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试论针刺“气至而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3.
《灵枢经》提出针灸气至的概念,并说“气至而有效”,后世医家对气至的理解不同,现代的说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指局部针感,即针刺产生的局部酸、麻、胀感;二指气至病所;三指上述二者兼有。根据文献考证及临床实践验证,认为气至主要指气至病所,而气至病所又必须是在局部针感的基础上产生的。(至病所疗效明显,局部针感疗效迟。由于体质(气血)不同,有些病人经气不易行走,因此施用各种手法,可促其达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4.
首先透过文献资料整理分析,阐明"迎随"在《黄帝内经》里的真意,举出后世医家著作的引文加以佐证,以充实完善《黄帝内经》针刺调气理论;从针向迎随补泻法的定义、来源等谈起,指出其与《内经》中"迎随"的本意不符,也不能纯粹将其看做是针刺调气补泻手法,而是利用其优点,为针刺调气理论和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内经》角度阐释"气至"的本义,认为是针刺补泻之后阴阳气调的结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得气,并进一步提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有无达到"气至"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从《内经》角度阐释"气至"的本义,认为是针刺补泻之后阴阳气调的结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得气,并进一步提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有无达到"气至"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捏脊法是小儿推拿临床的常用手法。但目前临床上对捏脊法如何操作取效的理解各有不同。本文欲从"气至而有效"的角度探讨捏脊法的规范化操作,以供教学、临床运用和科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古代医学论文总集,乃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思想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医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黄帝内经》运用整体思维、变易思维、相成思维全面地诠释"气交"理论,认为万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天人一体观,"气交"理论揭示了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天地自然变化对生命生理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从"气"的角度描述脾胃的生理特点和功能,通过分析"气"的失常以阐释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构成了中医脾胃学术思想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人道”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具有丰富的“人道”恩想。它以形神兼备的观点看待人,并以此作为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黄帝内经》既使医学脱离了神秘力量的干预,又弘扬了医学的神圣性,赋予人类健康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规定了医学从业者在医疗技术、医疗品德以及职业中的规范,认为医师应精研经典,具备仁爱之心。还对患者在医疗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成为后世医学人道主义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2.
《内经》的理论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然哲学的指导和支配,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试就唯物观与辩证法两方面对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医对偏枯的认识是在不断论争中完善的。在《内经》中偏枯也称为偏风,后世也称为偏瘫或半身不遂等。《内经》中强调了偏枯具有神志清醒、肢体弛缓不用、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的症状特点。后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麻木不仁和不知痛痒的症状,使中医对偏枯的论述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味辛的归属、作用、太过、对应疾病的适应证、禁忌等几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味辛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就味辛理论对后世中药理论、方剂配伍的指导作用及其临床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了《黄帝内经》中的风邪理论,认为《黄帝内经》在外感病邪中突出风邪的重要地位,既归纳了风邪致病的症状特点,也揭示了风邪致病的机理,并且从防、养、治3个方面立体有序的提出了风邪所致疾病的应对方法,还列举了大量由风邪引起或以风命名的疾病,为后世风邪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就《内经》脾主四时理论从其发生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脾主四时理论由来于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在《黄帝内经》,是古代五行时空配属关系的体现,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得以全面确立;其理论内涵包括脾主四时之中以及四季之末两大学说,并在土生万物特性中得以统一;突出体现于张仲景、李东垣和叶天士等相关的脾胃思想之中,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中医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偏枯的认识是在不断论争中完善的。在《内经》中偏枯也称为偏风,后世也称为偏瘫或半身不遂等。《内经》中强调了偏枯具有神志清醒、肢体弛缓不用、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的症状特点。后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麻木不仁和不知痛痒的症状,使中医对偏枯的论述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翻译研究与实践中离不开语篇意识,医古文翻译同样要体现语篇意识。强调语篇在翻译实践中的完整性与一体性,就是要注重衔接、连贯以及语境的作用,形成符合译文读者的语篇形式。本文以医古文经典——《黄帝内经》英译为例,探讨医古文翻译中的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对针刺深浅理论,从体质、病情、季节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对正确掌握针刺深度、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黄帝内经》中的腹诊理论进行文献整理研究,将《内经》中与腹诊有关的原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为现代临床中的胃肠疾病及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