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试验验证两种减少股骨干骨折所采用的带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数量的锁钉方式,为临床上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时合理选择锁钉方式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具青壮年全长防腐股骨18根,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6根,A组采用骨折远近两端各2枚锁钉锁定,B组采用骨折近端2枚锁钉锁定,最远端1枚锁钉锁定,C组采用骨折近端2枚锁钉锁定,次远端1枚锁钉锁定。测量内固定后三组在水平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中髓内钉与锁钉的应变及相关力学数据,所有数据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综合评定3种锁钉方式的力学性能异同。结果:A、B、C组三组在轴向压缩实验中最大载荷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压缩刚度A组较B、C组稍大,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三组在扭转实验中最大扭矩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扭转刚度A组较B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B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C组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中段不稳定性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远端双锁钉锁钉方式与次远端单锁钉锁钉方式抗扭转与抗轴向压缩功能没有明显差异,内固定强度无明显改变;最远端单锁钉锁钉方式抗扭转功能稍差,抗压缩功能尚可,内固定强度改变不明显,远端单锁钉交锁锁钉与远端双锁钉锁钉方式一样可以稳定骨折端。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95-896
目的探讨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锁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锁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再骨折、骨不愈合、下肢静脉栓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效果、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新鲜股骨干骨折患者221例,按住院床位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9例行扩髓型带锁髓内钉固定术,B组112例行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统计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提出相应对策.[结果]A组术后优良率为91.7%,B组手术后优良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愈合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A组103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率94.5%,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经统计,A组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远端锁钉失败、骨折端劈裂、断主钉、骨折延迟愈合等,成熟阶段各并发症比率远少于早期阶段,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髓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较好,但需要注意术前选钉合理、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康复及时、科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下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在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分析,A组患者19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16例采用切开式复位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结果对于A组患者随访记录,在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比B组患者明显减少,统计结果为[(188±53)mlvs(440±69)ml和(4.6±2.3)个月vs(5.7±3.1)个月],P〈0.05)。内固定A组患者在股骨干功能恢复评定上,其优良率均高于传统复位B组,其疗效结果对比为(90%vs84.9%)(P〈0.05)。对各组患者实施手术时间及骨端旋转畸形发生率进行比较,其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对于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来说,其疗效要显著高于传统切开复位法,且手术时间要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少,患者临床愈合率及满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两组。髓内钉组42例,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钢板组42例,采取钢板内固定。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予以三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54±6.49)min、(6.95±2.10)周、(365.49±43.06)周],均显著低于钢板组[(109.47±7.58)min、(10.57±3.54)周、(431.85±47.6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更确切,能缩短愈合时间、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3种手术方法疗效及术后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交锁髓内钉固定冶疗93例、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52例、锁定钢板治疗42例,手术过程应预防感染治疗.结果 3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5.7%、73.1%和85.7%,交锁髓内钉固定组要显著好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的骨痂出现时间(37.4±4.5)d、骨折愈合时间(143.6±18.2)d和卧床时间(11.3±3.8)d,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解剖复位分别有88、37、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分别出现0、4、10例感染.结论 胫腓骨骨折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法,同时预防感染,交锁髓内钉临床疗效优于单臂外固定支架和锁定钢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扩髓与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2.6±4.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39.4±2.8) min],骨折愈合时间[(17.8±3.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25.4±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锁钉断裂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P< 0.05);两组延迟愈合与畸形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40)比10.0%(4/40),2.5%(1/40)比7.5%(3/40)](P>0.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病例.结论 与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相比,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更快,术后锁钉断裂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40例。髓内钉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钢板组采取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0%,显著高于钢板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9±7.64) d,显著短于钢板组的(155.26±9.6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其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骨折愈合速度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苏星华  寇莹 《现代保健》2013,(10):131-132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疗效。方法:选择股骨远端骨折病例88例,设观察组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44例,对照组为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44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愈后优良率分别为88.6%、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5%、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选择,该方法操作方便,手术创口小,并且术后愈合率高,尤适用于股骨远端A型和C型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10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钢板固定组与髓内钉固定组,各54例,钢板固定组予以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髓内钉固定组予以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髓内钉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8.37±1.21)周,低于钢板固定组(20.72±1.0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对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均具有较好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医院的手术条件以及主治医生的手术经验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董爱军 《现代保健》2014,(22):146-148
目的:探讨胫骨超远端解剖型髓内钉与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胫腓骨下段骨折行内固定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2例,行闭合复位、胫骨超远端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B组24例,行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两组手术创伤、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2.9个月。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较B组短,手术时间短。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和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胫骨超远端解剖型髓内钉与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板治疗是有效的可行的,均可以减少手术再创伤,愈合率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巫培康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377-1378
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干复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肱骨干复杂型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骨性愈合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但实验组的并发症总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NEER评定后,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骨干复杂型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相比较,顺行交锁髓内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137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后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72例(髓内钉组),共79处骨折;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65例(钢板组),共70处骨折,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愈合优良率、术后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髓内钉组患者术后出现骨痂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取内固定物时间均明显少于钢板组[(2.36±0.46)个月比(3.12±0.57)个月、(2.42±0.51)个月比(3.14±0.63)个月、(7.65±1.29)个月比(9.33±1.54)个月、(12.64±3.76)个月比(16.38±3.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治疗优良率为97.5%(77H9),钢板组为92.9%(65/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76,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钢板组[2.5%(2/79)比12.9%(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较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愈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军体训练伤致股骨远端骨折的特点,比较逆行交锁髓内钉(逆行钉)和髁钢板固定治疗军体训练伤致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体训练伤致股骨远端骨折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逆行钉固定治疗14例(逆行钉组),应用髁钢板治疗16例(髁钢板组),术后随访12-20个月,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按照Merchan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逆行钉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7%,髁钢板组为68.7%(P〈0.05)。结论:逆行钉治疗军体训练伤致股骨远端骨折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01/2013-06,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9例。根据骨折情况,术后6~10周将髓内钉予以早期动力化,检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骨折均在术后4~8个月牢固连接,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5个月,无髓内钉松动和折断。结论交锁髓内钉因其先进的锁定设计,可有效治疗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切除不同直径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61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分为A组和B组,A组肿瘤直径〉6em(24例),B组肿瘤直径在3—6em(3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较顺利完成,A组和B组手术时间[(138±66)min比(106±45)min]、出血量[(324±168)ml比(165±50)m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输血率A组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6.7±1.2)d比(5.4±0.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随访(22±10)个月,19例B超未见局部复发,失访3例,2例发现肾积水或胰腺囊肿;B组随访(24±11)个月,32例B超未见局部复发,失访4例,1例肾功能不全。A组术后病理以髓样脂肪瘤、嗜铬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为主;B组病理以皮脂腺瘤、嗜铬细胞瘤和髓样脂肪瘤为主。结论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良好,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术者,可以安全地经后腹腔途径切除肿瘤直径在6cm以上的复杂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疗效,与传统交锁髓内钉比较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12月至2009年9月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合作,共收集267例下肢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钉系统治疗,包括股骨骨干和胫骨骨干。病例其中男171例,女96例;年龄17~72岁,平均35.2岁。按AO分型均为A或B型。应用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118例,其中A型85例,B型33例;传统交锁髓内钉组149例,其中A型108例,B型41例。结果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获随访104例,传统交锁髓内钉组14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3个月,平均10.2个月。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70例,良28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91.3%。传统交锁髓内钉组: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86例,良52例,中10例,差1例,优良率92.5%。结论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系统用于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锁钉容易及创伤小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FNA及倒置LISS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PFNA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LISS组患者给予倒置股骨远端锁定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PFNA组与LISS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PFNA组患者术后负重及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均较LISS组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负重及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较短,但在实际应用中,临床医师应根据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不同置管方法的难易程度.方法 将26例需进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和B组(8例),A组采用传统的撕脱鞘法置管,B组采用导丝法置管,观察两种方法的置管术中出血量、置管所用时间、成功率、置管后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结果 B组在置管所用时间为(43.63±3.74) min,术中出血量为(8.38±2.20) mL,均显著低于A组的(55.72±7.40) min和(24.78±4.69)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置管成功率为100%,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42.50±25.91) mL/min,A组的置管成功率为94.44%,透析中平均血流量为(232.78±21.97) mL/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导丝法进行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方法简单,且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