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诊,最早散见于内经、难经,《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脉则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素问·调经论》云:“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难经·十六难》云:“假令得肝脉,其外证:  相似文献   

2.
葛根汤加味治疗外感风寒头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之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将其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其中,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或汗、浴之后,感冒风寒而得之。病因多以风、寒为主。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中所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中所说:“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素问·举痛论篇》中所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相似文献   

3.
1气血不通是疼痛发生的基础"不通则痛"是中医学对疼痛发生机理的认识。不通指则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病》指出"夫痛则不通,通字领究气血阴阳,通则气血不通之意"。《索问、举痛论》对诸种疼痛的机理指出:"帝日,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歧伯对日,经脉流引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太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脉不通,故卒然而痛"。《杂病源流犀浊,跌打闪挫源疏》指出气滞不通致病的机理为"气运平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也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张氏底通》对痹痛的认识为"痛风一证《灵必…  相似文献   

4.
久病入络,由气入血之证治 景岳曾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肝胆。叶氏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肝为主气主血之脏,在病理情况下,其病易由气分到血分而使血络淤阻,导致胁痛顽固不愈。他指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治治气治血之当然也”。还指出:“久病在络”,“久病血瘀”。辨证要点:①得病日久不愈,②胁痛部位固定为刺痛。治疗上叶氏提出,“辛香缓通”,“议通少阳阳明之络,通则不痛”。以辛润温通为主,顺肝之性以达温通阳气而散结,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胁痛自愈。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脱疽”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糖尿病坏疸”等病症。本文仅限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治疗。《灵枢·痈疽篇》曰:“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说明本症病情凶险,治多棘手。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发之五脏,属气血虚寒,凝结经脉,经脉失荣所致。《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处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所以本病多见于老年体弱,肾阳虚衰的患  相似文献   

6.
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中对内脏病已有记载。《内经》曰:“五藏卒痛,何气使然?……(邪)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3)又曰:“诸痛……皆属于心。”因为“心主神明”,故“神明之心”似与现代医学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这提示包括内脏痛在内的诸痛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范畴的腰痛和痹证。发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或闪挫扭伤,导致经络运行不畅。《内经》曰:"不通则痛",故出现疼痛。久痛必有瘀,因此,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愿意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顽固性头痛具有病程久、易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相似、疼痛部位不变、久治不愈等特点。本文根据个人数十年的经验,对其病机,治疗的立法组方进行探讨,并将部分治验案例公之于世,以俾同道共同讨论。头痛病初起,多因病邪入侵后困扰头部经络,邪正相搏而痛。此时病在气分。若病久不解,则头部经络因气郁而瘀阻,“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病邪深入于里,瘀血停滞在经络之内,经络内外不通,不通则痛。邪瘀互结,病邪不除,瘀滞不疏,病则不愈。故病情顽固,难以拔除。  相似文献   

9.
痹者,闭也。痹证是闭阻不通的病证之义,本来范围甚广。现代公认痹证是指肢体、关节疼痛或肿着酸麻、活动困难的证候。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故症状以痛为主。“不通”不是专责邪气闭阻,亦多有阴阳气血失养而“不通”的,故当为细辨,不可动辄作风湿治疗,以贻后患。大抵初起多由风、寒、湿、热闭阻,久痹每为阴虚、血弱、痰凝、瘀阻所致。我据前人经验及自己临床实践,将痹证分八类疏方药。一、风痹诊断: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风者善行而数变),多为初起(风者百病之长),可兼见恶风、脉浮。治疗:祛风通络。金元刘河间有防风汤(防风、秦艽、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葛根、麻黄、肉桂、生姜、甘草、大枣)。观此方颇杂,临床时宜有取舍,因风邪多为兼  相似文献   

10.
痛痹乃常见病证,多由寒邪入侵肌肤、经络,损伤筋骨关节,闭阻营卫气血所致。《素问·痹论》云:“寒气胜者为痛痹”,故痛痹亦称寒痹。其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剧烈疼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为主要特征,甚者出现关节僵直变形、痿废不用,或变生他疾,危及生命。笔者临证多年,略述管窥之见,以就正于同道。一、寒凝经脉淤阻气血《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邪入侵,致使气血不和,营卫失调,经络痹阻,血行不畅。症见拘急收引,卒然而痛。所谓“寒则气收”即此意也。《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  相似文献   

11.
从经典文献及主要医籍看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中医医籍无此病名,从临床典型表现而论,当属“心痛”、“胸痹”的范筹。证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1 病因病机 《素问》论此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张仲景进一步指出:“阳微阴弦”,当“责其虚极,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更详尽了,认为该病是胸阳虚极,阴寒之邪痹阻产  相似文献   

12.
《素问·举痛论》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前贤指出了痛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产生郁滞、瘀结以致脏腑经络局部发生疼痛,在治疗上主要运用通法。但这种“不通则痛”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临床中遇到的各种痛证,有一定的片面性。 关于痛证,历代前贤尚有“不荣则痛”的论述,说明痛证也有虚证。如因邪气侵袭或气血不足,或  相似文献   

13.
步玉如老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学验俱丰,造诣精深,擅治脾胃病。笔者有幸跟师步老临床学习,获益非浅。本文兹将所学步老治疗脘痛经验择要介绍如下。一、疼痛分气、血、寒、热论治。 (一)气痛:中医认为“气痛多为初病,血痛多为久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步老强调初病在经从气治,久病在络从血治的原  相似文献   

14.
1瘀血的含义何为瘀?瘀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凡血行不畅,凝滞脉中,或已离经之血和污秽不洁之血,以及久病影响到脉络所出现的病变称为瘀血。《说文》指出:“瘀,积血也”。《内经》也说:“寒独留,则血凝,凝则脉不通”。《血证论》又说:“离经之血,为瘀血”等。历代  相似文献   

15.
对痛证的基本病理认识,历代医家多以“不通则痛”加以解释,尤其近几年来对活血化瘀等法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不通则痛”之说更被广大医者所采纳和接受,并以此作为临证之指南,论理之依据。虽然此说在祖国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和临床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单以“不通则痛”作为全部痛证的基本病理尚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一、“不通则痛”不能概括痛证的全部病理“不通则痛”作为痛证的基本病理之一由来已久,早在《内经》就有这方面的描述,但从描述情况来看多属实证。如“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痛证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分虚实两端。实则邪气实,虚则正气虚。实痛多因邪气阻滞,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治宜攻邪通利,使邪气去,闭阻开,“通则不痛”;虚痛多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失于温煦濡养所致,治宜扶正补益,视其虚之所在而补之,使正复则痛止。临床上对疼痛虚实的辨证,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剧烈疼痛为实,隐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认为软组织疼痛多有阳气不足,气化不利,血行不畅,久则血、痰、湿等病理性产物瘀滞,而致经络受阻则疼,故有“痛而不通,通则不痛”之说。故常用温经活血,除湿通络之剂。而笔者常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本方,以养阴为主治疗软组织疼痛每收良效。陈蔚曰:“芍药酸苦,甘草甘平,甘苦合用,有人参之气味,所以大补阴血,血得补而筋有所养而舒,安有拘挛之哉”。  相似文献   

18.
胸痛的病因有多种,以气滞血瘀、寒凝痰热所致者多见。根据“不通则痛”的理论,由各种原因所致气血的郁滞、冲逆、瘀结,脏腑经脉的失养等均可产生疼痛。因此,治疗疼痛的法则,多根据“通则不痛”的原则而立论。理气、活血、降逆、化瘀、散结则是,而散寒、通脉、清热、...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因邪毒入侵,客于胞脉,以致气血瘀滞,冲任受阻,带脉失司所致,常归入“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癥瘕”、“不孕症”等范畴。笔者应用自拟消炎汤辨证施治慢性盆腔炎100例,并与西药治疗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6月~12月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年龄21~40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6年,多以腰腹部疼痛不适、白带异常、月经失调或不孕就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拟消炎汤辨证加减。药物组成:红…  相似文献   

20.
疼痛一证,临床极为常见,常以症状或体征出现,历代医家对其病理机制常以“不通则痛”来解释,但从医典考究和临床观察应加“不荣则痛”,也就是只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才能完全疼痛的病理机制。1医典考究1.1“不通则痛”最早追逆到《内经》,《素问·举痛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