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37例。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常规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治疗;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方案(20 mg/次,1次/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血脂指标、VEGF、HCY、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症状控制优良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LDL-C、TG、HCY水平均降低,HDL-C、VEGF水平均升高,且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2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的症状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调节血脂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30例)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3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服药后3、7d测定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20mg/d及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而且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更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治疗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睡前口服20 mg瑞舒伐他汀)和B组(睡前口服60 mg阿托伐他汀)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VEGF、Hcy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并对比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A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炎症因子水平、Hcy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B组,VEGF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降脂效果及抗炎效果更为明显,且瑞舒伐他汀或可通过提高VEGF水平,降低Hcy水平起到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了解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70例ACS患者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5例,常规组常规治疗,不用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d3及PCI术后48 h检测血脂及hs-CRPI、L-6等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CI术后48 h,两指标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和斑块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0-2010年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10 mg/d阿托伐他汀组和40 mg/d阿托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血UA、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40 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具有降低UA作用.其降低UA的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0 mg、20 mg的阿托伐他汀和10 mg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各2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的水平以及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并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血脂(除TG外)、血清中MMP-9和PAI-1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后3组各检测指标除甘油TG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阿托伐他汀20 mg和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降低血清MMP-9和PAI-1的浓度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更能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MMP-9和PAI-1的水平,效果等同于阿托伐他汀20 mg.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探讨普佑克溶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新郑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普佑克溶栓治疗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心功能、血脂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载脂蛋白A-Ⅰ(Apo 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明显更低(P 0. 05)。研究组B型脑钠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明显更高(P 0. 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 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 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200,P 0. 05)。结论 普佑克溶栓治疗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冠脉再通、降脂调脂作用,可有效改善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防止心室重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非调脂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大型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 (CAD)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具有明显疗效 ,不仅可调整血脂水平 ,而且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发生机制、临床及组织学特征不同于稳定型CAD ,要求治疗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等病理现象。积极降脂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研究 (MIRACL)是他汀类药物治疗ACS的第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 ,旨在评价早期、快速、强效降脂治疗是否能够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事件复发。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病后 2 4~ 96h内使用阿托伐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和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1月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96例,均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复查血脂,从其中选择血脂正常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组)和治疗组(继续左旋氨氯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继续治疗20周后的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0周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和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时,在血脂降至正常后,继续同时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和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降压效果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和短期转归的最佳剂量。方法将1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正常组(阿托伐他汀20 mg/d)与增高组(阿托伐他汀40 mg/d)。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1周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治疗1个月时评价的转归良好(改良Rankio量表评分0~2分),次要指标为治疗1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不良事件。结果治疗1周时,正常组和增高组分别发生12例(18.75%)和4例(6.25%)END,正常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增高组(P=0.033)。治疗1个月时,正常组的转归良好比例为59.38%,显著低于增高组的79.69%(P=0.013)。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导致阿托伐他汀减量或停药的明显肝脏损害、肌肉毒性等不良事件。结论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较应用常规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更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水平,调节血脂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早期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2827-2828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2例ACS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72例,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 mg)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4、12周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等。结果:10 mg和40 mg组间及治疗前TC、LDL-C下降明显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40 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强化降脂治疗ACS阿托伐他汀40 mg能安全有效的降低血脂,不良反应少,提高达标率,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组(V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组(VH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T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HT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ox-LDL,生物化学法测定SOD、MDA、血脂。结果:VHT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浓度明显增高,VT、VHT组ox-LDL浓度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MDA、ox-LDL浓度,增高SOD浓度,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反应、氧化应激效应发挥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血脂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他汀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48h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连用12周,随访一年。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调脂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T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PCAD-A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PCAD-AMI患者96例,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常规治疗后,对照组加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和炎性因子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心功能各指标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PCAD-AMI患者的安全性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但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降脂治疗的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降脂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患者进行ApoE基因分型检测,分析不同ApoE基因型别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结果 人群中ApoE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其中ε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在血脂正常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他汀类药物是否会产生副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选取收治的120例血脂正常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阿斯匹林、硝酸酯类药)配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的血脂变化及心律失常治疗情况。观察期内,观察组的血脂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脂变化,并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及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健康体检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同时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UAP和AMI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结果:(1)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在UAP组、AMI组比SAP组、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2周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2周后亦有显著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干预可以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选取AMI患者108例,分为:A组(60例):每晚睡前服10mg阿托伐他汀;B组(48例):每晚睡前服20rag阿托伐他汀。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服药4周后测定的TC、LDL-C、CRP、ET-1、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组较A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脂、减轻炎症、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并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方法 将102例AMI患者24h内接受急诊PTCA后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58例和非药物治疗组44例,前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正常对照组39例。正常对照组、PTCA术前后、药物干预后采肘静脉血测SICAM-1。结果 AMI患者血浆SICE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9.3±68.6,157.6±41.2;P<0.05),PTCA术后血浆SI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PTCA术前(594.3±156.7,289.3±68.6;P<0.01);阿托伐他汀使PTCA术后AMI患者血浆AICAM-1水平降低(191.6±51.4,324.5±97.2;P<0.05)结论 SICAM-1参与了AMI病理过程,PTCA术可使SICAM-1进一步升高,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内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种他汀类药物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血脂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的住院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各30例,比较各组入院时第二天和治疗后一个月的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PCSK9水平。结果三组使用他汀类药物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水平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三组治疗1个月后的PCSK9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瑞舒伐他汀组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16周),患者TC、TG、LDL-C水平无进一步降低。PCSK9水平无进一步升高。结论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三种药物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其中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最为明显;同时三种药物也会明显提高PCSK9水平,对降脂效果起一定的反作用,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PCSK9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