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经典的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载体。吉林作为中药资源大省,在中药院内制剂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中药院内制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中药院内制剂研发、生产、管理模式的建议,通过建立医院-企业-高校三方联合的中药院内制剂发展模式,传承和发展吉林省中药院内制剂。  相似文献   

2.
院内中药制剂是中医临床的中坚力量,是传承中医药的载体和中医药特色学科建设重要支撑,更是中医药实现价值的现代手段。现行相关法规对院内中药制剂的定位不准确,监管不合理,定价制度不能体现其内在价值,制约了院内中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药是构成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内涵,传统中药自制剂,院内制剂尤其是中药丸剂是传统中药继承和创新的瓶颈,坚定不移的发展传统中药又是中医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中医将“病”放在“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天人病相应”“天人病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和谐理论的基础,坚定不移地发展传统中药,有利于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药是构成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内涵,传统中药自制剂,院内制剂尤其是中药丸剂是传统中药继承和创新的瓶颈,坚定不移的发展传统中药又是中医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中医将“病”放在“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天人病相应”“天人病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和谐理论的基础,坚定不移地发展传统中药,有利于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7):F0002-F0002
本刊转发《健康报》,社长兼总编辑王硕“肩负发展中医药的历史重任”一文,更使我们认识到发展传统中药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医事业的巨大影响。“注重从确有疗效的院内制剂中开发中药新药,注重对名优中成药为二次开发,努力担负起发展中医药的历史责任。”传统中药自制剂,院内制剂的开发和普及将是发展中药注射剂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5月4日讯:日前,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食药监局、省物价局等部门,就吉林省中医医联体院内中药制剂调剂使用做出规定,明确院内中药制剂可在各地中医医联体内调剂使用,可申请纳入医保,并通知省内各地正式实施。规定要求,中医医联体要共享院内中药制剂,须由中医医联体牵头单位提出申请。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和使用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制剂室院内制剂配制记录,收集2013—2016年我院院内制剂的剂型、品种、产值、科室使用金额、委托加工等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结果近3年来,我院制剂室生产的品种基本稳定,院内中药制剂品种占87.67%,中药制剂的产值占比达90%以上。剂型品种数最多的是合剂,但产值只排第4。从院内中药制剂使用金额计算,门诊使用占94.76%,住院使用占5.24%。结论院内制剂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在逐步下降,虽然需要通过委托配制弥补自身的生产能力不足,但对中医医院来说仍不可或缺。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和院内中药制剂品种相互依存。应尽快建立院内中药制剂的"新陈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8.
院内中药制剂是指市场上无供应而临床上有需要,经批准生产的制剂品种。文章分析了院内中药制剂的特点和目前现状,从建立符合GPP标准的制剂室、大力发展特色制剂、建立区域性制剂中心、向技术研究转型和抓住重点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院内中药制剂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1月4日讯: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对省级名中医及院内使用30年以上的处方开发中药院内制剂,支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立制剂室。作为实施"健康浙江"战略,加快推进该省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载体之一,浙江省政府决定发展中药及中医医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大蜜丸在中药院内制剂中广泛存在,以历史悠久而著称。文章通过查阅药典法规,并利用知网数据库对国内近年来中药大蜜丸及中药院内制剂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从处方设计、前处理粉碎及炼蜜、合坨、制丸、内包装、外包装等流程出发,对中药大蜜丸制备工艺所涉及的物料、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进行讨论。探讨中药院内制剂现状,旨在为其发展提供思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宇  彦知 《光明中医》2010,(4):649-649
<正>本刊讯王承德委员3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医院中药制剂是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临床疗效的保证,也是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体现。一个好的院内中药制剂是专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不仅能建好一个科,更能带动一个院,但是面对标准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中医院院内制剂发展史,分析中医院院内制剂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中医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寻找存在的困难,寻求发展对策。实践证明中医院医院制剂能带动特色专科及医院特色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但其发展应寻求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并总结医疗机构制剂室在新时代发展机遇下,如何加快中药制剂研发及新制剂备案进程的管理思考。方法:作者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从制剂室规模化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制剂研发人员配备、改善院内制剂调价机制、完善传统制剂质量标准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快院内制剂研发生产、完善制剂备案管理的几点意见。结果与结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振兴与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制剂从业者多方面共同努力,务实作为,才能实现中药制剂蓬勃发展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4.
《河南中医》2008,28(10)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卫生部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国家中药临床研究基地。多年来,该院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1953年建院伊始,就有了独特的院内中药制剂。55年来,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晓玲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96-2796
一个好的中药制剂可以带动一个中药专科的发展,甚至于整个中医专科医院的崛起和兴旺。因此,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研制出一些疗效稳定、质量可靠、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成为中医专科医院和特色中医专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成为了医院药剂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中药制剂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相似文献   

16.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要求重视并扶持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健康发展,规定三种情况下可在指定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中药院内制剂。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医院制剂研发与中医特色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保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是每一个中医科研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现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这一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在中医药研发中的实践,探讨中医院如何开展中药制剂研发,意在抛砖引玉,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医改形势下,中医医院面临着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中医药及院内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药如何有效管理,在新形势下求得更大发展,这些需要中医医院去认真研究及对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9月16日讯:甘肃省近几年已先后公布了4批327种院内中药制剂在省内调剂使用,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院内中药制剂委托配制和调剂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加强院内中药制剂管理作出部署。《通知》提出,在省内调剂使用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院内中药制剂,均可委托省内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究医院院内中药制剂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医院2017年院内中药制剂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人员主要包括中药制剂室所有技术人员、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问卷调查发放100份,收回100份,结果显示医院院内中药制剂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类,其中涉及中药制剂品种多、用量小的有10份,占10%;中药制剂室硬件配套设施不足共15份,占15%;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有31份,占31%;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法律意识淡薄的有44份,占44%。结论:加强对院内中药制剂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视,提出恰当合理的改进措施,进而促进医院中药制剂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