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中低危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123例中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Gleason评分升高与患者年龄、术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术前血清游离PSA(fPSA)/t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穿刺阳性针数比、切缘阳性率、穿刺评分等级、临床分期等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123例患者中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评分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保持一致66例(53.7%),评分下降10例(8.1%),评分升高47例(38.2%).前列腺体积、PSAD及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评分等级与术后发生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有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PSAD(P =0.01)与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评分等级(P=0.03)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评分等级=7的患者,PSAD> 0.282 ng/(mL·g)时,根治术后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Gleason评分升高的可能性大(敏感性78.2%,特异性70.4%);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评分等级≤6的患者,PSAD>0.265 ng/(mL·g)时,根治术后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Gleason评分升高的可能性大(敏感性77.1%,特异性68.0%).结论 PSAD与穿刺评分等级是根治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PSAD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杨缙 《热带医学杂志》2007,7(7):656-657,66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120例门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ng/ml且合并前列腺炎;所有患者口服莫西沙星,治疗随访4周;根据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三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及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仅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低于4.0ng/ml的一组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ng/ml且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既可提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又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前列腺穿刺活检造成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128例门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 ng/ml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所有患者 口服塞来昔布,治疗随访6周;根据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三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及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仅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低于4.0 ng/ml的一组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4.0ng/ml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既可提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又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前列腺穿刺活检造成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及f/t-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游离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血清PSA在4ng/ml~10ng/ml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的特异性抗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游离PSA、f/t-PSA比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诊断灰区,同时检测游离PSA、特异性抗原,并应用f/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特异性抗原,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参数,不但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减少了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方法:依据TRUS结合CDFI选择穿刺点,对185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结果:确诊PCA89例中,CDFI异常血流79例(88.76%);非PSA96例中,CDFI异常血流16例(16.67%),两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TRUS结合CDFI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能提高PCA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CETRUS)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的112例前列腺癌和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SA指标[包括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CETRUS检查结果[包括前列腺体积、时间-强度曲线(TIC)、峰值强度(PK)、达峰时间(TP)、斜率(Sharpness)],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f-PSA、T-PSA、f/T-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S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为0.31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好。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CETRUS检查P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Sharpness、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TRUS检查与PSAD可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信息。CETRUS检查具有快进快退、快速达峰、加速时间短等血流灌注特点,可用于指导穿刺活检策略,提高穿刺活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活检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动力学特点,同时观察前列腺癌患者与非前列腺癌患者间前列腺活检后PSA变化的差异.方法 对血清PSA异常的36例患者,进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活检后在第10、30、60、90 分钟分别进行血清总PSA、游离PSA、F/T比值测定,并描绘血清PSA动力图,同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患者的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非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癌组,并进行两组T-PSA动力学结果的比较.结果 36例患者活检后各时间点的T-PSA、F-PSA、F/T比值均显著升高,而且在活检后10 分钟即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根据前列腺活检病理结果,36例患者中前列腺癌14例,非前列腺癌2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T-PSA活检后10 分钟值与活检前值的比率较60、90 分钟时的T-PSA活检后比率明显升高;而前列腺癌患者活检后各时间点T-PSA活检后比率无明显变化.即非前列腺癌患者T-PSA活检后比率较前列腺癌患者明显升高.结论 前列腺活检后血清T-PSA、F-PSA、F/T比值明显升高,在活检后10 分钟即可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前列腺活检后,非前列腺癌组T-PSA活检后比率较前列腺癌组要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自动活检枪行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一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PSA在术前前列腺癌筛查中的作用。结果 164例前列腺患者中,PSA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90.8%,特异性13.1%,诊断符合率43.9%,阳性预测值40.7%,阴性预测值68.4%。结论 PSA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筛查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conformal radiotherapy,IMRT)联合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3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行IMRT.监测患者治疗前后PSAD水平,同时随访患者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37例患者PSAD显著下降(P<0.001),在治疗后3个月左右接近正常水平;在PSAD下降的患者中有9例PSAD值24个月内又有升高,其中7例经穿刺活检证实肿瘤复发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发转移灶.PSAD对患者复发和转移的敏感度为87.50%,明显高于TPSA的30.7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IMRT联合激素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式,PSAD可作为评定与监测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前列腺癌(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PSAD、PV与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穿刺病例在行穿刺术前均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DRE)及经直肠超声(TRUS)扫描测量PV水平并计算得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 【结果】在总计262例前列腺穿刺的病例中,有101例经病理确诊为Pca,检出率为38.55%。PV分段检出率:PV小于20 mL的Pca检出率为53.33%(8/15);PV在20 mL至30 mL之间检出率为72.73%(24/33);PV在30 mL至50 mL之间的检出率为36.26%(33/91);PV超过50 mL的检出率为29.27%(36/123)。以PSAD = 0.15 ng/mL2为界点,诊断Pca的敏感度47%,特异度90%。【结论】随着PV的增大, Pca的检出率会逐渐下降,所以根据PV大小合理确定穿刺针数,可以提高Pca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岳亮  ;郝振文  ;马志方 《医学综述》2014,(24):4466-4468
前列腺癌组织中除肿瘤细胞外还存在多种大量炎性细胞,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这些炎性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炎性细胞聚集,而大量炎性细胞聚集后也可分泌蛋白溶解酶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可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的浸润转移。雄激素受体在此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对前列腺慢性炎症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8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进行研究显示,两者平均值分别为0.734和0.085(P<0.001)。7例PSAD>0.2者均为前列腺癌;其中3例PSA<10ng/ml,1例<2.8ng/ml。而15例PSAD<0.1者无1例前列腺癌;其中7例PSA>2.8ng/ml。表明PSA轻中度增高或正常时,PSAD不失为一项前列腺癌早期筛选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TRUS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ml的51例患者行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术。参照Eskew6点法,同时增加前列腺中间的3点及前列腺两侧沟各2点,总计13点。将增加的7点与标准的6点病理活检比较。并对13点活检的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51例中有2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20/51),占39%。20例前列腺癌患者若仅采用6点法活检,将有5例患者漏诊,占25%。所有接受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Prostate cancer     
It is a paradigm in cancer treatment that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improves survival. However, although screening measures lead to a higher rate of detection, for small bulk localised prostate canc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will lead to an overall decrease in mortality. The management options include surveillance, radiotherapy, and radical prostatectomy but there is no evidence base to evaluate the benefits of each approac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is managed by hormonal therapy. There have been major changes in treatment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with the use of more humane treatment and developments in both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 of prostate cancer.  相似文献   

18.
19.
20.
Prostate Cancer     
Patel  Lalit R.; Simons  Jonathan W. 《JAMA》2008,299(16):1959-19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