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经方体质学,是立足于研究病人体质分类,以便推寻病因病机、实施诊断治疗的一门经方应用学。文章将从经方体质学的学术价值、各家研究现状、内在机理、实际应用模式、具体运用经验等五个方面,对其概况做一个大略的阐释。经方作为众方之祖,不仅仅包含了中医组方机理的法则和灵魂,更具有着完整的时空应用体系模式。经方体质学的研究与应用,对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方机理,准确把握疾病谱变化及病因病机,减少误诊误治,提高临床疗效,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逄冰  倪青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176-1179
本文对目前经方临床应用方证相应、灵活加减、剂量把握、科学研究等现状阐述了个人观点,对经方临床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提出经方应用的基础在于把握辨"关键病机"与识"核心病机"之主线的同时,需要重视现代疾病诊断,实现从方证相应到病证结合的转化;提倡建立病-症-证-治-效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开展多种研究设计的临床试验,形成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构建能反映中医证候疗效的特色指标,运用现代技术探索经方的作用机制等经方应用科学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用经方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辨证方法。认为可从抓主证、辨病机、循经络三方面辨证选方。在运用经方的实践中熟读条文,把握方证、理解病机、谙熟经络循行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经方之诞生,为中医临证用药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方组方特色是药精方简,剂型多样;经方制剂有大小峻缓之别,方药煎煮与服法有严格要求与区别;经方运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立方,用药规范严格,合理得当,且随证加减变化又极为灵活,有些用药方法已超越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给治疗复杂疾病指出了思路;经方药物组成与治法有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基本贯穿了方从法立,法从方出,法方一体的精神;经方最大特点是方证对应,临证强调随证治之,随机用药,故一方能治多病、一病能用多方。后世临床医家根据仲景论治疾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精神,临证有用经方原方治病者,也有用经方加味或经方加时方治病者,或根据仲景辨证思维思想与经方所包含的治法而自立新方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光伟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181-1183
经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加减灵活,疗效显著。但因经方言精而奥,法简而详,多数人在经方的学习及应用中往往不得要旨。本文通过阐述经方学习的几个阶段,阐释在临床中的运用经方的体会,提出从六经病机线路、定位、节点等角度审视疾病的观点,为进一步深刻领会经方内涵,开阔临床思路,更好地应用经方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许勇  陈晓勤  徐君逸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83-1884
张仲景治疗咳嗽的经方有16首,未提到咳嗽而能够移治咳嗽的经方则更多。笔者对外感咳嗽与内伤杂病咳嗽,根据病机分别选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柴胡桂枝汤、大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肾气丸等方进行治疗,多获佳效。本文结合笔者经方案例,总结了笔者治疗咳嗽的经方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桂枝汤的应用,探讨活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从发掘经方中所蕴含的精华,研习性味归经与配伍组方精义,谨守病机—证—方药统一,重视经方中对症治疗,达到灵活运用经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祝光礼认为《伤寒杂病论》体现了病证分类与病机的重要性,经方的现代应用关键是把握病机。心气虚水停为心衰的病因病机,主要临证表现有水饮射肺、水气凌心、阳虚水泛瘀血停滞等证象。五苓散、葶苈子大枣泻肺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类方、桂枝茯苓丸等经方适用于祛湿、化痰、祛瘀等祛邪为主,结合良方加味生脉散则有扶正之功。学好用活经方,掌握经方加减应用的思路与方法,懂得合方的组方技巧,临证之时要因人、因证、因时而异,灵活加减方药,以活用经方,古方今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来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实验研究的成果,阐述了"法依病机、拆方依法"经方拆方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强调经方拆方研究不能忽视病机与治法这一基本原则,认为"法依病机、拆方依法"的经方拆方研究思路较好地体现了"方证要素对应"的方剂组方原则,同时具有符合辨证论治体系,凸显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指导、显著提高实验效率、有效揭示经方效应机制和配伍规律,深化对经方的理解和指导经方临床实践等诸多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方治疗哮喘的思路湖北中医学院(430061)董祥,刘汉萍主题词经方,哮喘/中药疗法笔者从经方中得到启示,临床结合哮喘病机,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辩证施治理论,将原治他病的经方用于治疗哮喘发作期,收到殊途同旧的满意效果;摸索出一条经方治疗哮喘的思路。1经...  相似文献   

11.
从整体观的视角考量经方,认为经方源于整体观,整体观对于把握经方之旨、谙习经方之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仲景在整体观基础上,丰富了经方的主治病证,扩大了主治范围,打破了一方一病的经方传统,使经方更丰富更完善.第二,整体现使经方理论注重事物的相互联系,这种思想赋予了经方理论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模式.只有把握了整体观,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方的理论精髓.第三,仲景医方理法方药交融贯通,被誉为“方书之祖”,也是中医理论的集中体现.注重整体是经方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医者在运用经方时所必须要把握的.  相似文献   

12.
刘渡舟应用五苓散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渡舟应用五苓散方经验北京市首钢医院(100041)舒友廉关键词五苓散,应用经验,刘渡舟恩师著名经方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以五苓散方治上下百疾得心应手。他强调,熟悉和掌握仲景对五苓散证病机的分析和对水气病的认识是应用好五苓散的基础,在随诊的几...  相似文献   

13.
皮肤病性病经方治疗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海忠 《四川中医》2009,27(2):106-106
经方组方严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作者谨守病机,临床用经方治疗慢性顽固性皮肤病、性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医圣张仲景之方称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药少力专,主治明确,以其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广泛。然而临床上病症纷繁,病情复杂多变,用单一经方已经不能切中复合的病机时,则要使用经方合方,以使方证相符而获佳效。经方合方即将两首或者两首以上的经方相合为用。方证相合、病机相合、病证相合、体质相合是经方合方的使用原则。经方合方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可以增加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不良反应。通过列举经方合方验案说明经方合方的确切疗效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整理分析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著作《经方实验录》《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中有关咳喘的论述和医案,将其对咳喘的病机认识、治法特点和常用经方进行归纳,探析其运用经方治疗咳喘的经验。认为曹颖甫临证重视寒邪闭表、寒闭生饮、寒闭生热、痰湿阻滞、水热互结等病机,重视病机的演变和相互联系。在治法上重视宣肺解表、温化寒饮和肺胃同治,重点着眼于肺气的畅达以解除肺气郁闭使肺气恢复正常的宣降为治疗目的。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是其临证常用经方,其治疗咳喘经验丰富,辨证精细,善用经方,对经方的应用与咳喘的病机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医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通过总结分析中医学家在临床应用经方的经验并根据日常的学习体会,认为拓展经方临床应用范围的主要可以从经方主症的病机、主症的症状、主要的功用,主要的药物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等5个方面去延伸思考,为中青年医师拓展经方的临床提供思路,从而突破经方传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王付 《中医杂志》2012,53(7):617-618
经方中煎煮大黄能否恰到好处,选择用量能否切中病机,都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煎煮必须因疾病属性及病机而确定时间长短,且不可一概而论,不及则无济于病,太过则适得其反;用量只有遵循张仲景经方一两按3g计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勇 《世界中医药》2012,7(2):160-161
在"读经典,用经方"上,中医对经方的用法有不少讨论,有方证对应,药量尊经不变者,有随病机方证,化裁而用方者等,法门流派多,争议亦大。总在因人、因时、因地而论,法本无高下,全在用方者圆通。经方的临床疗效,千古验证,为历代医家所赞誉。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19.
柴平汤首见于《景岳全书》,为《伤寒论》小柴胡汤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合方而成 ,小柴胡汤称之为经方 (古方 ) ,平胃散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时方 (今方 ) ,经方与时方合用 ,刘渡舟教授称之为“古今接轨方”。本方古人原用做治疗湿疟、食疟等病 ,证见发则寒热 ,一身尽痛 ,脉濡 ,尚未见治疗胃病之论述 ,刘渡舟教授在《肝病证治概要》一书中根据“疟发少阳”,少阳多郁 ,湿困脾运 ,停食而滞的病机 ,借用本方治疗肝郁夹食之证 ,颇有疗效。刘渡舟教授临床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 ,只要符合以上病机 ,均可应用。下面将导师刘渡舟教授运用本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周强  陶琳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2018,37(5):421-423
经方在临床应用甚广,从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泻心汤类方、茯苓类方、其他方剂等6个方面介绍29首经方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运用;并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和辨证分型总结经方临床运用的基本原则,为经方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