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1、2级原发型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A组12.5mg氢氯噻嗪,B组25mg氢氯噻嗪和C组25mg氢氯噻嗪联用20mg啰旋内酯固醇,每日清晨一次,观察12周.比较两种不同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3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B组出现血清钾下降,血尿酸升高,血糖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每日服用12.5mg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25mg相比,降压作用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d。治疗组口服氢氯噻嗪片12.5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收缩压变异度(SBPV)、舒张压(DBP)、舒张压变异度(DBPV)、血压晨峰(MBPS)的控制率、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SBP、SBPV、DBP、DBPV、内皮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BPS控制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和血压昼夜变异度,可能与调节内皮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邱思婕  李新梅 《陕西中医》2021,(8):1056-1059
目的:探讨平肝化痰法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平肝化痰法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7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后24 h、白昼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收缩压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BaPWV均低于对照组,A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化痰法联合西药治疗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调节炎症反应,降低血压变异性,降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嘱合理饮食,对照组治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次/d,1片/次.观察组在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基础上以丹参注射液20 mL+2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效率观察组76.67%,对照组5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胱抑素( Cys C)、尿m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降压作用好,且可改善血清Cys C,尿mALB,SCr,BUN.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顽固性高血压通过卡维地洛与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武陟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2例,将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与观察组(41例,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患者给药后的血压水平、临床相关指标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血钾、血糖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作用比单纯缬沙坦氢氯噻嗪更佳,对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痛患者踝臂指教(ABI)的短期影响,探讨踝臂指数(AB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6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ABI值治疗前(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治疗前后(P<0.0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ABI对冠心病有一定得预测价值,通心络胶囊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1、2级原发型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A组12.5mg氢氯噻嗪,B组25mg氢氯噻嗪和C组25mg氢氯噻嗪联用20mg啰旋内酯固醇,每日清晨一次,观察12周.比较两种不同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3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B组出现血清钾下降,血尿酸升高,血糖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每日服用12.5mg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25mg相比,降压作用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氢氯噻嗪治疗.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SBP)降低幅度与舒张压(DBP)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瘀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化瘀降脂饮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辛伐他汀片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脂、IMT及AB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BI升高(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化瘀降脂饮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IMT及ABI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观察吴茱萸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吴茱萸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且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吴茱萸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肥胖性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予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PI)和稳态模式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0.0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2组治疗前后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和FPI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石家庄市中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级高血压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MDBP)、血压负荷(BPL)、血压变异性(BPV)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的平滑指数(S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nMSBP、24hMSBP、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24 h收缩压负荷(24hSBPL)、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平滑指数(nSBP-SI)、24 h收缩压平滑指数(24hSBP-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升降散加味穴位贴敷对痰热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降低全天血压水平、改善血压波动、平稳降压的作用,尤其在改善夜间收缩压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揿针配合夏枯草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接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夏枯草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揿针治疗,2组均治疗15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血清LDH水平、平均动脉血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mDBP)、24 h平均收缩压(mSBP)、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血清LDH水平、MAP和HR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揿针结合夏枯草汤能有效降低并稳定患者的血压,减轻病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降压及逆转非杓型高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非杓型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早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晚间采用平衡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昼间、夜间的血压情况。比较每组的非杓型逆转率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非杓型逆转率为56.0%,治疗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为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的降压和逆转非杓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耳尖放血在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疗效,为中医护理高血压病提供参考。方法:将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尖放血,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ADL-B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NIHSS评分均、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DL-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恢复期可以控制血压,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75%,对照组为7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R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改善炎症反应,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脑活心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瘀血内阻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压变异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共完成11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次,1片/d;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次,1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脑活心汤内服,1剂/d,常规水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压变异性指标;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Hcy和25(OH)D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 SSD)以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5(OH)D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脑活心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瘀血内阻证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液黏度和血压变异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cy水平和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初发l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及倍他乐克组各44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均<0.05),2组在治疗后24 h夜均舒张压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日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夜均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差异,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结论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对初发l级高血压均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