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基因家族成员p53、p63和p7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不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在60例NSCLC和7例正常肺组织中检测p53、p63和p7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NSCLC中,p53、p63和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7%(37/60)、80.00%(48/60)和73.33%(44/60);与正常肺组织相比,p53、p63和p7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P=0.023),而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p6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8)有密切关系,而与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p73蛋白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P>0.05).在NSCLC中,p63和p73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0 1),p73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53基因家族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p63和p73蛋白有不同于p5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二者可能均起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癌中p53和p63 蛋白表达的高通量组织微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p6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比较两者之间的表达关系.方法组织微阵(tissue microarray,TMA)技术和免疫组化S-P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p53蛋白IHC染色中,TMA有价值的肿瘤标本为234(72.9%),总的表达率(+、++、+++)率为48.3%(113/234).随着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腺癌(adenocarcinoma,Ad)分级升高,p53蛋白表达增强,与肺SCC及Ad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生存期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在肺癌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63蛋白IHC染色中,TMA有价值的肿瘤标本为264(82.2%),总的表达率(+、++、+++)为67.8%(179/264).p63蛋白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表达最低16.0%(4/25),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与SCLC之间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p63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生存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63蛋白表达在肺癌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p53是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2.p63蛋白在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的不同表达,说明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分子机理有所不同;3.p53蛋白和p6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4.TMA可以有效分析比较组织中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3.
p53、p27、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p53、p2 7、bcl 2三种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76例手术切除NSCLC标本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76例标本中 2 8例(36 .84% )p53过度表达 ,34例 (44.74% )p2 7过度表达 ,37例bcl 2过度表达 (48.68% ) ,7例患者p53、p2 7、bcl 2均过度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 ,bcl 2和p2 7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 ,且高、低分化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但是三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结论 p53、p2 7和bcl 2基因过度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HPV16E6蛋白及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癌组织中p53和HPV16E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男性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低于女性患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50岁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50岁的患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低于年龄≤50岁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患者的组织切片显示,p53阳性表达细胞较少,而HPV16E6阳性表达细胞较多.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升高(Ⅰ~Ⅳ期),p53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PV16E6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Ⅱ、Ⅲ、Ⅳ期患者与Ⅰ期患者的p53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理分级的升高(Ⅰ~Ⅲ级),p53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PV16E6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Ⅱ、Ⅲ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p53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HPV16E6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53阳性表达率的降低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的升高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14ARF、p16INK4a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情况,对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的p14AHF、p16INK4a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4ARF、p16INK4a和p53蛋白总阳性率分别是72.5%,50.0%和52 5%,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是95.0%,92.5%,2.5%)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小细胞肺癌中p14ARF和p53蛋白表达异常与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肿瘤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14ARF和p5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2=-0.475(P<0.0),而p14ARF和p16INK4a蛋白表达无关;p14ARF蛋白在Ⅰ期病例中强阳性( )占阳性比例为41.7%,在Ⅲ期中强阳性( )比例为10.0%.结论:p14ARF、p16INK4a和p53三个基因在NSCL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在肿瘤早期可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p14ARF和p53基因在同一调节通路上;p14ARF、p16INK4a和p53蛋白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生物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皮肤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在53例皮肤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对比,结合皮肤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分别<0.05和<0.0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下降(P<0.05);PTNM Ⅰ、Ⅱ期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TNMⅢ、Ⅳ期(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皮肤癌发生、发展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是皮肤癌晚期表现,可作判断皮肤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中p53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76例肾细胞癌根治术蜡块标本进行标记,观察p5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53基因阳性表达者28例,阳性率为36.8%(28/76).其中透明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8%(19/50):颗粒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5.7%(5/14);混合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3.3%(4/12)(P>0.05).临床分期Ⅰ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0.8%(8/2);Ⅱ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42.8%(12/28);Ⅲ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1%(5/12);Ⅳ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0%(3/10)(P>0.05).p53基因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1.8%(7/22);p53基因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75%(21/28)(P<0.05).结论 p53基因表达变化对临床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rvivin、p53蛋白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survivin和p53蛋白在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8例食管正常切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0例食管鳞癌中survivin和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6%和38%,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正常切缘组织)(P<0.05).survivin、p53蛋白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urvivin与p5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r =0.040,P>0.05).结论:survivin、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组织.表达的高低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有关,有助于判断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p53和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耀先  陈德基  唐志佼  解梦霞  李蓓芸  赵斌 《肿瘤》2001,21(3):191-193,F003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抑癌基因p53蛋白与HPV-16、18癌基因E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宫颈癌和8例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中p53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68例宫颈癌中有17例p53蛋白和60例HPV-16、18E6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和88.2%.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其阳性率在宫颈腺癌中为83.3%和宫颈鳞癌中为17.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也与临床分期相关,该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上升而增高.p53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中均无p53和HPV-16、18E6蛋白表达.结论p53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以及HPV-16、18E6蛋白过度表达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但在宫颈腺癌和临床分期升高的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增强可能是p53基因突变的结果,或者与其他细胞蛋白结合,阻止了HPV-16、18E6蛋白对p53蛋白的降解作用,使p53蛋白稳定性增加和阳性表达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D44v6、p53、PCNA三种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S P免疫组化检测 74例NSCLC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CD4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差异 (P <0 .0 5)。p53阳性表达与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显著差异 (P <0 .0 5)。PCNA染色强度指数与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癌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CD44v6、p53、PCNA过表达与NSCLC的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临床评估、预测肿瘤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前列腺癌中p53和p16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率为32%(8/25),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5),并在低分化肿瘤中表达高(P=0.0403);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癌中表达升高(P<0.05)。p16的失活率44%(11/25),也是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P<0.05)。并发现4例低分化癌中有p53和p16共同异常。结论p53和p16基因的异常表达均与前列腺癌的形成和恶性程度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尚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人NSCLC中p16基因蛋白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对80例NSCLC及40例肺部良性病变的石蜡标本中p16蛋白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1)NSCLC中p16蛋白阳性率为55%(44/80),良性病变的阳性率为92.5%(37/40),两者存在显著性意义(P<0.005)。(2)NSCLC中p16蛋白表达下降的程度随病期进展而明显,提示对预后判断有意义。(3)p16蛋白表达与NSCLC的具体病理亚型无明确关系。结论 S—P法检测分析p16基因的表达产物简便易行,对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ERK、AKT蛋白磷酸化的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p-ERK和p-AKT表达状况,分析二者表达与通路上游EGFR、KRAS、PI3K表达及患者部分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p-ERK表达阳性率为53.33%,其与患者的性别和吸烟史及肺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p-ERK表达与EGFR及KRAS表达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p-AKT表达阳性率为56.67%,p-AKT表达与EGFR表达显著正相关(r=0.336,P<0.05),但与PI3K表达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p-ERK与p-AKT表达显著正相关(r=0.292,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能存在ERK的自身激活,检测ERK与AKT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可能对筛选EGFR-TKI治疗获益人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53及cmyc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73例和60例HCC癌及其癌周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基因在H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癌周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仅见于癌周增生结节,癌周肝硬变及正常肝组织内未见p53基因阳性表达;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HCC与癌周增生结节中相近(P>0.05),且两者均显著高于癌周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P<0.05,P<0.01);p53及cmcy基因表达均与HCC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低分化组p53及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均<0.05)。结论:p53及cmyc基因过度表达均参与了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周增生结节属癌前期病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p16、p53、BRAF、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2017年至2018年确诊的卵巢浆液性肿瘤136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2例,交界性囊腺瘤22例,低级别浆液性癌18例,高级别浆液性癌44例;另收集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手术切除标本各3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6、p53、BRAF、Bcl-2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16、p53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低/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p16的阳性率分别为3.8%、45.5%、88.9%、81.8%,p53为0、9.1%、55.6%、45.5%,BRAF为46.2%、45.5%、22.2%、31.8%,Bcl-2为46.2%、45.5%、38.9%、47.7%。不同类型浆液性肿瘤组织中p16、p53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BRAF、Bcl-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p16在交界性肿瘤、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5);p53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1);p16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53、Bcl-2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01),p16、p53、Bcl-2与盆腔侵犯有关(P<0.05),p53、BRAF、Bcl-2与CA125表达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p16、p53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0%、76.7%。结论:p16、p53、BRAF、Bcl-2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p16和p53基因突变可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作用,联合检测p16、p53对卵巢癌诊断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p53、C-erbB-2和nm23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C-erbB-2和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8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并取癌旁正常肺组织87例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织p53和C-erbB-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0%和67%,均高于正常肺组织5%和3%(P〈0.05);nm23蛋白表达为67%,则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93%(P〈0.05):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原发肿瘤范围(T)和肿瘤分化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TNM)、淋巴结受侵范围(N)和远处转移状况(M)没有明显的相关性。C-erbB-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受侵范围(N)和远处转移状况(M)、疾病分期(TNM)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受侵范围(N)、远处转移状况(M)和疾病分期(TNM)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及分化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53基因编码的蛋白在NSCLC表达增高及nm23基冈编码的蛋白表达降低,提示p53和nm23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病理特征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80例NSCLC肿瘤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蛋白、P53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不表达,在61.3%(49/80)的NSCLC组织中有表达,且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但与肺癌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5.0%(44/80),与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肺癌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50.0%(40/8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0%(2/20),其中鳞癌组织的表达率62.2%,明显高于腺癌组织的表达率34.3%(P<0.05);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与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NSCL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Sur v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三者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