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控制产后出血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介绍改良B—Lynch缝合术并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各3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三种止血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等。结果三种手术止血方法均效果显著,实施后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均无再次大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改良B—Lynch子宫缝合组与B—Lynch子宫缝合组比较:术后腹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Lynch子宫缝合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情况、术后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是一种简单迅捷、止血效果好、经济成本低、副作用少的控制产后出血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分析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3例。观察组采取B—Lynch缝合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效果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术相对于传统术式,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明显,是一种前景可观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富阳市妇幼保健医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2例作研究,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单纯的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组32例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B—Lynch缝合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B—Lynch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颖 《现代保健》2013,(10):114-115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技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剖官产术中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官腔填塞法止血;观察组患者采取B-Lynch缝合法。对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出血量、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以及产后病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所需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后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技术进行止血,具有快速、可靠的效果。术后不需要抽取纱条,因此不担心再出血。  相似文献   

5.
周颢 《现代保健》2009,(24):60-61
目的总结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中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31日1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的疗效。结果改良B—Lynch缝合术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素云  赵允 《现代保健》2011,(20):49-50
目的研究控压水囊宫腔填充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62例,经常规处理无效后,随机分为两组。控压水囊填充官腔B—LYnch缝合术36例为治疗组,水囊填充水压大于患者收缩压10mmHg;宫腔纱布填塞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效果较对照组可靠,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时间(136±27)s短于对照组(289±32)S;两组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控压水囊官腔填充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基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妇产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10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单纯行宫腔填塞纱条,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0和2.700,均P〈0.05)。结论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止血治疗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产后出血≥800ml患者41例,分为两组,研究组17例,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法止血;对照组24例,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法止血,分析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改良B-Lynch缝合组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随访,将其手术后6周、半年、一年、两年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以了解该术式对卵巢功能是否有影响。结果:与改良B-lynch缝合术相比,宫腔填塞纱条操作时间较长(P<0.05),采取措施后至产后24h累计出血量相比,改良B-lynch缝合组较宫腔填塞纱条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两年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术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能有效止血,操作快捷,易于掌握,是治疗剖宫产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行改良B.Lynch缝合法的应用时机及其效果。方法将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胎盘娩出后A组行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法;B组经传统止血方法治疗无效或出血量超过400ml,再行改良B.Lynch缝合法;另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0例作为C组,观察三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为(266.00±29.90)、(301.33±40.30)ml,明显少于B组(512.67±202.12)、(554.17±201.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手术时间(33.73±2.28)min,明显少于B组(49.33±1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h出血量〉400ml的发生率A组为6%(3,50),低于B组的64%(3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法比传统止血方法治疗无效时再使用的效果更好,节省手术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无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分别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法和用宫腔下段填塞Foley's导尿管小水囊止血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种方法控制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效果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出现产后出血的单胎妊娠产妇,经常规使用宫缩剂或按摩子宫后效果不佳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以及胎盘残留或胎盘植入后,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法(A组)和宫腔下段填塞小水囊法(B组)进行止血。比较两组填塞方法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病率。结果手术时间B组比A组用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46,P<0.001);出血量24小时内B组比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2,P<0.001);术后病率A、B两组比例分别为1.96%和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719)。两种宫腔操作方法效果均满意,无再次出血病例。结论宫腔下段填塞Foley's导尿管小水囊控制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取材容易且价格低廉,可有效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宫腔填塞纱条法,利于临床推广,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桂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61-3262,3265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0月~2012年2月期间,采用B-Lynch缝合术对6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进行止血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与该60例产妇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而行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止血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的优劣。结果两种止血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ynch缝合术在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中转切除子宫、术后感染等方面比较,均较行宫腔填塞纱条产妇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对两种止血方法中行中转子宫切除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者中转子宫切除者均为双胎或超重婴儿产妇,说明这两类产妇不宜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而应行B-Lynch缝合术。结论 B-Lynch缝合术较宫腔填塞纱条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者止血具有明显的优势及更广的适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赛媚 《现代保健》2011,(11):51-52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纱条填塞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9例在本院行剖宫产而术中出现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子宫背带式缝合术)30例和对照组(宫腔纱条填塞术)2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控制出血(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较满意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纱条填塞宫腔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把我院100例前置胎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对实验组患者应用纱条填塞宫腔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式止血。对两组孕妇产后的止血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应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的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后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54±79)mL,远低于采用常规缝合止血法进行止血的对照组患者(788±84)(P〈0.05),较低的术中出血量也导致实验组的患者术中输血率15.4%远低于对照组患者41.0%(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出血量(84.3±28.9)mL远低于对照组患者(105.4±31.1)mL,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愈合率以及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纱条填塞宫腔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止血有非常好的疗效,且在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与采用常规止血方法并无较大差异,是一种安全的止血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入的5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止血。观察两组一般情况。结果经分析比较,研究组在剖宫产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进行随访,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有鲜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疗效确切,该术式简单易于操作、止血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奕  王忠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27-3929
目的:探讨综合处理措施在预防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双胎择期剖官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胎盘娩出前予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改良性B-Lynch缝合术、官腔纱条填塞术,对照组采用欣母沛官体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及两组产后出血率、输血率、产褥病率、切口感染、盆腔异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病率、切口感染及盆腔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剖官产术中采取研究组的综合措施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可能高危因素及各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2015年分娩并诊断为产后难治性出血的120例产妇(难治性出血组),按照1:1选取同期非难治性出血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可能诱发产后难治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难治性出血组的宫缩乏力(65.00%)、产妇高龄(26.67%)、经产妇所占比例(62.50%)、既往人流史所占比例(4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89、14.797、9.624、18.91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28例、盆腔动脉栓塞18例、子宫动脉结扎17例、改良Blynch缝合法34例、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23例,各组患者术前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94,P>0.05),改良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法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处理的患者( t值分别为3.194、2.781、3.601、2.295、2.338、2.267,均P<0.05),子宫动脉结扎处理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 t值分别为2.816、2.33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改良Blynch 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2.14%、82.36%、86.69%,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结扎患者(χ2值分别为4.194、4.338、4.205,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缩乏力(OR=1.817)、产妇高龄(OR=1.396)、初产妇(OR=1.504)是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宫缩乏力、产妇高龄、分娩史、既往人流史是产后出血并发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综合考虑术后出血量和止血成功率,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ACS)在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我院60例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出血、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渗血难以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为30例,在剖宫产术中采用欣母沛子宫下段注射方法止血,部分患者结合传统“8”字间断缝合联合止血。比较两组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子宫率、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分娩前血红蛋白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t值分别为0.759、0.000、0.679、0.156,均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697、-4.057,均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17,P<0.05),两组子宫切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069,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简单、快速、有效、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任悦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91-391,394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线术在顽固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1月-2005年3月我院对16例顽固性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者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出血均被控制。无一例因再出血或血循环不良而行剖腹探查或切除子宫者,无并发症发生,对月经及生育无影响。(结论]改良B—Lynch缝线术用于顽固性剖宫产术中出血可保留子宫,具有操作易于掌握、止血效果确切、治疗成功率高,损伤小、无副作用的特点.对减少产后出血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和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各30例,对比两种术式疗效、并发症.结果 两组比较:术后腹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例数、术后恶露量、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是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控制产后出血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与宫腔纱布填塞术比较,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褥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无效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治疗.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且疗效确定,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