苁蓉多糖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按剂量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分别称量脾重、胸腺重,检测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采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定T淋巴细胞转化率(LTT);中性红比色法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称量各小鼠实体瘤的重量,计算抑瘤率。结果:草苁蓉多糖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达38.86%;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1),胸腺指数则有降低趋势,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NK 细胞的活性、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P<0.01),与给药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草苁蓉能抑制肿瘤生长,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干预组53例。对照组53例患者进行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等多种治疗方法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5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进行呼吸肌反馈训练。每周5次,共训练4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评定、上下肢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对治疗后的患者呼吸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评定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水平与肢体功能FMA、MBI评分呈正相关(r=0.425、0.478,P<0.05)。结论 呼吸肌反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呈正相关,可以在临床上通过改善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水平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陈军  周海舟  王育林  吴绮楠 《西部医学》2018,30(10):1451-1455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沙坦钾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并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24小时 Upro、FIB、PT、ET 1、vWF、hs CRP、TNF α、IL 6、TG、TC、LDL 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NO、HDL C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老年DN患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Introduction  

Vestibular symptoms of vertigo, dizziness and dysequilibrium are common complaints which can be disabling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Routine examination of the ear nose and throat and neurological system are often normal in these patients. An accurate history and thorough clinical examination can provide a diagnosis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However, in a subgroup of patients, vestibular function testing may be invaluable in arriving at a correct diagnosis and ultimately in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