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的342例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法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对173例患者的342例次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342例次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测定值在50~100μg/ml的有150例次(占43.86%),〈50μg/ml的有159例次(占46.49%),〉100μg/ml的有33例次(占9.65%)。结论:丙戊酸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对丙戊酸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的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监测是保证疗效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戊酸在儿童癫痫患者中的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旨在帮助儿童患者获得有效的血药浓度和满意的临床有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106例15岁及以下的癫痫患者,对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性别、年龄、每日单位体质量给药剂量、剂型和联合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1)。年龄和药物剂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年龄(3~6岁组和7~15岁组)、血药浓度、每日单位体质量给药剂量、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是评估和预测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复杂,给药剂量与丙戊酸血药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年龄和药物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具有临床意义;年龄≥3岁、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和服用丙戊酸缓释片是药物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剂量、合用药物等因素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在2 002例次儿童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范围内1 185例(59.19%),<50μg.mL-1 538例(26.87%),>100μg.mL-1 279例(13.9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年龄密切相关,其他抗癫痫药可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而影响疗效。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为实现个体化用药,应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药物剂型、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临床药学室337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记录,将浓度值、性别、年龄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值与性别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药物剂型、年龄和体质量密切相关。结论丙戊酸钠在患儿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应根据每位患儿自身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钱南萍  范毅  王艳  姚炳华 《中国药房》2007,18(17):1316-1318
目的:建立癫痫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探讨其血药浓度与剂量、患儿性别、年龄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2例癫痫患儿单一服用丙戊酸达稳态后(10~14d)的血药浓度,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丙戊酸血药浓度在10~1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9);不同年龄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与剂量有一定差异,而血药浓度与患儿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血药浓度在40~100μg·mL-1范围内临床疗效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一性强,可用于癫痫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癫痫患者丙戊酸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确诊为癫痫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33例次的丙戊酸血药浓度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患者中,丙戊酸日总剂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P<0.05);4 ~ 14岁组丙戊酸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成人(19 ~ 50岁)组(P<0.001);丙戊酸对儿童和成人有相似的抗癫痫疗效。儿童患者以口服液为主,成人以普通片为主,且儿童比成人血药浓度达标率高(P<0.05);与单用丙戊酸相比,合用酶诱导药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显著降低丙戊酸血药浓度达标率(P<0.001),且合用苯巴比妥时丙戊酸剂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关且个体差异很大,个体化治疗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为指导卒中后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徐州某三甲医院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不同因素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共进行11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56.1%)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合并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卒中后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用药方案要考虑卒中类型、年龄、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量-效关系,为临床癫痫患儿合理应用丙戊酸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的273例癫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及其使用的丙戊酸钠剂量。结果:要达到相似的血清丙戊酸浓度,不同年龄组的癫痫患儿丙戊酸钠给药剂量有差异,1~3岁患儿所需的剂量最大。服用相似剂量不同剂型的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平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溶液剂和普通片剂。血清丙戊酸浓度与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日剂量相关性优于按体质量计算的日剂量。结论:血清丙戊酸浓度与剂量相关性差,个体差异大,临床上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并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药浓度监测对丙戊酸钠预防神经外科术后癫痫发作的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248例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结果,并根据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癫痫发作情况,评估丙戊酸钠围手术期预防癫痫的疗效.结果 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有160例,占64.5%,高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有18例,占7.3%,低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70例,占28.2%.结论 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使丙戊酸钠维持有效治疗浓度对围手术期预防癫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量效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HPLC法对2527例次儿童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丙戊酸钠对2527例次癫痫患儿疗效总有效率为80%,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范围时,疗效较好。结论:丙戊酸个体差异较大,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个不同民族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282例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按民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戊酸在汉、蒙、维、哈4个民族中浓度低于有效血药浓度的占比分别为28.81%,50.00%,45.68%,51.16%,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占比分别为60.17%,45.00%,48.15%,41.86%,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占比分别为11.02%,5.00%,6.17%,6.98%。结论:丙戊酸代谢在不同人群中存在民族差异,在同民族中也存在个体差异,使用丙戊酸盐进行个体化治疗时最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便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409例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丙戊酸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对409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09例次中,丙戊酸血药浓度〈50μg·mL-1的占39.85%,50~100μg·mL-1的占52.32%,〉100μg·mL-1的占7.82%。血药浓度〈50μg·mL-1的患者,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4.78%;血药浓度≥50μg·mL-1的患者,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86.99%。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对合理用药有重要指导作用,应根据血药浓度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提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检测的有效性及可利用性。方法 :归纳总结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服药时间、采血时间、监测时机、剂型及制剂质量、患者依从性、合并用药、患者生理和病理指标等均为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结论 :在癫痫患者长期服药治疗过程中 ,医师、患者、药师应互相沟通 ,建立监测档案 ,密切注意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 ,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为临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23 例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达到丙戊酸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未有效控制的有14 例,占11-4 % ;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而控制良好的有11 例,占8-9 % 。结论:丙戊酸的个体化给药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以血药浓度为依据,并建议在适当情况下有必要监测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邓颖  刘莹珍  宋彧  周国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48-3350
目的 探讨78例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临床丙戊酸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78例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后的血药浓度值,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8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50~100 mg/L)内的有55例,占总监测次数的70.0%,临床总有效率90.9%,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8%;浓度低于50 mg/L的患者共21例,占总监测例次的27.0%,临床总有效率61.9%,不良反应发生率9.5%;浓度高于100 mg/L的患者共2例,占总监测例次的3.0%,临床有效率50.0%,而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结论 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探讨临床药师对颅脑损伤患者鼻饲给予丙戊酸钠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 利用HPLC检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给予及静脉给予丙戊酸钠后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研究不同给药方式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探讨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的作用。结果 丙戊酸钠鼻饲给药严重影响血浆药物浓度,其血药浓度均达不到有效参考范围。经临床药师建议后,丙戊酸钠改为静脉给药,血药浓度较鼻饲给药升高,达窗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团队中充分运用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及扎实的药学知识,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首选药,但在使用万古霉素的过程中,血药浓度过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过高会出现耳和肾毒性,且体内代谢个体差异大,易受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状态、给药间隔时间和重症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常采取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目前常用的药物监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不同人群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