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护理》2021,21(6):51-55
本文综述了危重症患儿早期运动的概念、开始时机、运动方式、运动方案及实施现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提出了结构方面的实施障碍因素为资源有限、缺乏相关实践指南、教育培训不足,过程方面的实施障碍因素为评估不足及执行率不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参与度不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国内危重患儿开展早期运动提供借鉴,为管理者制订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述危重症患儿早期运动锻炼的类型、开始时间、评估内容、运动方案、运动防护、终止标准及干预效果,旨在为国内危重患儿开展早期运动锻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列线图预测模型, 为高热惊厥患儿病情预防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3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将高热惊厥患儿分为非危重组334例和危重组50例,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风险因素并绘制列线图, 选择ROC曲线分析和霍斯默-莱梅肖拟合优度验证模型区分度、一致性, 验证数据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伴有呼吸节律紊乱、伴有意识模糊、呼吸频率、心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首次惊厥持续时间、首次惊厥后平均体温均是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影响因素(P<0.05);模型C指数为0.974(95%CI0.954~0.993), 模型外部验证C指数为0.922(95%CI 0.880~0.966), H-L拟合优度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 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可能受到年龄、伴有呼吸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评价指标,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科学评价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结构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评价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8...  相似文献   

5.
邓素丹 《妇幼护理》2022,2(3):662-664
目的 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12 月期间我院 300 例 急诊危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1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儿 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危重事件、护理满意度和早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危重事件发生率为 7.33%,显 著低于对照组的 16.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00%(P<0.05)。观察组的 ICU 时 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 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33%(P<0.05)。结 论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诊危重患儿的早期预后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危重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可促进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阐述危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现状,为今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实施早期康复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小于或等于90分;其中诊断为pre-DIC患儿57例;另选同期在妇产科出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患儿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各组血浆D-D、TAT、F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危重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e-DIC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D-D、TAT、FDP水平与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D-D、TAT、FDP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血浆D-D、TAT、FDP检测可以作为新生儿DIC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定量化分析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对死亡风险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综合评价该模型和实验室指标对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死亡风险的早期预警能力及其最佳界值。结果综合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红蛋白和肌酐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Y)早期预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死亡风险的AUC为0.847(95%置信区间:0.783~0.911),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指标。结论综合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肌红蛋白和肌酐4项指标建立的Y模型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指标,对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清miR-183-5p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A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RDS患儿出院时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68)和死亡组(n=24),按照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分为非危重组(n=53,>90 分)、危重组(n=24, 70~90 分)、极危重组(n=15, <70 分),比较各组血清miR-183-5p,IL-1β,IL-6及TNF-α水平差异。ARDS患儿miR-183-5p与IL-1β,IL-6及TNF-α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清miR-183-5p(2.15±0.94 vs 0.96±0.38),IL-1β(168.20±30.62 vs 110.25±19.30,pg/mL),IL-6(217.28±44.27 vs 151.30±32.46,pg/mL)及TNF-α(81.16±19.24 vs 48.27±14.30,pg/m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随着病情加重ARDS患儿血清miR-183-5p,IL-1β,IL-6及TNF-α水平逐渐升高,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ARDS患儿血清miR-183-5p表达水平与IL-1β,IL-6及TNF-α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ARDS患儿血清miR-183-5p高表达与IL-1β,IL-6,TNF-α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预测A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危重程度评分是根据疾病的重要症状、体征和生理参数等进行加权或赋值,从而达到量化评价疾病危重程度的目的[1]。合理进行危重程度评估,可以早期识别危重患儿,预测患儿预后,判断新型诊疗方案效果,协助科学研究等[2-3]。而评分的运用则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及准确性,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疑似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设为参考组,观察并比较2组PCT、CRP和TNF-α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PCT、C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 0. 05);观察组中,危重患儿的PCT、CRP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危重患儿(P 0. 05);治疗第5天时,观察组患儿的PCT、CRP和TNF-α水平较治疗第3天时显著下降(P 0. 05)。结论 PCT、CRP和TNF-α可作为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并作为准确的生物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康复模式对小儿脑性瘫痪产生的经济学效果。 方法将153例脑瘫患儿分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组(n=52)、医院内康复组(n=50)和无干预措施组(n=51),分别施行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医院内康复模式和无干预措施治疗。3组均于入组时、第3和第6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88评估表(GMFM-88)、费用统计表进行评估。 结果入组时,3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各项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第3和第6个月,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组与医院内康复组患儿和无干预措施组比较,其粗大运动功能的总百分比、月百分比和月相对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无干预措施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和第6个月后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每提高1分的费用分别为(101.87±97.59)元,(75.11±45.75)元,而医院内康复组为(387.21±54.76)元,(170.31±123.16)元,前者比后者低2~3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医院内康复适用于脑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而医院-社区-家庭康复适用于脑瘫患儿的长期康复,且可减少患儿康复费用的支出,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脑瘫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目标-活动-运动环境疗法对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疗效,为治疗全面性发育落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安徽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177例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将全面性发育落后(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用随...  相似文献   

14.
病毒感染性肺炎危重患儿是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确诊为危重患儿,再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胸片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感染性肺炎的患儿,约占PICU住院患儿的10.76%。在病毒感染性肺炎危重患儿早期病原未明的情况下,由于治疗针对性不强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有些患儿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依据上海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现况,建立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日间手术“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选择2019年—2021年上海36家市级医院开展的短病程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分析日间手术开展情况,确定日间手术规范化管理的适宜病种和手术目录。基于ERAS理念建立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三维质量”的评价体系。结果 在国家推荐的日间手术目录中,上海市级医院于2019年—2021年共开展87种,另有开展手术量小于100例的术式81种。经3轮专家论证,共确定了54项指标,包括34项“过程指标”和20项“结局指标”。涵盖术前(含院前)指标17项,术中指标20项,术后指标13项。结论 2019年—2021年上海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范围逐年扩展,手术量逐年递增,但整体上日间手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结构-过程-结果”指标为实现对多学科的参与度、ERAS关键点的覆盖程度、全诊疗过程的规范化程度进行评价、提升日间手术内涵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对早期脓毒性休克患儿组织缺氧情况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液体复苏治疗48例早期脓毒性休克患儿,在液体复苏治疗前、24 h后分别测定血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并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作比较.结果:治疗成功组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MODS组则无显著意义(P<0.05).成功组的乳酸清除率为55.2%±32.4%,MODS组为(25.1±38.7)%(P<0.01).乳酸清除率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存在明显相关.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进一步认识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抢救水平。方法 参照诊断标准,对1012例危重患儿SIRS,MODS的发生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MODS中的主要矛盾,结果 1012例重患儿发生SIRS803例,占79.3%,进而发展为MODS212例,占26.4%,MODS的发生与危重度评分,SIRS的符合项目的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与年龄,原发病类型无明显关联,呼吸功能不全是MODS中的首要和关键问题。结论 危重患儿SIRS普遍存在,了解其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危险因素,早期合理干预,减少或避免损害因素,对危重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康复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康复组实行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治疗,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患儿家长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放弃康复治疗或不规则治疗)。两组患儿分别在入组时、第3个月和第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88项(GMFM-88)评定量表对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两组患儿入组时粗大运动功能总百分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组内比较,康复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总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总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月增长幅度、月相对增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时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总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6个月时总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和6个月后2组间各年龄段月增长幅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个月~2岁、2~4岁、4~6岁各年龄段均P<0.01,6~12岁年龄段P<0.05。 结论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可以明显促进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脑瘫患儿应积极给予康复治疗,早干预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顾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291-229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压升高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儿童医院2010-05-2010-10收治的1 3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结果 1 360例患儿 97例血压升高,占7.13%;97例血压升高患儿中死亡24例,占24.74%,占1 360例患儿1.77%,好转6例,痊愈67例.结论 血压升高是患儿短期内病情可能恶化的重要指标,对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PICU危重患儿家属心理反应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危重患儿父母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PICU100例危重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反应测定及心理需求调查。结果患儿父母心理反应包括:担心患儿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担心治疗失败、担心后遗症、对治疗方法不了解、担心经济问题、不了解疾病等出现焦虑,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理需求包括:希望医护人员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小儿,希望医护人员发挥最好的医术将患儿疾病治好;希望医护人员多解释病情,及时通报病情变化。结论PICU抢救危重患儿的同时要注重患儿父母的心理反应以及心理需求,给予家属早期心理干预,积极沟通,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为患儿提供精湛的技术,提供更加温馨的医疗护理及多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使患儿父母了解PICU的管理模式及更多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