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踝关节骨折后侧入路后踝螺钉不同进钉方向的固定疗效。 方法 选取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入路对后踝骨折分别采用不同进钉方向螺钉固定患者48例,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51.88 ± 7.90)岁,左踝20例,右踝28例,依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3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2例。后踝均采用螺钉固定,前向后固定组22例,后向前固定组26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采用AOF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3.0±3.5)个月,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骨折疗效较好,螺钉不同进钉方向具有相似的临床固定结果,手术医生可凭经验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复位,移位均小于2 mm。X射线显示,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9.8±8.2)分;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5.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参考PVSL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0年4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成人后踝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旋后-外旋型28例,旋前-外旋型6例,旋前-外展型8例。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6~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6分(78~100分),优41例,可1例,优良率为97.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后踝骨折的微创术式,具有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背景:累及到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多存在踝关节不稳定,若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则后期容易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然而目前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指征仍存争议。 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 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42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将治疗前踝关节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的27例患者行后踝切开复位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踝内固定组),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小于10%且移位小于 2 mm的15例患者的后踝行非手术治疗(后踝非内固定组)。治疗后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均在随访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后踝内固定组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踝关节内外侧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伤口完全愈合。另外在两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伤口皮缘浅表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在随访中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治疗后1年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后踝内固定组为(83.74±10.35)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2%;后踝非内固定组为(85.60±10.40)分,其中优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0%,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可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作为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内固定的适应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既往后踝骨折的复位与固定过程中采用的传统X射线透视观察法,内踝脱位法及外踝截骨法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之处。直视观察法可从另一种途径提供观察隐蔽的后踝。 目的:观察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螺钉置入过程中直视观察法与X射线透视法的优劣。 方法:选择2006-01/12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26例,按照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分为2组,每组13例。X射线透视组采用传统X射线透视法观察后踝骨折复位固定情况,直视组组采用直视法。 结果与结论:直视组随访时间17~29个月,平均23个月;X射线透视组17~28个月,平均2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后踝关节面复位良好。直视组后踝复位及固定时间平均(8.08±1.55) min;X射线透视组平均(20.15±4.22) 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直视组平均术中后踝X射线透视1次;X射线透视组为3~8次,平均(5.38±1.76)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直视组和X射线透视组AOFAS评分均为86~100分,平均96分,其中优各11例,良各2例。提示直视法观察后踝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优于传统X射线透视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后踝骨折块的立体骨折线-面-三维立体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后踝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将所有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使用Mimics 16.0进行分析,复位骨折后,使用3-Matic软件在立体图形中标识骨折线。进行标准化后,将所有后踝骨折块的立体骨折线绘制于同一三维立体图像中。最终绘制出骨折线和骨折面的热图。结果 后踝关节面骨折线变化各异,但大部分骨折线仍集中于一条弧形带状区域。该带状区域始于距离后缘切线1/7~2/7的位置,止于距离外缘切线5/11~7/11的位置。后踝骨折块关节面占胫骨远端总关节面面积的比例平均为14.96%(2.23%~38.45%)。立体骨折块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位于标准底部视角后侧的2/11、标准内侧视角后侧的1/9、标准外侧视角后侧的1/11。结论 后踝骨折的位置变异较大,大部分骨折块位于后外侧,即主要为 HaraguchiⅠ型或Bartonicek-Rammelt 2型骨折。对于后踝骨折的线-面-三维研究,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定、损伤机制的探索,以及为生物力学或有限元建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应用有限元方法探讨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逆移位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基于CT影像及骨骼韧带等组织解剖特点、材料参数,构建国人年轻男性筋骨完整的正常踝关节模型;根据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的相关特点,在恰当的位置进行截骨造模,建立筋骨结构完整的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骨折模型上进行逆移位手法复位力学加载。结果通过位移加载,所建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有效的复位。结论通过对逆移位手法复位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逆移位手法复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后踝骨折内固定与非内固定疗效的生物力学分析,探讨影响后踝骨折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民航总医院骨科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56例累及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6例患者分为后踝骨折内固定组(后踝骨折块≥25%的胫骨远端关节面,27例)与非内固定组(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12~30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踝关节骨折均愈合。后踝骨折块≥25%和25%胫骨远端关节面均得到解剖学复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无统计数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折块≥25%的胫骨远端关节面或移位大于2 mm时,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可石膏外固定治疗。因此,在临床后踝骨折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性Danis—WeberB和C型三踝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Danis—WeberB和C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岁。分为急诊手术组(A组)28例,择期手术组(B组)3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后踝骨折块固定与否将患者分成后踝骨折固定组(C组.26例)和后踝未固定组(D组,35例),对两组术后疗效及需行下胫腓固定患者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61例患者术后获得1~3年(平均随访时间1.7年)随访,在手术时间上A组明显少于B组[(102.50±10.13)min vs(146.80±11.73)min],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C、D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6.92%和6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数闭合性Danis—WeberB和C型三踝骨折.早期手术安全有效.固定后踝骨折块对重建踝关节稳定性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DLLA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三踝骨折9例,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术中检查稳定性良好;9例患者均获随访,检查踝关节功能和术后不同时期X线,平均随访时间1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根据国内王栋梁等综合功能评估标准,优8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可吸收螺钉为治疗三踝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空心螺钉不同角度固定对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确定空心螺钉的最佳固定方式。方法 采用CT图像重建包含胫骨、腓骨、距骨以及相应软骨和韧带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基础上建立1/2后踝骨折模型,分析空心螺钉不同固定方式对后踝骨折固定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 与螺钉0°、5°、10°、20°固定相比,螺钉15°固定时模型位移最小。螺钉15°固定时,螺钉应力比螺钉5°、10°、20°固定模型小,比螺钉0°固定模型大。但螺钉0°固定时,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比正常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大得多,易造成创伤性骨关节炎。结论 空心螺钉治疗累及关节面不超过1/2的后踝骨折安全有效;螺钉以不同角度固定时,模型的位移和应力不同。螺钉固定角度为15°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好,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2.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附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如何提高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1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患者手术时在X光机监视下先复位、固定外踝,再固定下胫腓关节,最后固定内踝,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三角韧带损伤.在后踝骨折大于1/3关节面时,行螺钉固定.结果 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月(12~62月),临床疗效优25例(61%),良10例(24.4%),可4例(9.7%),差2例(4.9%).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旋转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旋转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随访2年,根据足踝表现评分量表(FAOS)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据此分为踝关节不稳组和踝关节稳定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旋转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2年随访,根据FAOS评分共出现24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据此分为踝关节稳定组(n=76)和踝关节不稳组(n=24)。2组患者在年龄、后踝骨折Haraguchi分型、骨折块占关节面比例、合并踝关节脱位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OR=17. 237)、合并踝关节脱位(OR=38. 475)、骨折块占关节面比例≥25%(OR=10. 510)以及后踝骨折分型为HaraguchiⅡ型(OR=8. 876)是导致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年龄 60岁、合并踝关节脱位、骨折块占关节面比例≥25%、后踝骨折分型为HaraguchiⅡ型是旋转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患者上述指标情况,防止旋转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研究Herbert螺钉和钛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Ekrol 2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的第五跖骨基底Ekrol 2型骨折患者44例。其中,男18例,女26例; 年龄18 ~ 63岁,平均为(39.8±7.3)岁。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2组,Herbert螺钉组24例,克氏针组20例,将术后感染例数、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移位例数、患足AOFAS踝—后足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随访时间12 ~ 18个月,平均(15.6±2.5)个月。Herbert螺钉组病例术后感染1例,骨折移位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7.5±1.5)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5±2.5)周,术后6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为(92.2±7.7)分。克氏针组病例术后感染4例,骨折移位5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0.2±1.5)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6.8±4.3)周,术后6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为(78.2±6.4)分。 结论 对于第五跖骨基底Ekrol 2型骨折采用Herbert螺钉与克氏针相比在术后感染率、固定牢固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足踝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bert螺钉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质疏松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后,易发生螺钉松动和复位矫正丢失等固定不稳现象,因此,骨质疏松被认为是椎弓根螺钉的相对禁忌证。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患者提高椎弓根螺钉稳定性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34例骨质疏松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采用了提高椎弓根螺钉稳定性方法。骨折患者14例(骨折组),骨病患者20例。20例骨病患者和5例骨折患者行脊柱后外侧或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组)。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初级8例,Ⅰ级11例,Ⅱ级8例,Ⅲ级7例。对19例初级和Ⅰ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较粗和较长螺钉,同时结合采用螺钉与连接棒强直性连接,且有两根横向连接装置,左右、上下椎弓根螺钉分别在水平面和矢状面以较大成角置入螺钉等方法提高螺钉固定相对稳定性;对15例Ⅱ级和Ⅲ级骨质疏松患者,钉道注入骨水泥以提高螺钉固定绝对稳定性。 结果与结论:随访9-26个月,平均14个月,无螺钉断裂,骨折组仅2例Jikei Ⅰ级患者固定后五六个月时发生螺钉松动、部分复位矫正丢失等固定不稳,但无明显其他不良影响。骨折组复位矫正丢失平均5%,融合组植骨融合率100%。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根据骨质梳松程度采用不同的提高螺钉固定稳定性方法,可以减少螺钉松动和复位矫正丢失等固定不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3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3 ~ 62岁[(56.3±1.1)岁]。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11例,后柱骨折7例,横行骨折7例,“T”形骨折6例,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2例。按AO分型:62-A3 11例,62-A2 7例,62-B1 7例,62-B2 6例,62-B3 2例。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 ~ 12个月[(9.3±1.7)个月]。手术时间1.3 ~ 2.2 h [(1.7±0.3)h];术中失血量70 ~ 190 mL[(152.3±25.2)mL];住院时间7 ~ 12 d [(9.7±1.2)d];骨折愈合时间14 ~ 18周[(15.4±1.1)周]。所有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螺钉穿入髋关节、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Matta复位标准:骨折解剖复位27例,满意复位6例。Harris功能评分优24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3.9%。结论 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置钉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的踝关节骨折65例,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18~80岁,平均(53.9±9.4)岁。根据Lauge Hansen分型:旋后-内收型17例,旋后-外旋型34例,旋前-外展型6例,旋前-外旋型6例,旋前-背屈型2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病例组41例使用腓骨钩钢板固定外踝、对照组24例使用解剖钢板固定外踝,合并内踝和后踝骨折的病例均使用1~2个空心螺钉固定。术后3个月评估手术疗效,参照Leeds判断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优、良、中、差。结果术后3个月病例组的AOF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仅旋后-内收型的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11,P=0.02)。结论腓骨钩钢板在踝关节旋后-内收型骨折手术治疗中优于解剖钢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静止站立位后踝骨折后胫距关节面的应力变化及位移趋势,为后踝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套正常人体站立位踝关节CT图像为原始数据,应用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带有关节软骨的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对后踝关节面进行分区、切割,模拟计算后踝不同骨折范围条件下施加正常应力时的关节软骨接触面积、最大接触应力、平均接触应力、最大位移等参数。结果随着骨折范围的增加,胫骨软骨接触面积呈逐渐减小趋势,胫骨软骨的平均接触应力值逐渐增大,胫骨相对位移增加。胫距关节的应力区主要集中在踝穴的外侧及前外侧,当后踝骨折面积超过1/3时,关节负重区面积明显缩小,关节位移趋势增加。结论后踝骨折面积超过1/3时,关节接触面积明显减小,应力变化明显增加,关节位移趋势增加,预后不佳,具有手术复位固定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比青少年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骨折闭合与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方法对十堰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2例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骨折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组,20例)与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32例)两组,并对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随访24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及影像学检查显示对骺板发育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2例患者均进行24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切开复位组相比,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中对患肢皮肤血供的影响更小,术后皮肤条件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更好,但术后皮肤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对足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如行走疼痛、行走不稳等,闭合复位组均较切开复位组对足踝功能影响小,但在对骺板早闭的影响并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足踝内外翻畸形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方面,闭合复位组术后优良率(93.75%)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7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的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骨折中,使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疗效较好,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治疗方法有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各有优劣。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与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同分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8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按Evans分型:Ⅰa型及Ⅰb型共43例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Ⅰc型及Ⅰd型共41例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8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6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7.7±9.3)分,优良率83.7%;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5.9±8.6)分,优良率90.2%。两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和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植入物选择时,EvansⅠa及Ⅰb型骨折者适合采用动力髋螺钉定,EvansⅠc及Ⅰd型骨折适合选择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螺钉植入后疗效均显著,且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