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论治糖尿病性排便异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排便异常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胃肠植物神经病变的一组常见临床证候,可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临床以便秘为多见,少数病人出现无痛性腹泻,部分病人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属中医便秘、泄泻或五更泄、洞泄等范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就糖尿病性排便异常的辨证分型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C)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粘液脓血便,但有少数病人并无腹泻,反倒表现为便秘。临床以便秘为主症而无腹泻的UC若不做肠镜检查则容易漏诊。本文正是就此对以便秘为主症的UC的中医思路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  相似文献   

4.
缓急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为主要症状,通常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三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常见.目前西医对该病缺乏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则有着很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缓急汤治疗腹泻型IBS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味痛泻要方合贴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旭凤 《光明中医》2006,21(10):81-8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肠道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其特点是肠道无器质性病变,肠道对刺激的生理性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以腹痛、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临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型和腹痛型.近年来笔者用加味痛泻要方合贴脐法治疗本病腹泻型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爱霞  张磊  韩立燕  李静君  王梅青 《河北中医》2010,32(10):1496-1497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IBS常持续存在或间断发作。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IBS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以腹泻型多见,且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治疗棘手。我们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临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腹泻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笔者运用中医学理论辨证治疗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尚某,男,46岁,  相似文献   

8.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并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异常的证据[1]。目前,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以腹泻型IBS最为常见。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积极寻找病因,并去除促发因素,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腹泻或便秘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并结合心理和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9.
缓急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BS)又称为结肠过敏、结肠痉挛、结肠功能紊乱及粘液性结肠炎等,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为主要症状,通常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三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常见.现将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缓急汤治疗腹泻型IBS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有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三个亚型,而以腹泻型居多.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大肠泄"、"腹痛"、"便秘"范畴,其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肝郁脾虚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威 《光明中医》2006,21(1):11-1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为主要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属中医的"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八髎穴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腹泻、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病例举证具体分析针刺八髎穴治疗腹泻、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八髎穴临床运用广泛,而现在临床上多用八髎穴来治疗腰痛及妇科疾病等,而较少用于其他方面,高希言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八髎穴治疗便秘、腹泻。结论:针灸八髎穴治疗便秘和腹泻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并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系以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分便秘型、腹泻型及便秘腹泻交替型,一般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度敏感及情志异常有关。近年来,笔者用参芍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等糖尿病胃肠疾病的临床文献,运用Excel建立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在分别总结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用穴特点及规律的同时,比较它们之间差异。结果:纳入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文献有24篇,针灸治疗糖尿病腹泻的文献有16篇,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疾病的文献有12篇;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选穴均以足三里、天枢为主,所选腧穴的经脉均分布于任脉、胃经、膀胱经、脾经上;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在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中,可分为支沟、中脘-气海-神阙-关元、上巨虚-足三里-天枢3个公因子,而在针灸治疗糖尿病腹泻中,则分为足三里、脾俞-肾俞-胰俞、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天枢3个公因子;在腧穴配伍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腧穴配伍均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使用频次最多。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在经脉和腧穴的选择规律上存在一致性,该研究为针灸治疗此两种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熊斌 《江西中医药》2011,42(5):22-2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非器质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临床较常见。IBS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胃肠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赵双梅  李慧臻 《河北中医》2012,34(11):1736-173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有时粪中带有大量黏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个亚型,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痛范畴[2].痛泻要方作为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临床多用其加味化裁治疗IBS.兹将痛泻要方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调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蔚 《河北中医》2006,28(2):111-1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或大便形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的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将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个亚型。2003-05~2005-07,笔者应用调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5例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8.
魏捷  沈洪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533-53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等异常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不适、以大便习惯改变,伴有大便频率或性状改变等消化症状,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便秘腹泻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腹泻型最为常见。目前西医仍无有效的方法,而中医治疗胃肠疾病有较大优势。因此,笔者运用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神阙穴治疗40例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我国总患病率在5%左右[1],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临床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大类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现阶段西医学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