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60例,根据不同的辨证选择中药敷贴处方,并统计出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效率达到55.00%,有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外治小儿泄泻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从穴位贴敷、灌肠、穴位注射、针灸、腹部推拿、耳穴贴压、灸法等单法及针灸结合中药敷贴、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敷脐、耳穴贴压结合摩腹等联合疗法综述了近5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王婷  马晓莉 《环球中医药》2013,6(2):147-150
粘连性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气滞、血瘀、不通所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法,故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采用中药外治法从通里攻下、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人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一定疗效。临床运用中药外治主要包括中药敷脐、中药肛滴及中药灌肠三种常见外治方式,药物以理气药、攻下药、活血药多用。本文对中药外治法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任彦  王文荣 《中医研究》2015,28(1):74-76
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内治的辨证分型治疗、分病期、分病位施治,中医外治的灌肠及栓剂疗法、针刺及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治疗,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中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程钰  王芳  朱世杰  周磊  杜艳林  由婧嫱 《河南中医》2019,39(10):1608-1611
中医治疗肠梗阻以"通"为基本原则,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肠梗阻以中药穴位外敷、中药保留灌肠、针灸为主要方法。临床应用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但这些治疗手段都有局限性,应排除因肿物向内生长堵塞肠腔所致的机械性梗阻,必要时联合西医化疗或姑息性手术解除急症。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多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时要辨证论治,取穴准确,药物的应用药味也不宜过多,身体羸弱的患者在泻下药为主的前提下酌情配伍行气、化瘀、散结功效的中药可加强肠道反应,也可以防止峻泻过猛损耗正气。因恶性肠梗阻病势凶险,可采用多种外治法协同应用,以期快速达到缓解梗阻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腹水中医外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鼓胀”范畴,是中医内科四大疑难病症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病。本病中医外治方面历来有许多疗效确切的好方法,用得最多的是中药敷脐(即神阙穴)疗法,还有中药敷贴其他穴位、中药从腧穴离子导入、中药灌肠、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等方法。现将近几年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中药灌肠、直肠滴注、外敷、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封闭等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认为中医药外治慢性盆腔炎疗效切实,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对策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坦洲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270例儿童哮喘患儿,其中90例有哮喘病史及处于哮喘缓解期患者为采取口服汤药内治防治,90例为采取穴位注射外治防治对策,其余90例为既服用中药汤药,又采用穴位敷贴及针灸的防治方法。并比测控制程度。结果:汤药组的病情控制率为85.5%;穴位组的病情控制率为82.2%;综合对策组病情控制率为94.4%。结论:采用内治与外治结合的中医"治未病"治疗对策对于防治儿童哮喘的发作相比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恶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或口服/胃管注入),穴位按摩,中药外敷治疗。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总有效率为95.2%,且在KPS评分及QOL评分方面,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肠梗阻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孪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DPN属中医学"消渴病"、"痹证"、"痿证"范畴,中医通过外治的方法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中医通过熏洗、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中药穴位敷贴、艾灸、穴位注射、循经拍打等外治方法治疗DPN,具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势,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穴位埋线和中药贴敷、熏洗、灌肠等,可通过经络传导和中药皮肤透入、黏膜吸收干预疾病.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放化疗不良反应等相关病症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使用中药外敷、灌肠直接作用于体表及肠道肿瘤以腐蚀瘤体、消瘀散结,通过中药外敷等方法缓解癌痛、恶性胸腹水、癌因性疲乏等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增高.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其是在传统针灸医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此方法在支气管哮喘的缓解期已得到广泛应用,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发作次数和程度,从而控制哮喘发作.笔者现就中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中一种难治性疾病,病位主要涉及左半结肠和直肠,本文对近年中医外治灌肠疗法、栓剂疗法、针灸疗法、穴位埋线以及穴位敷贴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案例在现代医学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基于肿瘤绿色治疗理念,采用中药复方肠通方外敷腧穴联合心理干预治疗1例脐尿路上皮癌并卵巢癌双原发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特整理资料如下,以期为临床应用穴位贴敷中医外治方法,治疗恶性肠梗阻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雨露  许小凤 《吉林中医药》2014,(12):1243-1245
输卵管因素成为女性继发性不孕的第一大因素。其临床表现可归属祖国医学的"不孕""瘕"等范畴。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多采用通液、宫腹腔镜及辅助生殖技术(IVF-ET)等,多为有创操作,且费用昂贵。中医采用内治法(辨治论治、自拟方、周期治疗等)、外治法(中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中药外敷、针灸等)以及中医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等方法。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庞英华 《世界中医药》2014,9(6):817-819,823
目的:对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5年关于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安全的特点,目前较为公认的方法有:中药浴足法、药枕法、针灸法、穴位敷贴法、穴位埋线法、耳尖放血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推拿法、刮痧、综合疗法等。结论: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是体弱多病不宜多服降压药、久服耐药及不愿服药的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中医病名属于"泄泻"范畴。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此病存在疗效不佳,易复发,副作用大等问题,而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外治法对此病有独特优势。笔者搜集整理最新文献,欲从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药灌肠、穴位注射、其他外治、联合外治等方面阐述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有单方治疗、复方辨证分型治疗、灌肠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疗效肯定,尤其是中药保留灌肠,可以直达病所,新近发展的一些特殊治疗方法,如穴位敷贴、气流弥散结肠导入疗法、中药灌肠加毫米波辐照治疗、肛肠内热磁疗法、穴位埋线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技术的不断挖掘,中药灌肠技术因具有药物吸收率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机体耐受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治疗肠梗阻。灌肠药物多以通腑泄下、调理气机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及大黄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化裁,并联合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该文总结近年来应用中药灌肠及中药灌肠联合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梗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灌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和中医护理婴幼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用针灸推拿、穴位敷贴、中药洗浴,着重中医护理。结果有效率95%。结论对于单纯的外感发热,针灸推拿、穴位敷贴、中药洗浴能清热解表,发散外邪,中医护理对病情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