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病机浅析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蒙药忠伦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足肿胀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蒙药忠伦阿汤灌胃小鼠,观察动物对二甲苯致耳肿胀、热板试验和扭体试验的反应,证实其抗炎镇痛作用;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 CIA)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忠伦阿汤高、中、低剂量模型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结果 :不同剂量的忠伦阿汤,对小鼠耳廓肿胀、热板仪试验和扭体试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有显著的改善。 结论 :蒙药忠伦阿汤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具有较好的抑制免疫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蒙药忠伦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足肿胀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蒙药忠伦阿汤1.4,0.7,0.35 g.kg-1 ig小鼠,观察动物对二甲苯致耳肿胀、热板试验和扭体试验的反应,证实其抗炎镇痛作用;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 CIA)大鼠模型,观察忠伦阿汤1.8,0.9,0.45 g.kg-1ig,60 d对模型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忠伦阿汤对小鼠耳廓肿胀、热板试验和扭体试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有显著的改善。结论:蒙药忠伦阿汤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抑制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具有较好的抑制免疫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蒙药忠伦阿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抗Ⅱ型胶原(CⅡ)抗体及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80只,随机选取68只造模,其余12只作为空白组,以牛Ⅱ型胶原皮下注射诱导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6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忠伦阿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各12只,剩余大鼠剔除.忠伦阿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忠伦阿汤0.35g/kg、0.7g/kg、1.5g/kg,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苷片5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灌胃给药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CⅡ抗体、IL-1、IL-6、TNF-α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抗CⅡ抗体、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各药物组均可降低血清抗CⅡ抗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忠伦阿汤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雷公藤组在降低IL-1、IL-6、TNF-α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药忠伦阿汤可能通过调节免疫,降低血清IL-1、IL-6及TNF-α的含量,减轻炎性细胞因子对关节炎的刺激作用,发挥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忠伦阿汤的有效成分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并设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9.45 mg·kg-1),忠伦阿汤高、中、低剂量组(5.4,2.7,1.35 g·kg-1),连续给药4周,苏木素-伊红(HE)观察滑膜组织的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MMP-3与MMP-9的含量;免疫组化与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MMP-3与MMP-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MMP-3及MMP-9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用药组MMP-3和MMP-9表达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忠伦阿汤高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3,MMP-9阳性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雷公藤多苷片组及忠伦阿汤高剂量组较模型组MMP-3,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用药组MMP-3,MMP-9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忠伦阿汤能明显减少CIA大鼠血清中MMP-3及MMP-9水平,降低滑膜组织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蒙药忠伦阿汤对胶原诱导性(CIA)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中OPG/RANKL的影响。方法:将CIA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蒙药忠伦阿汤高、中、低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大鼠的一般活动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CII抗体及OPG和RANKL的含量。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滑膜和软骨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踝关节中OPG及RANKL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大鼠血清中抗CII抗体含量均高于正常组;正常组大鼠血清及踝关节中OPG呈高表达而RANKL呈低表达,模型组大鼠OPG呈低表达而RANKL呈高表达,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药物均可下调RANKL的表达并升高OPG的表达,使OPG/RANKL比值增大。结论:蒙药忠伦阿汤能够一定程度增加血清及关节中OPG的表达而减少RANKL的表达,使OPG/RANKL的比值增大。蒙药忠伦阿汤可能是通过主要抑制RANKL的表达并辅助增强OPG的表达,使OPG/RANKL比例增大,OPG能够竞争性结合RANKL而阻断RANK与RANKL的结合,来实现缓解或延缓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靶器官的机理是否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芒果苷给药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其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果苷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靶器官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固本益肾胶囊对急性血瘀症模型大、小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瘀症模型组,血府逐瘀胶囊组(1.2 g·kg-1),固本益肾胶囊高剂量组(2.25 g·kg-1)、固本益肾胶囊低剂量组(0.75 g·kg-1)。采用sc 0.1%肾上腺素,之后进行寒冷刺激造成急性血瘀症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高、中、低切变率(230,11.50s-1)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黏度、纤维蛋白原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电阻值及小鼠凝血时间。结果:固本益肾胶囊2.25,0.75 g·kg-12个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降低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黏度,降低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血小板聚集电阻值,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或P<0.01)。结论:固本益肾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症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用芒硝对大鼠外伤性血瘀模型的影响。方法:用铁杵击大鼠右后肢软组织,造成外伤性血瘀模型,观察大、小剂量芒硝水溶液对外伤性血瘀模型大鼠受损组织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大、小剂量芒硝水溶液组可显著降低大鼠右后肢损伤症状积分,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可显著改善动物的病理组织损伤;大剂量芒硝组可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全血高低切相对黏度;小剂量芒硝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全血高低切相对黏度,可明显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结论:外用芒硝水溶液对外伤性血瘀模型大鼠有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同亲缘关系药物药效的相关性。方法设置空白组、病证模型组、2个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冰乙酸与4℃知母水煎液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4次。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细胞电泳时间、卡松黏度、卡松屈服应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药物组大鼠全血高切(200/s)、全血中切(40/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除大高良姜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全血中切Ⅱ(30/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除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全血低切(10/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除大高良姜、高良姜、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全血低切(1/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受试药物组大鼠高切还原黏度值均降低(P0.01或P0.05),低切还原黏度值差异不明显;除大高良姜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中切还原黏度值均降低(P0.01或P0.05)。受试药物组大鼠红细胞压积、细胞电泳时间均缩短(P0.01或P0.05)。除大高良姜与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大鼠卡松黏度、卡松屈服应力明显降低(P0.01或P0.05)。受试药物同剂量组间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结论 5味山姜属中药均能通过改善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温通煦血、温胃散寒功效,以达到治疗胃溃疡寒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膈下逐瘀汤低剂量组、膈下逐瘀汤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60?l4)、普通饮食及乙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1.3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10倍),每日1次灌胃;高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2.6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对照组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混悬液灌胃,用药剂量1.2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容积均为1 mL/只,每日1次,连续灌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膈下逐瘀汤可有效地纠正"低凝高聚"这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进而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与矿物盐微粉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全血低切、中切及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指数等指标,探讨中药与矿物盐微粉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血瘀模型组高、中、低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中药与矿物盐微粉各剂量组的全血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剂量组较模型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中药与矿物盐微粉大、中剂量组的血浆黏度较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各剂量组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与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与矿物盐微粉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和血浆黏度,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静脉血栓模型和血瘀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测定血栓质量、凝血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和血液流变学等参数指标。结果:静脉血栓模型大鼠,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能明显降低静脉血栓质量、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或P0.01),抑制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P0.05);中、高剂量淫羊藿苷能明显缩短ELT,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P0.05或P0.01)。血瘀模型大鼠,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淫羊藿苷中剂量组的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淫羊藿苷低剂量虽有改善,但除血浆黏度及血沉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下,淫羊藿苷能够抑制大鼠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增加纤溶活性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急性高黏滞大鼠模型动脉取血,通过黏度法测定血流变指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核孔膜滤过法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以及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比较大蒜素腹腔注射组和未处理组的差异。结果与未处理组比较,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对血瘀症大鼠全血黏度的增加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P<0.05);中、高剂量组对血浆黏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且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可明显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P<0.05);中、低剂量组有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的作用;各剂量组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增大有改善作用;各剂量组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有改善作用,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素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而用于血淤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脉灵不同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同时进行血脉灵组方与阳性对照辛伐他汀治疗,分别于造模开始的第2、4、6周采集大鼠颈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血脂指标,第6周腹主动脉采血测定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脉灵(制首乌)和血脉灵(生首乌)组方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高脂模型大鼠给药后血清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亦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脉灵(制首乌)高剂量组能降低高脂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剂量组能降低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脉灵(生首乌)高剂量组能降低大鼠的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脉灵(制首乌)和血脉灵(生首乌)组方提取物均能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脂质,但以含制首乌的血脉灵组方提取物比含制首乌的血脉灵组方提取物效果略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胡枝子(HZZ)总黄酮对微小病变肾病(MCN)模型大鼠的及对急性应激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采用在两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kg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5m im的方法建立急性应激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胡枝子总黄酮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TBAV)、全血还原黏度(TBR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性(EA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结果:胡枝子总黄酮2.25 g/kg.d能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降低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结论:胡枝子总黄酮可明显改善两种模型大鼠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狗脊及其炮制品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狗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和肾阳虚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比较炮制前后狗脊治疗作用的变化情况。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制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以羟基脲片制作肾阳虚大鼠模型,分别检测正常组、阳性对照组、疾病组及治疗组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及肾阳虚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表现为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卡松黏度、卡松屈服应力明显增高,狗脊治疗后对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则无明显下降。结论:狗脊能够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及肾阳虚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通过活血化瘀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砂烫炮制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拟组、生脉注射液组(低、高剂量)。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生脉组自手术前1d开始给药,连续3d,1次/d,低剂量组生药15g/kg,高剂量组生药25g/kg,其它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给药3d后禁食20h,不禁水,水合氯醛麻醉,用真空抗凝管及干燥洁净试管,各取腹主动脉血3mL。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球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脉低剂量组、生脉高剂量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组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为中医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5,(9)
目的探讨熄风通脑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熄风通脑胶囊对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及红细胞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熄风通脑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浆黏度和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降低红细胞压积和细胞聚集性,并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P0.05)。结论熄风通脑胶囊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而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夏酒糊外用对大鼠外伤血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重物击伤法造大鼠外伤血瘀模型,观察大、小剂量半夏酒糊组对外伤性血瘀模型大鼠受损组织症状积分、右后肢周长变化、血液流变学和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小剂量半夏酒糊组均可显著减小右后肢周长变化值,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相对黏度(P<0.01);大剂量半夏酒糊组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大鼠右后肢损伤症状积分(P<0.01);小剂量半夏酒糊组可明显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及大鼠右后肢损伤症状积分(P<0.05)。结论:半夏酒糊对外伤血瘀动物模型具有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微乳对气虚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加饥饿、疲劳的方法制造大鼠气虚血瘀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川芎微乳各剂量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流变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微乳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