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胶质瘤源自于神经上皮细胞,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及后续的同步放化疗,但多达30%的患者会出现新的磁共振成像内的强化病变,这可能不是早期肿瘤进展(early progression,EP),而是放化疗导致的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假性进展由于病变较轻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脑部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术后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损伤的常规MRI表现具有相似性,早期鉴别二者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像学鉴别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损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胶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6.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根据病理学特征分为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胰腺炎和特发性导管中心性慢性胰腺炎.部分AIP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与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重叠,而其治疗方式及预后不同.本文对AIP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急性细胞排斥反应(ACR)和中远期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多模态影像学可准确、及时评估移植心脏结构和功能,对早期诊断及管理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心脏移植术后多模态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脑组织正常反应性增强与术后残存增强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6例颅内恶性胶质瘤患者为试验组,8例良性星形细胞瘤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在术后5~16天内行动态增强MRI,经后处理后获得其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并对试验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反应性增强的CER-T曲线均为Ⅱ型(70.37%)、Ⅲ型(29.63%),而术后残存增强主要为Ⅳ型(34.21%)和Ⅴ型(57.90%);术后反应性增强的EP、MCER值较术后残存增强高,而TTP较后者短.结论动态增强MRI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早期反应性增强及肿瘤残存增强的鉴别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0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人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7个月,原部位及原部位边缘复发者31例,远隔部位及多部位复发者9例。病理分级与原发肿瘤保持同级别者13例,级别进展者27例。手术切除全部病灶的病人预后优于病灶部分切除的病人。结论复发性胶质瘤总体预后较差,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放化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MRI定量参数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及评估胶质瘤级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或随访复查诊断的58例丘脑胶质瘤(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21例及37例)及21例丘脑转移癌患者,均接受头部常规MR检查,其中20例高级别胶质瘤、28例低级别胶质瘤及5例转移癌接受1H-MR波谱(MRS)检查。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癌之间水肿指数(EI)、对比增强率(CER)的差异,以及高、低级别胶质瘤间代谢物比值的差异。针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及评估胶质瘤级别的效能。结果 丘脑转移癌EI大于高、低级别胶质瘤(P均<0.05);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癌CER均大于低级别胶质瘤(P均<0.05)。丘脑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高、低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癌之间,其余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I鉴别丘脑转移癌与胶质瘤的AUC为0.656,CER及肿瘤实质区Cho/Cr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801及0.775。结论 EI有助于鉴别丘脑胶质瘤与转移癌;CER及肿瘤实质区Cho/Cr可用于鉴别丘脑高、低级别胶质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评估99Tcm-HMPAO-SPECT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72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病人经作99Tcm-HMPAO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按WHO分类,其中包括33例低级别胶质瘤和39例高级别胶质瘤。使用肿瘤感兴趣区与小脑比值(TCI)半定量损害区99Tcm-HMPAO的摄取。MRI显示的肿瘤增强、坏死和水肿被分为三个等级;损害的99Tcm-HMPAO的摄取指数与其组织学级别和MRI特点的关系被分别评估。结果:在高级别胶质瘤组32.6%的损害显示了高的99Tcm-HMPAO吸收(TCI>1.0),55.8%为低吸收(TCI<0.8),仅11.6%显示了与正常脑组织近似的中度吸收(TCI:0.8~1.0);在低级别胶质瘤组分别为10.3%,27.6%和62.1%,两组间TCI分布的差别是有意义的(P<0.01),同时肿瘤坏死和水肿对99Tcm-HMPAO吸收显示了有意义的影响。结论:与低级别胶质瘤相比,高级别胶质瘤的血流高低变化更为明显,肿瘤的坏死及水肿是导致局部血流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头皮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近五年经病理证实、且具有影像资料的294例头皮占位性病变,观察其影像及临床表现,并利用统计学方法验证并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优劣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良性病例272例,恶性22例;平均年龄(23.8±24.8)岁(0~82岁),头皮占位性病变好发于顶枕部(62.8%),以单发为主(95.6%),病变发病性别无差异。良性头皮占位大多单发(97.1%)、形态规整(98.5%)、体积较小(<234 mm2)、较少发生邻近颅骨破坏(94.1%)及颅内侵袭(99.6%);恶性占位易多发(18.2%)、形态不整(22.7%)、体积较大(>234 mm2)、易发生邻近颅骨破坏(27.3%)及颅内侵袭(13.6%)。上述影像指标良、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头皮占位性病变病灶内密度或信号是否均匀,是否含有分隔、坏死、钙化、脂肪成分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病例中超声检查84例,CT 171例,MRI 80例,确诊率分别为67.9%、85.4%、91.3%;增强扫描23例,确诊率为82.6%。结论头皮占位性病变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增强MRI检查对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极高的诊断特异度,是区分头皮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具有弥漫性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多用于肿瘤术前的初步诊断,在胶质瘤分级判断以及预测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几种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Meta分析方法评价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参数真性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价值.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0年2月关于IVIM各参数鉴别诊断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评价长骨中心型低度恶性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WHO Ⅰ级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均于手术前2周内接受常规MRI。观察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及髓腔内浸润的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采用Kappa检验评价MRI诊断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MRI诊断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及髓腔内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MRI显示9例发生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其中6例骨皮质内层见不同程度扇贝样凹陷,3例骨皮质内层不同形式虫蚀样破坏;4例骨髓腔内浸润,表现为肿瘤边缘模糊、肿瘤周围骨髓出现异常信号。MRI诊断软骨肉瘤早期骨髓腔浸润和骨皮质浸润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41、0.621,P均<0.05),诊断肿瘤骨皮质内层及髓腔内浸润的敏感度分别为90.00%(9/10)、60.00%(3/5),特异度为100%(1/1)、83.33%(5/6),准确率为90.91%(10/11)、72.73%(8/11)。结论 MRI对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脾脏肿瘤性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脾脏肿瘤其中转移瘤3例,原发淋巴瘤4例,血管瘤5例,错构瘤2例,白血病1例。分析其CT与MRI资料,包括大小、轮廓、病灶数目、密度和边界等。结果:脾脏转移瘤为不均匀增大,病灶多发或单发边界欠清。不均匀轻度强化。原发性淋巴瘤脾脏不均匀增大,边界不清呈不规则强化。错构瘤有脂肪和钙化的特征性。血管瘤常多发,有边缘强化特征。结论:良性脾脏肿瘤性病变有一定影像表现特征,能做出正确诊断。恶性肿瘤性病变较难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对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l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的认识。方法报道确诊为FHL的新病例1例,结合国内外报道的FHL的病例,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FHL2常与PRF1基因突变相关,约20%~40%的患者存在穿孔素基因突变。结论对于有阳性家族史,基因诊断明确,应尽早行化疗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若无家族史,未发现与继发性HLH相关的原发病因,可考虑行基因筛查以明确是否存在FHL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