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殷晓建  姚莉 《淮海医药》1996,14(1):38-40
药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加强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是药检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医院自制制剂的监督检验是药检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将我所1987年以来抽检的医院制剂质量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药品抽检工作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质量实施技术监督并为行政执法部门提供法定检验依据的手段之一,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此项工作能促进药品质量的提高,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不法分子提供法定依据,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2021年药品监督抽检质量情况。方法:以检验报告书为依据,对2021年药品监督抽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质量情况总体良好,基本药物质量稳定,药品不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不合格批次共70批,总体不合格率为0.39%。按抽检类别分,国家基本药物质量状况较好,不合格批次主要集中在其他监督抽检中;按抽样环节分,不合格批次主要集中在经营和使用环节中;按药品类别分,不合格批次以中药饮片居多。结论: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基层药学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科学布局药品抽验工作,加大后续处罚力度,确保百姓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抽检药品,掌握本地区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按照国家抽验规定抽取样品,对近年来检查中发现药品质量存在可疑的品种,进行针对性的跟踪抽样检验。结果本组共完成抽检203批中成药,经检验不合格品为62批,不合格率为30.54%。结论在一定时期的一定范围内对不合格药品进行统计分析,能够为药品质量的预测、药品检验工作的规范管理、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协调以及执法监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所是国家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机构。负责全国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组织实施工作。1998年,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坚决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和国办发1996年14号文件精神,全面加强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1 药品生物制品质量检定力度加大1.1 通过抽检,使药品生物制品质量不断提高1998年,我所完成全国统一抽验、重点企业考核、跟踪抽验、进口检验等各种检品约7000批。其中,各类药品检品  相似文献   

6.
最近,从重庆市区、县药品检验所所长联席会议上获悉,重庆市药检系统为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沟通药品质量信息传播渠道,交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工作经验,及时处理有关药品质量问题,杜绝假、劣药品害人,确保人民用药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苏省药监局 2 0 0 2年药品抽检计划 ,淮安药品检验所对淮安、宿迁两市药监局随机抽取的药品进行检验 ,现将结果进行汇总 ,并对药品质量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几点建议及改进措施 ,以期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 ,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1 检验基本情况2 0 0 2年 ,淮安药品检验所对淮安、宿迁两市 5 74家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医疗使用单位的药品及医院制剂进行了检验 ,共检验 2 32 4批 ,其中合格 1972批 ,不合格 35 2批 ,不合格率为 15 0 %。检验详细情况见表 1~ 6。表 1  2 0 0 2年淮安、宿迁两市抽检基本情况抽检单位数量(家 …  相似文献   

8.
郑玉琴 《首都医药》2007,(22):30-31
药品检验所是国家药品监督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设置并实施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法定专业技术机构,主要承担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达的抽检任务和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的送检样品的检验工作,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品检验  相似文献   

9.
93批中成药不合格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掌握本地区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近3年笔者对辖区内的药品生产、批发、零售和医疗机构的中成药进行了监督检查,在检查时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药品抽样计划和检验规定,对检查中发现药品质量存在可疑的品种,进行了针对性的跟踪抽样检验,结果抽检了999批中成药,经检验不合格品为93批,不合格率为9.3%。现就不合格中成药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的抽验方式、对象、程序等要求,扬州市药品检验所对扬州市药监局辖区内随机抽取的药品进行检验,现将2003年度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药品质量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秦玲  田侃  王越  王艳翚 《中国药房》2012,(45):4225-4227
目的:分析2001年版《药品管理法》中关于假劣药的相关内容,为《药品管理法》的再修订提供立法建议。方法:通过对现行法律条文的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探求假劣药的内涵与外延。结果:我国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在假劣药的界定、流通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承担这3个层面的规定内容上存在不足。结论:有必要调整和改变现行的假劣药认定标准,填补可能的规制空白点以加强国家对药品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翀  刘文  朱炯  胡增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0):2061-2070
假冒伪劣药品危害公众健康,打击药品掺杂掺假是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普遍共识。补充检验方法作为药品质量标准的补充,用于甄别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掺杂掺假情况,对净化药品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十分重视通过补充检验方法打击药品掺杂掺假行为,法律法规健全,并出台了相关指南。通过分析补充检验方法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家药品抽检建立补充检验方法的要求、优势和基本流程,以及2013年来获批的情况,可以发现国家药品抽检工作对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具有多方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议国家药品抽检工作中发挥优势加强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利用探索性研究手段开展已批补充检验方法再评价,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补充检验方法建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中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方面的新要求进行解读,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研究2019年8月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和2006年7月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相关内容,分析新要求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实施建议。结果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在监督管理方面新增了追溯不合格药品来源、风险研判及处理、流通环节处罚、工作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义务和责任等要求,在信息公开方面新增了公开内容、重大影响研判、信息化管理等要求。结论 新增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假劣药品和潜在风险的控制处置,改进抽检结果信息公开,应得到药监部门的重视并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4.
张彧  褚淑贞 《中国药房》2013,(41):3849-3851
目的:全面理解假劣药的界定,为完善药品管理法规提供参考。方法:将现行2001年版《药品管理法》与1984年版《药品管理法》和美国1983年《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A)中关于假劣药的界定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相关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现行版《药品管理法》与1984年版《药品管理法》相比,其中关于假药的界定取消了“与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情况,取消了地方标准;按假药论处的情形新增加了2条。FDCA和现行版《药品管理法》对假劣药品的规定有着本质的区别,FDCA将药品划分为违标药品和伪劣药的分类标准既明确又科学,我国对假劣药品的划分标准借鉴了FDCA的划分方法。但现行版《药品管理法》还存在将劣药的一种情形作为劣药的界定,犯了内涵过大、外延过小的错误。建议有必要增加新的款项来有效打击假劣药品,同时还应当增加包括无需检验即可判断和确定的劣药具有相同或相似危害性的所有药品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文  王翀  朱炯  胡增峣 《中国药事》2020,34(6):619-624
目的: 加深相关人员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的理解,以有效地落实抽检规定,加强药品监管。方法: 对比研究《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和《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组织、抽样和收检要求,分析新增和修订内容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实施建议。结果与结论: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基于药品监管需要,相对于《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新增和修订的组织、抽样和收检相关内容,对加强抽检管理,提高抽样、收检工作效能,进而打击假冒伪劣药品,防控潜在质量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晰药品检验报告用于假劣药认定的定案证据作用.方法 梳理药品检验报告作为执法和司法定案证据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有关政策文件,并结合假劣药认定检验的实际情况,分析药品检验报告作为定案证据的法理依据,及其在执法与司法之间的证据转化、发挥作用的注意事项.结果 由药品检验机构出具的假劣药认定检验报告,不仅可依法作为查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探讨中国药品抽检对健康中国的作用,为加强药品抽检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健康中国建设对药品质量的要求以及药品抽检对药品质量提升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作用,为药品抽检更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建议。结果 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优质的药品,然而药品质量风险具有客观性,药品监管需常抓不懈。中国药品抽检覆盖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以及高风险品种,以问题为导向防控药品质量风险并严惩不法行为,使中国药品总体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可以通过减少假劣药品、提升药品质量和警示用药风险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结论 中国药品抽检对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工作中应践行“四个最严”要求、提高抽检品种遴选的靶向性、联合惩戒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加大查处力度,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把好药品质量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药品检验机构等相关单位落实《药品管理法》,规范高效开展假劣药认定检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比研究、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从假劣药定义、认定依据等方面的变化,分析新修订 《药品管理法》对假劣药认定检验的影响,以及假劣药认定检验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落实《药品管理法》做好假劣药认定检验的建议。结果: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假劣药的重新定义缩减了形式而增加了实际内容,对假劣药认定依据仅原则性规定应当载明检验结论,相关行政责任条款实施中要求判断是否属于假劣药,这都为假劣药认定检验带来了挑战。并且,假劣药认定检验实践中存在机构之间衔接协作制度机制不健全、药品检验机构相关功能定位未明确、受技术能力不足和样品不合规等条件限制、检验结论出具及收费和经费保障要求需进一步明确等问题。结论:建议明确药品检验机构关于假劣药认定检验的定位分工,完善药品检验机构之间的协作及与司法机关的衔接机制,明确假劣药认定检验受理、结论出具和使用、收费及经费保障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文  王翀  朱炯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1939-1943
2013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了91个品种的78个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2014-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中通过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检出13个品种83批次的掺杂掺假药品,占检验批次4.7%,对打击掺杂掺假药品和行为,保护公众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相关单位正确理解单独出具补充检验报告书的要求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溯及既往的属性,并且充分利用探索性研究和跟踪抽检等手段扩大抽检成果,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药品掺杂掺假。  相似文献   

20.
宋运林  李艳霞  邵婷  王阳  韩加情  唐强  李晓哲 《中国药房》2007,18(27):2154-2155
目的: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方法:结合日常监管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结果与结论:应继续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检查与抽验力度;加强供货方资质审查,规范购药渠道;加大药品监管与执法力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努力探索加强中药饮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