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椎板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作用。方法 8例颈胸段脊柱损伤患者,损伤部位为第6颈椎至第1胸椎,损伤类型为椎体爆裂性骨折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5例,压缩性骨折伴脱位1例。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别经后路颈胸段椎板减压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0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完全融合,所有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伴有交感神经节刺激症状者有所缓解。结论颈胸段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后路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固定系统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后路钉棒系统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撬拔复位、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对71例经后路钉棒系统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撬拔复位、开窗减压、椎管成形、椎弓根、椎体内及后外侧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术后椎体塌陷高度得到有效恢复,植骨充填牢固可靠,椎管减压彻底,脊髓压迫解除,提高了脊柱的稳定性.结论此方法是一种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的创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行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或前路钉板或钉棒系统固定由于其骨质疏松明显,螺钉抗拔出力较差,治疗后容易出现内固定松动。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医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11例,行后路复位多节段椎弓钉内固定,其中6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6个月。所有患者影像学显示均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3例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由C级恢复至E级。JOA评分评估腰背痛改善率为100%。结果显示经后路复位多节段椎弓根钉置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可获得坚强内固定,骨折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爆裂骨折常合并椎体畸形脱位和脊髓损伤,骨折极不稳定。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对28例经CT证实为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复位、植骨及四椎体8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三维固定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早期经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效果。方法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平均33.5岁。在X-线片上测量脊柱后凸角(Cobb’s角),在CT片上测量椎管狭窄率,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后路内固定器械分别用Luque’s棒、Dick钉或RF钉。结果 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18月。脊椎后凸角平均为10°(术前22°),椎管狭窄率平均为11%(术前62.6%),不全瘫脊髓神经功能进步1或1级以上为77.2%(27/35)。结论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早期经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可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单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组)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治疗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和术后Cobb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Cobb角丢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好,患者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长永 《医学信息》2010,23(6):1703-1704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减压、植骨治疗35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 35例随访11个月~3年,全部病例基本恢复了正常椎体序列、Cobb角及椎体高度.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路一期前路减压重建后路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6年~2009年经后路一期前路减压重建后路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4~56岁,AO分型B3型7例,C3型5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4例。经后路一期手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融合器前柱重建。术后随访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和植骨融合情况,术前和术后Coob角度比较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年。术后神经损伤症状无加重,神经功能均有好转,椎体高度无丢失,无钉棒松动断裂发生。结论经后路一期前路减压重建后路固定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效果可靠、安全,可做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的内固定方式修复胸腰椎骨折容易出现骨折椎体复位效果欠佳的情况,且内固定后较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等。而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修复胸腰椎骨折则可以有效矫正患者的后凸畸形,并维持矫正效果。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及椎板植骨修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1例经胸腰椎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板植骨修复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行X射线及CT检查,观察内固定情况,其他观察指标包括腰椎功能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脊柱侧弯情况、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随访5个月-4年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年左右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经随访发现内固定物松动1例、断裂2例(术中发现骨折段未有效融合),未出现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加重。内固定后5个月,患者的伤椎高度显著恢复,脊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表明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及椎板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特征及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症状性腰椎退变性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行单纯后路减压,14例行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术,2例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植骨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手术后病人术前症状大多消失,间歇性跛行未再出现,仅1例遗留轻微腰痛症状,治愈率为95%。结论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于胸腰段椎体爆裂性或粉碎性骨折,临床多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后路手术包括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后脊柱的生物与力学变化。 方法: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46例,给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内固定前后、当时及随访1年后脊髓损伤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 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Frankel功能分类法评估脊髓损伤的分级,各时期A级所占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螺钉置入内固定后当时及随访1年后B-E级与内固定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内固定后当时与随访1年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采用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等指标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各时期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螺钉置入内固定后当时及随访1年后的前缘高度、Cobb角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内固定后当时与随访1年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针对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实施椎弓根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有利于骨折复位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PPS)内固定治疗早期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6例行PPS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设为PPS组,60例行混合手术的患者设为混合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测定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以评价结核的进展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痛程度;术前和末次随访行X射线平片和CT扫描,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损伤程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混合组相比,PPS组平均手术时间(122.32±24.97)min、出血量(72.79±37.13)mL、住院时间(8.11±1.70)d及住院费用(76438.43±12428.17)元均较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未发现结核局部复发,且无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患者的ESR和CRP均恢复到正常水平,2组患者的腰痛VAS均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Frankel分级比较,PPS组和混合组脊髓损伤程度在末次随访时均缓解(P=0.008),同一时间段各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PPS内固定手术可以促进早期脊柱结核患者的恢复,无需行清创和植骨手术就能实现骨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区局部麻醉镇痛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前瞻性研究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的患者35例。每位患者将左侧两切口和右侧两切口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配方的局麻药物注射侧(A组)和对照侧(B组)。记录麻醉清醒后3、6、12、24、48 h、术后1年单侧腰痛VAS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的ODI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局麻药物注射组术后3、6、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0.05);术后48 h、1年V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05)。术后1年的ODI评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术区罗哌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局麻镇痛可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早期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360°融合术(CF)在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61例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腰椎后外侧融合组(PLF组,81例)和腰椎360°融合组(CF组,80例)。PLF组行腰椎后侧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后外侧融合术;CF组行腰椎椎间盘切除联合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及360°融合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腰腿痛VAS、ODI、腰痛JOA评分评估临床症状;比较2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率评估术后腰椎矢状位平衡及腰椎稳定性。结果术后2组患者的VAS、JOA、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恢复了腰椎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且2组术后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比PLF组更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2组共有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PLF组1例(1.23%),CF组7例(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严重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侧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后外侧融合术后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实现手术节段间骨性融合,达到与腰椎椎间盘切除联合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及360°融合术同样的手术效果,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PVP与PKP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害症状的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治疗的38例单节段无神经损害症状的老年人胸腰骨折不愈合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68 ~ 92岁,分为PVP组(n=21)和PKP组(n=17)。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椎体高度和受累椎体后凸角等,比较两组的骨水泥使用量和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PVP组的手术时间(36.09±7.43)min比PKP组手术时间(43.29±5.97)min短,且PVP组住院费用(20 427.57±1 724.31)元比PKP组住院费用(28 798.53±1 983.94)元低(P<0.05)。所有病例随访12 ~ 18个月,术前、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以及受累椎体后凸角,各自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VP与PKP治疗无神经损害症状的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不愈合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者较后者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沙福祥 《医学信息》2019,(24):72-74
目的 观察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及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融合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融合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术后随访1.5年(至2019年10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Cobb角矫正和丢失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内占位情况、脊髓功能E级、植骨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420±210.67) ml vs (830.23±260.52)ml],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155.71±43.50) min vs (195.08±45.42) min],Cobb角矫正丢失大于对照组 [(5.42±1.38)°vs (2.32±1.25)°],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大于对照组 [(4.58±0.52)% vs (2.14±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DI指数、伤内椎占位、脊髓功能E级及植骨融合率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ODI指数、伤内椎占位情况及植骨融合率比较,脊髓功能E级占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7% vs 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融合联合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固定安全可靠,出血量少,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性融合以及恢复伤椎体的高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内松解术在胸腰段脊髓陈旧性不完全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3例胸腰段脊髓陈旧性不完全损伤的患者行后路硬膜内松解术,其在入院前已经行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神经恢复较术前恢复不明显。结果 13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硬模内松解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评分由术前的62.5分提高到78.6分。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较术前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硬膜内松解术在治疗胸腰段脊髓陈旧性不完全损伤中,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就诊的符合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诊断的76例患者,其中31例采取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PPS组),45例采取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WPS组)。对两组的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3 d、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功能评分,以及术后1 d、3个月、1年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恢复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76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病例无脱落,经对各时间节点比较分析显示:术中用时及术中透视次数的组间比较,WPS组明显优于P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VAS及ODI评分比较,PPS组明显优于W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1年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恢复率比较,WPS组明显优于P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皆具有良好、确切的临床效果,其中WPS组术中透视次数更少,且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后路短缩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头尾侧骨水泥强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继发的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以来本院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继发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12例。其中,男2例,女10例;年龄59~72岁,平均66.3岁。采用后路经后凸顶点短缩截骨闭合矫形术。观察手术前后的后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脊柱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改善距离的变化。通过独立人员严格随访,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记录手术前后的Frankel分级系统分级情况。结果手术前后凸角度平均38.9°±6.2°,腰椎前凸角平均35.9°±5.8°,脊柱SVA平均(62.4±11.1)mm。随访时间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11.7°±5.7°,平均改善率69.92%;腰椎前凸角平均25.7°±10.5°,平均改善率28.41%;脊柱SVA平均(14.6±10.5)mm,平均改善率81.25%。术前12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为10例D级、2例C级,术后提高至10例E级、2例D级。腰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术后平均2.1分、JOA评分由术前平均为13.6分增加到术后21.2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为54.8%降至术后的30.1%,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头尾侧骨水泥强化固定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明显改善后凸畸形,能有效恢复脊柱矢状位平衡,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