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nephrin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足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nephrin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足细胞(MPC),以不同浓度AngⅡ处理MPC和10-8 mol/L AngⅡ刺激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Akt磷酸化水平。脂质体法转染pcDNA3.1-mNPHS1质粒,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用Akt抑制剂LY294002或与AngⅡ共孵育刺激MPC和pcDNA3.1-mNPHS1转染细胞,检测Akt磷酸化水平和细胞凋亡率。 结果 (1)AngⅡ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MPC凋亡。AngⅡ受体拮抗药氯沙坦与AngⅡ共孵育18 h,显著降低AngⅡ单独刺激的足细胞凋亡率(P < 0.05)。(2)10-8 mol/L AngⅡ刺激12 h后,nephrin mRNA和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4 h nephrin mRNA约为正常对照的50%(P < 0.05)。正常足细胞nephrin主要分布于核膜周围的胞质和细胞膜,随刺激时间延长,胞膜和胞质nephrin表达逐渐降低。(3)10-8 mol/L AngⅡ刺激15 min后,Akt磷酸化显著降低,约为正常对照细胞的50%(P < 0.01)。(4)AngⅡ与LY294002共孵育12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AngⅡ和LY294002单独刺激(均P < 0.05)。(5)pcDNA3.1-mNPHS1稳定转染显著上调足细胞Akt磷酸化水平(P < 0.05),抑制 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P < 0.05)。 结论 AngⅡ通过AngⅡ受体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抑制足细胞nephrin表达。nephrin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足细胞存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s,ARB)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体外培养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分为高渗对照组(甘露醇30 mmol/L+葡萄糖5 mmol/L),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 mmol/L)、实验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5 mmol/L、25 mmol/L和35 mmol/L),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小鼠足细胞TRPC6分布,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小鼠足细胞TRPC6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次使用高糖(25 mmol/L)在不同时间点(0 h,12 h,24 h,48 h)作用于足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小鼠足细胞TRPC6蛋白和mRNA的表达;最后将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组(10~(-7)mol/L)、高糖+厄贝沙坦组(10~(-6)mol/L)、高糖+厄贝沙坦组(10~(-5)mol/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小鼠足细胞TRPC6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TRPC6主要集中表达于足细胞胞膜,沿足突分布更加明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到TRPC6蛋白和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以25 mmol/L变化最明显。②高糖刺激足细胞后,与0h比较,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足细胞TRPC6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在48 h达到高峰,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诱导的TRPC6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厄贝沙坦组随厄贝沙坦浓度的增加,TRPC6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高糖可诱导足细胞TRPC6表达增加,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足细胞TRPC6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诱导下大鼠肾脏及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c-Abl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AngⅡ泵(400ng·kg-1·min-1)植入SD大鼠皮下的方法建立AngⅡ输注模型,24只大鼠成模后被随机分为AngⅡ输注2周组、AngⅡ输注4周组、AngⅡ输注+替米沙坦(ARB,3 mg·kg-1·min-1)干预2周组及4周组,同时设生理盐水输注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于成模后2周末、4周末处死大鼠取肾.电镜下观察肾脏足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c-Abl表达;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c-Abl mRNA及蛋白水平的改变.对于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足细胞肾脏c-Abl的表达,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足细胞在AngⅡ不同作用浓度(10-9 mol/L~10-6 mol/L)及不同作用时间点(0h、3h、6h、12 h、24 h)c-Abl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肾脏足细胞有c-Abl表达;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ngⅡ输注2周组和4周组大鼠肾脏c-Abl表达增加(P<0.05),ARB干预组大鼠肾脏c-Abl表达较同期AngⅡ输注组均有降低(P<0.05).(2)体外培养的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胞质及胞核有c-Abl表达.AngⅡ可诱导培养的小鼠足细胞c-Abl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c-Abl在肾足细胞及体外培养足细胞均有表达,AngⅡ可诱导c-Abl表达上调.c-Abl可能参与了AngⅡ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bcl-2基因StealthTM RNA,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探讨RNA干扰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确定并合成3对人肝癌bcl-2基因干扰序列;脂质体法转染入肝癌细胞株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并计算转染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SP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StealthTM RNA处理前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StealthTM RNA干扰对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 各组转染成功,荧光镜下显清晰的绿色荧光;各转染组转染率与时间有关,各组48 h的转染率最高(P<0.01);转染组间StealthTM RNA Ⅰ组的转染效率最高(P<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见转染后见部分细胞边缘圆,折光度降低,细胞增殖减慢且易脱落;未转染组细胞呈上皮性贴壁生长,生长旺盛.免疫细胞化学显示,StealthTM RNA干扰后各转染组发现细胞的bcl-2表达减弱,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示,各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并出现凋亡峰,StealthTM RNA Ⅰ、Ⅱ、Ⅲ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7.87±4.51)%、(24.50±0.89)%和(26.03±0.57)%,与未转染组细胞凋亡率(3.20±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转染组细胞发生显著的细胞周期阻滞,表现为S期细胞明显减少,G0/G1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靶向bcl-2基因StealthTM RNA成功的转染人肝癌细胞中,bel-2蛋白表达受抑制,并明显的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活性氧簇(ROS)/GADD153蛋白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9组(n=5),Ⅰ组(C组)常规心肌细胞培养,不予其他处理;Ⅱ组(AngⅡ6组)给予100 nmol/L AngⅡ,孵育6 h;Ⅲ组(AnsⅡ12组)给予100 nmol/L AngⅡ,孵育12 h;Ⅳ组(ArtsⅡ24组)给予100 nmol/L Ang Ⅱ,孵育24 h;V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AngⅡ组]预先给予抗氧化剂NAC 5 mmol/L,2 h后给予100 nmol/L Ang Ⅱ,孵育24 h;Ⅵ组(NAC组)仅给予NAC 5 mmol/L,孵育24 h;Ⅶ组(anti-ODN组)GADD153反义寡核苷酸10 μmol/L转染24 h后,加入100nmoFL AngⅡ,孵育24 h;Ⅷ组(mis-ODN组)GADDl53错义寡核苷酸10 μmol/L转染24 h后,加入100nmol/L Ang Ⅱ,孵育24 h;Ⅸ组(脂质体对照组)加入等容量转染试剂,孵育24 h.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ROS产量、细胞凋亡率及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AngⅡ6组、AngⅡ12组、AngⅡ24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ROS产量及GADD153蛋白表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与AngⅡ24组比较,NAC+AngⅡ组和anti-ODN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ROS产量及GADD15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AugⅡ通过增加ROS产量,诱导GADD153蛋白表达上调,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及氯沙坦干预对足细胞小窝蛋白1(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caveolin-1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足细胞(MPC),AngⅡ(10-6mol/L)刺激不同时间(3 h、6h、12 h和24 h);Losartan(10-6 mol/L)提前预处理3h后与AngⅡ(10-6 mol/L)共孵育6h,Hoechst-33342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aveolin-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aveolin-1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①AngⅡ刺激3h,足细胞即开始发生凋亡,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足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②AngⅡ刺激不同时间caveolin-1表达总量无明显改变(P>0.05),从3h开始,caveolin-1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③Losartan干预后caveolin-1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aveolin-1可能在AngⅡ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小鼠足细胞骨架重构的影响,探讨法舒地尔在足细胞病变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体外采用AngⅡ(]0-7 mol/L)致足细胞损伤模型.不同浓度法舒地尔(10-8、10-7、10-6mol/L)与足细胞预孵育30 min或60 min后,再加入含AngⅡ(10-7 mol/L)的培养基,继续作用24 h.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鬼笔环肽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足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ctin和synaptopodin 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细胞内调节骨架装配的Rho-ROCK信号通路的活性,即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Rho激酶1(ROCK-1)及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酯酶靶点亚单位1(MYPT1)表达,代表ROCK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可明显降低足细胞synaptopodin的表达(P<0.05),使F-actin重构,而法舒地尔预处理可减轻AngⅡ介导的synaptopodin的下调(P<0.05)和F-actin的重构.法舒地尔可下调AngⅡ诱导的足细胞ROCK-1 (P< 0.05)及MYPT1蛋白表达(P<0.05).结论 法舒地尔可稳定足细胞的细胞骨架,拮抗AngⅡ对足细胞的损伤.法舒地尔的上述作用可能与细胞内Rho-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灌注诱导nephrin表达改变与足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灌注对大鼠足细胞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探讨AngⅡ引起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AngⅡ灌注组(400 ng&#8226;kg-1&#8226;min-1)、生理盐水灌注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28 d内大鼠血压及尿蛋白。分别于14、28 d处死动物取肾,观察组织学改变,并用免疫荧光、免疫电镜检测nephrin分布。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结果 (1) AngⅡ灌注组大鼠血压升高,14 d达峰值并维持该水平至28 d;AngⅡ灌注7 d即出现蛋白尿,并持续增加。(2) AngⅡ灌注14 d时,足细胞裂隙膜变窄;灌注28 d时,足突增宽及节段性融合,部分足细胞有凋亡小体形成,少数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硬化。TUNEL法检测发现足细胞凋亡[(2.7±1.6)个/肾小球切面],凋亡数与蛋白尿量呈正相关(r = 0.86,P < 0.01)。(3) AngⅡ灌注14 d时,肾皮质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 < 0.05)。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袢线状分布向粗颗粒、团块状分布模式转变。AngⅡ灌注28 d时,肾皮质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 < 0.05),且nephrin蛋白表达与足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r = -0.63,P < 0.01)。 结论 AngⅡ灌注诱导的nephrin表达及分布改变可能导致了足细胞凋亡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苦参碱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活性Caspase-3检测、Western blot印迹分析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PC-3细胞后其Caspase-3表达的差异,并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印迹分析研究不同浓度苦参碱对PC-3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Caspase-3检测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均可上调Caspase-3表达.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Caspase-3表达的荧光强度升高,Caspase-3/β-actin积分密度值亦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Bax、Bcl-2蛋白表达分析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PC-3细胞后,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表达的荧光强度及Bax/β-actin积分密度值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Bcl-2表达的荧光强度及Bcl-2/β-actin积分密度值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亦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结论 苦参碱抑制PC-3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涉及到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抑制膀胱癌T2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提高化疗敏感性.方法 根据转染效率最高时pEGFPN1质粒与脂质体的比例,转染T24细胞,实验分为3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C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转染后24 h,即有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Quantity one半定量:24 h 0.57±0.17,48 h 0.42±0.11,72 h0.33±0.09.VEGF-C抑制后,吉西他滨诱导的凋亡率明显升高,转染组为(41.38±1.54)%,明显高于未转染组(22.87±1.40)%与脂质体组(23.47±1.58)%(P<0.05).结论 RNAi可高效稳定抑制膀胱癌T24细胞中VEGF-C的表达,明显提高吉西他滨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LIGHT基因和IFN-γ转染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以脂质体介导LIGHT基因和IFN-γ转染肝癌HepG2细胞,设立转染组(单转、联合转染组)和对照组(未转染组).分别于转染后12、24、48 h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Bcl-2及Caspase-8的表达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细胞凋亡率:单转组转染后12、24、48 h为18.8%±3.5%、25.7%±2.8%、36.4%±3.6%;联合转染组为23.8%±2.4%、31.1%±2.1%、42.5%±4.5%;对照组为8.7%±2.1%、9.3%±1.6%、10.9%±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9,53.33,48.28,P<0.01).(2)Bcl-2表达量:单转组在转染后12、24、48 h为16.4%±5.0%、13.4%±3.5%、8.6%±2.3%;联合转染组为14.7%±3.8%、9.1%±2.0%、4.6%±2.0%;对照组为25.3%±6.3%、19.8%±4.4%、10.1%±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12.29,5.81,P<0.05).(3)Caspase-8表达量:单转组在转染后12、24、48 h为19.3%±2.4%、27.2%±1.9%、33.7%±3.0%;联合转染组为22.7%±2.2%、30.9%±3.1%、38.2%±3.2%;对照组为1.2%±0.8%、1.8%±0.6%、3.2%±1.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4,112.78,101.61,P<0.01).结论 LIGHT基因转染肝癌HepG2细胞后通过调节Bcl-2及Caspase-8的表达来发挥促凋亡作用,IFN-γ能增强LIGHT基因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galectin-1对LoVo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构建galectin-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LoVo细胞,观察LoVo细胞生长情况.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galectin-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细胞Bc1-2表达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 galectin-1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GAL1(p-GAL1),并建立了稳定的空载体(LoVo)细胞和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P-LoVo细胞和p-GAL1-LoVo细胞).p-GAL1细胞可表达galectin-1,而另2组细胞则不能.galectin-1表达可降低LoVo细胞Be1-2的表达,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61±0.56)%,(3.56±0.53)%和(3.46±0.46)%(P<0.001).而细胞生长曲线表明,P-GAL1-LoVo细胞增殖与P-LoVo和LoVo细胞相似.结论 galectin-1可促进LoVo细胞凋亡可能与galecfin-1可降低LoVo细胞Be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在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C3G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ICAD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C3G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呈凋亡特征性改变;TUNEL法检测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C3G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蛋白的比值,促使Caspase-3酶原蛋白活化,下调ICAD蛋白表达(P<0.01).结论 C3G具有在体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降低导致Caspase-3活化、ICAD蛋白表达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对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法将ASODN转染入QBC939细胞中,转染12、24、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细胞状态及转染率,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1.11μmol/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XIAP mRNA表达和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 转染效率可达95%;与对照组比较,1.11μumol/L细胞抑制率为(27.63±1.15)%(24 h),(42.95±1.07)%(48 h);mRNA下调23%(P<0.05);G_0/G_1期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约27.34%、9.94%(P<0.05).结论 ASODN能有效下调QBC939细胞XIAP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辣椒素(capsaic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 T6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终浓度50、100、150、200 μmol/L的辣椒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辣椒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酶c(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 辣椒素能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辣椒素作用24 h后T6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素作用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Cyt c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Bcl-2/Bax灰度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辣椒素抑制T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促进Cyt c蛋白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旨在探讨氯沙坦能否减少细胞凋亡,以期寻找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新途径.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3组(n=14),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失神经对照组)和Ⅲ组(氯沙坦治疗组).Ⅰ组不作处理,Ⅱ组和Ⅲ组制备失神经腓肠肌(gastrocnemius, GAS)动物模型.术后Ⅲ组大鼠采用氯沙坦以10mg/kg·d空腹灌胃4周;Ⅰ、Ⅱ组大鼠分别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4周处死大鼠,以GAS和体重(body mass, BM)之比(GAS/BM)作为骨骼肌萎缩指标;TUNEL法检测腓肠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GAS 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术后4周Ⅰ组腓肠肌正常粗细;Ⅱ、Ⅲ组腓肠肌明显萎缩,肌肉变细,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GAS/BM Ⅱ组为11.68 4±1.98,与Ⅰ组(12.86±0.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GAS/BM为12.11±0.65;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Ⅰ组罕见凋亡细胞核,凋亡率为0.56%±0.2l%;Ⅱ组凋亡细胞核较Ⅰ组明显增多,凋亡率为11.32%±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可见凋亡细胞核,凋亡率为7.21%±2.05%,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cl-2阳性率Ⅱ组为18.3%±4.9%,较Ⅰ组(27.5%±2.8%)和Ⅲ组(25.5%±3.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阳性率:Ⅱ组为24.1%±3.1%,较Ⅰ组(22.1%±3.6%)和Ⅲ组(21.7%4±2.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及Ⅲ组Bax/Bcl-2平均分别为0.8、1.3及0.8.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Ⅱ组为122.5±14.6,较Ⅰ组(135.3±6.2)下降(P<0.05),Ⅲ组为139.2±16.2,较Ⅱ组增加(P<0.05);Bax蛋白表达Ⅱ组为107.1±15.8,Ⅰ组为89.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为94.2±9.5,较Ⅱ组下降(P<0.05);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凋亡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骨骼肌萎缩的原因之一;氯沙坦可通过抑制肌细胞凋亡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草药混合制剂PC-SPESⅡ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在用药后的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FCM测定用药前后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在用药组(加入PC-SPESⅡ药液)和对照组(加入等体积70%乙醇)之间的改变。结果:PC-SPESⅡ可以促使PC-3发生凋亡或死亡。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用药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FCM用药组出现凋亡峰,凋亡细胞数为(29.8±5.6)%,而对照组为(0.06±0.014)%(P<0.01)。用药组线粒体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升高(P<0.01),下游caspase-3裂解后的活性片段在用药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PC-SPESⅡ具有促进PC-3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caspase-3发挥作用可能是其诱导凋亡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凋亡的影响,探讨FHIT基因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重组人FHIT真核表达质粒转染QBC939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癌细胞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出重组人FHIT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入QBC939细胞,转染后QBC93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25.8%比30.9%比55.4%,P<0.05);并且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至原细胞株的0.03倍,该基因蛋白质的表达也明显下降(0.33±0.02对比0.33±0.01比0.14±0.02,P<0.05).结论 FHIT基因可以促进QBC939细胞凋亡,并能下调Cyclin D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Bax对HCC-9204细胞系的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Bax对HCC-9204细胞系凋亡和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ax基因转入HCC-9204细胞中。免疫组织化学分析Bax在HCC-9204细胞中的表达,TUNEL及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凋亡,MTT实验判断肿瘤细胞的活力。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Bax基因的HCC-9204/Bax细胞的Bax表达显著增加。TUNEL检测显示,HCC-9204/Bax细胞的凋亡指数在ZnSO4诱导后24、48h明显增加(3·6±5·3vs27·2±10·5,t=63·45,P<0·05;4·2±4·1vs32·3±8·6,t=93·27;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诱导后48h出现显著的“亚二倍体峰”。MTT实验显示Bax基因的过表达能够降低阿霉素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呈时间依赖性。结论Bax基因不仅可以诱导HCC-9204细胞的凋亡,而且能够增加HCC-9204细胞对阿霉素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IGF-Ⅱ)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200 ng/ml ADM组;C组:2 n/ml IGF-Ⅱ+200 ng/ml ADM组;D组:20 ng/ml IGF-Ⅱ+200 ng/ml ADM组;E组:200 ng/ml IGF-Ⅱ+200 ng/ml ADM组,分别处理HepG2细胞48 h后,应用MTF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A、B、C、D、E组的HepG2细胞活力分别为:0.568±0.025、0.201±0.020、0.232±0.027、0.268±0.013、0.304±0.019,凋亡率分别为:6.9%±1.3%、35.4%±2.1%、31.2%±2.2%、26.4%±1.7%、21.7%±1.9%,survivin与β-actin的比值分别为:0.527±0.039、0.147±0.081、0.311±0.069、0.421±0.033、0.469±0.031,结果显示IGF-Ⅱ+ADM组的HepG2细胞活力较ADM组明显好转(P<0.01),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IGF-Ⅱ+ADM组的HepG2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较ADM组明显增高(P<0.01),且IGF-Ⅱ的上述作用随IGF-Ⅱ浓度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 IGF-Ⅱ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拮抗ADM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