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动静脉畸形是一种粘膜下病变 ,很难肉眼发现。据报道动静脉畸形是隐性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诊断和术中定位均很困难。曾有几种诊断手段如术中内窥镜 ,术前选择性导管定位合并术中注射亚甲兰 ,选择性肠系膜静脉压和PO2 含量测定等 ,应用有限 ,主要是由于复杂的处理过程和定位不准确。我们成功治疗了 10例患有动静脉畸形的病人 ,使用方法为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和一小段导引钢丝放置进行术中定位。1 病例与方法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的患有小肠动静脉畸形的 10例患者 ,男女各 5例 ,年龄 2 8~ 70岁。其临床特征主要如下 :所有的…  相似文献   

2.
小肠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锐  顾明  何乾文  柯振武  盛金平 《重庆医学》2011,40(12):1205-1206,124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小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出血的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用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其中2例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栓塞。结果 DSA显示出血直接征像8例,出血间接征像10例,同时具有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5例,无阳性发现4例。DSA发现小肠出血阳性率为85%,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小肠出血病因分别为肿瘤性病变11例(其中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1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1例),小肠憩室4例,血管病变5例,肠道吻合术后2例,炎症1例,阴性4例。超选栓塞2例,随访均未出现小肠坏死或小肠出血。结论 DSA对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有望对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2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DSAG下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动脉造影,结果发现:空肠血管瘤3例,空肠平滑肌瘤3例,空肠粘膜下平滑肌肉瘤2例,回肠末端血管畸形、Meckel憩室1例,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回盲部腺瘤1例,回盲部血管瘤1例,升结肠血管畸形1例,乙状结肠溃疡型腺瘤1例,肝曲部血管瘤1例,降结肠平滑肌瘤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未见异常10例,其中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选择性血管造影阳性率71.43%(20/28)。故提示DSA下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下消化道出血具有较为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垂体加压素在非肿瘤性小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例经临床证实非肿瘤性小肠出血的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用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和垂体加压素治疗,全部患者经2周,3月、6月及1年随访。结果 DSA显示出血直接征像4例,出血间接征像2例,2例同时具有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无阳性发现1例。用垂体加压素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内内无1例出血,1年后检出大便隐血阳性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随访未见小肠坏死或梗阻。结论 DSA血管造影对非肿瘤性性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联合垂体加压素治疗,证实这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大动脉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张川1夏云2刘闽生1我院自1988年至1996年间,对18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动脉法血管造影(IADSA)可清楚显示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髂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不同程度的狭窄、阻塞性和扩张性病变,具有...  相似文献   

6.
李涛 《当代医学》2010,16(20):113-113,3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根据造影剂外溢及病变血管异常等征象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病因。结果本组29例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出血24例,其中12例肠道肿瘤,6例肠血管结构不良,4例血管瘤,2例结肠溃疡,总阳性率为82.76%(24/29)。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阳性率高,还可对阳性患者行介入灌注、栓塞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显示出血直接征象12例,出血间接征象14例,其中7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诊断出血21例,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2例,其中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3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6例空肠良性溃疡,3例小肠憩室,血管畸形3例,炎症2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定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DSA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DSA检查,其中出血期检查21例,间歇期检查97例.4例胆道出血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弹簧钢圈栓塞.结果:118例中检查阳性33例,其中有直接出血征象者12例(10.2%),血管畸形13例(11.0%),肿瘤8例(6.8%).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出血期检查阳性率52.4%(11/21),间歇期阳性率22.7%(22/9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畸形和肿瘤可能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脊髓血管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15命名中层得均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结果:5例血管造影未见异常,9例脊髓血管畸形,1例脊髓前动脉降支中断。结论:数字减影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80例临床应用分析吴熙中,吴烈雄,夏伟,肖芝豹,陈显恩,肖丽霞我院于1993年引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成像系统,临床应用近二年,现将180例DSA的应用情况总结报...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和数字成像系统(digitalradiography,DR)是由电子计数机进行影像处理的先进的X线诊断技术,是继CT后,在X线诊断技术方面又一重大突破。近年来,我院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的大型X线血管造影机系列设备中有二套上述装置,分别配置在IntegrisC2000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和D88遥控80kw大型多功能X线机上,从而使我院的医学影像技术进入数字化成像摄影的新时期,其总体水平基本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1年多来,已进行各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400多例,各种数字成像(主要为双…  相似文献   

12.
张萍  刘汝利 《北京医学》2003,25(4):284-284
严重后鼻部出血是指一次或多次后鼻部出血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是临床上较少见而严重的病症。少数患者因出血原因不明、部位不清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具有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1] ,且有图像清晰 ,诊断迅速、可靠等优点 ,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管瘤、假性动脉瘤、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术前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 ,以减少术中出血及严重后鼻部出血。我们对 8例严重后鼻部出血患者行DSA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了观察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 2~ 5 0岁。 7例为单侧鼻出血 ,其中 4例自诉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肠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肠道出血DSA表现、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DSA阳性率为92.3%(25/27),其中15例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证实,DSA对判断出血部位、区分是否肿瘤性出血、是否为血管性病变诊断准确性为100%,8例栓塞治疗,另外2例保守治疗。2例阴性,经核素扫描检查,提示Meckel憩室,腹腔镜探查证实。1例患者外科术后5 d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DSA对肠道出血检查安全,能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对临床治疗方案、术前决策的制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部分肠道出血病例可通过介入栓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小肠出血的部位及原因诊断比较棘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是目前诊断小肠出血有重要价值的诊断技术 ,作者对 2 5例疑似小肠出血的消化道出血病人的DS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提高小肠出血诊断率的途径与方法。1 材料和方法  选择我院 1997~ 2 0 0 2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者 2 5例 ,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 2 5~ 70岁。有反复出血及贫血 ,Hb70~ 12 0 g/L ,平均 10 5 g/L。临床症状有暗红色血便 2 3例 ,粘液血便 2例 ,腹痛 5例 ,腹块 4例 ,呕血 2例。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10年。根据病史、体征及临床表现 ,11例选用胃镜 +钡餐造影 …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80年代出现的一项医学影像学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经过20余年的发展,DSA技术、性能不断改进,功能不断增加。目前的DSA己实现了系统化、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7.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Yang H  Liu J  Han G  Sun Y  Liu C  Chen Y  Gao F  Zhou S  Song J  Ma N  Tang J  Xu H  W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61-664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血管嫩治疗的价值。方法 4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3D-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作出正确的诊断,再根据3D-DSA处理图片数据拟定介入治疗方案。结果 4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行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85.0%,3D-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38例,其中脑动脉瘤15例,GDC栓塞治疗13例,100%栓塞11例,90%以上栓塞2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100%栓塞7例,90%以上栓塞2例。缺血性中风14例,其中血管狭窄9例,支架置入8例,7例狭窄血管100%开通;血管闭塞5例,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不通1例。并发症3例(7.9%)。结论 3D-DSA能够提高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普通DSA,对评价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国玲  赫卫平 《医学综述》1995,1(7):309-3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是医学影象学中,继X线CT之后的又一项新技术,也是当前医学影象学中具有突破性的新进展。尤其在血管疾患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发展过程关于DSA的发展过程,还需追溯到血管造影术本身的历史。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个星期后,两位奥地利医生就在尸体上进行了动脉血管造影尝试。1923年,德国医生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内,成功地利用X射线实施了人体四肢动静脉造影。30年代中期,创建了经腰部穿剌实施主动脉、颈动脉及周围血管造影的方法。此后,随着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一项医学影像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DSA的基本原理是将获取人体某一部位注入造影剂前后的两副X线图像,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后进行实时减影以消除骨骼、肌肉及内脏影像,留下单一清晰的血管影像,再经数-模转换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的一种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同时能实时地显现随时间变化的血管影像。与常规血管造影像相比具有对比度、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漏诊率低、医生和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量减少,实现了无胶片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