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院自发呈报由药物引起的ADR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5份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其次为中(成)药;ADK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见,其次为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结论:应通过加强对用药过程的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33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结果 ADR,以抗感染药最多,其次是中成药、心血管类.ADR病例中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 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收集的236例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2个类别,其中以抗菌药物为主,其次是中成药(包括注射液及其他制剂)、诊断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3.9%;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抗菌药物、中成药以及诊断用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注意给药途径方式、特殊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以及不良反应类别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10年11月~12月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单,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药物种类、主要临床表现等,并判断药品-ADR因果关系.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20岁者50例(18.6%),~40岁者104例(38.7%),~60岁者53例(19.7%),>60岁62例(23.0%).所涉及的药物.主要以下几类:抗生素类、中成药类、生物制品类、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泌尿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神经系统类、解热止痛类等.其中抗生素类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最多,其次为中成药类.药品不良反应损害的系统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最常见的损害系统是皮肤及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药品-ADR因果关系:肯定30例(11.2%);很可能153例(56.9%);可能79例(29.4%);可疑7例(2.6%).结论: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能够为临床医师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1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28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化学药品、中成药,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软组织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6)
目的 :评价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资料,了解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共收集到的77份ADR报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7份ADR涉及52种药品,其中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用药。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规范报告书写,警惕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危害,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215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15份,对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到的科室、患者年龄与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累及器官和系统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引起ADR的临床科室中以内科居多,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药品种类主要涉及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居多,累及器官和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使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制定合理有效的ADR预防措施,保障公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7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53种,抗感染药物占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70例;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以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结果应注意合理用药,并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测,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为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上报的4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0岁以上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人数最多(76.5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71.72%);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18.09%);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肠胃系统损害最为常见(36.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方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86-4189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2010年收集到的30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及ADR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309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9例ADR中涉及的药物有119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位(62.3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2.91%);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73.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8.69%)。[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规范合理用药,加强抗菌药物使用过程监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年1月到2009年7月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医生、患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其给病人带来的危害。方法对51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ADR的药物共25个品种,其中抗菌药居首位,其次为中草药制剂、循环系统药。合并用药占33.3%;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循环系统、胃肠道系统、全身性损害。无严重的ADR病例,结论应充分认识ADR监测的重要性,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20,(2):222-227
目的调查并分析清远市中医院2016—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特点,探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资料,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布、年龄分布、涉及的器官和临床症状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结果 176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的不良反应有68例,ADR发生率为38. 63%;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60. 80%。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中,累及最多的表现为全身性损害,有53例,占30. 11%,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51例,占28. 98%。严重的ADR主要涉及抗菌药物,其次为中药及其提取物。结论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应合理规范用药,使用时须加强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方法:对187例ADR报告,按年龄、性别、用药情况、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发ADR比例最高,其次为抗感染药物,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以提高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古云  李霞  马坤 《健康必读》2008,7(9):79-8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所发生的6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中老年人及儿童年龄段发生率最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占首位,中成药其次;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符颖  麦丽珍  欧慧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192-2194,2197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上报27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250例,占89.61%;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共185例(61.67%);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37.28%。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23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提供临床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36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90例;其次中药注射剂38例;肠外营养药32例;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做好ADR发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不同程度的损害了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措施.通过对我院收集的9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特点,以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本院上报的22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男女相当,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附件损害,抗菌药物发生率最高。结论:对ADR要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给以后的临床用药作参考依据,该院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做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这类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方法该院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一年内上报的147份ADR报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院ADR涉及的药品以抗病毒及抗菌药物为主;发生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突出。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是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