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激素疗法在改善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门静脉激素疗法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 对照组 (n =70 )给予常规护肝处理。研究组 (n =70 )增加肝门阻断前及术后 1~ 3d经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 ,两组于术前第 4天及术后第 4天分别测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及 15min血清吲哚氰绿潴留(retentionforindocyaninegreenat 15minutes ,R15ICG)。结果 对照组OGTT术前呈抛物线型 (P型 )4 4例中有 17例于术后变成线型 (L型 )。R15ICG由术前 2 3%± 5 %增加至术后的 2 7%± 8%。术后肝衰 2 0例 ,死亡 7例。研究组OGTT术前呈抛物线型 4 0例增加至术后的 6 1例 ,R15ICG由术前的 2 4 %± 7%下降至 14 %± 3% ,术后肝衰 5例 ,无死亡病例。两组术后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门静脉激素疗法能显著改善术后肝功能及预防肝衰 ,OGTT及R15ICG能早期灵敏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2.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疗效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术前肝动脉栓塞(TAE)能否改善肝癌切除术预后,作者分析了肿瘤直径3cm以上,无门静脉癌栓的77例患者,术前进否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切除术后疗效影响,77例患者按术前是否接受TAE分为栓塞组(A组,n=26)和非栓塞组(B组,n=51),每组按肿瘤直径再分A1,B1(3~8cm),A2,B2(〉8.0cm)两个亚组,结果术后1,2,3年无瘤存活率各组分别为A1组(n=14)的50.0%,  相似文献   

3.
吻合器在经腹门静脉高压断流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Gao W  Li X  Liu Y  Liu G  Zhao Y  Tang W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918-920
目的 探讨在门静脉高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部分切除再吻合术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7年7月至2000年7月的30例(研究组)门静脉高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部分切除再吻合术的疗效。并与28例(对照组)同期行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手术病死率、吻合口狭窄率和吻合口漏发生率。结果 平均随诊223个月。研究组无再发出血,而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8%(5/28)(P〈0.05)。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在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53.6%(15/28)(P〈0.01),吻合口狭窄率研究组为6.7%(2/30),对照组无吻合口狭窄(P〈0.05)。研究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3%(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  相似文献   

4.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远期疗效及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门静脉高压症403例,行预防性手术107例,择期手术254例,急诊手术42例;平均随访5.8年。急诊手术止血率95.2%,术后5年再出血率6.3%,10年再出血率13.4%;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年)和4.0%(10年);5年生存率94.0%,10年生存率70.6%。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曲张静脉出血疗效满意,即时止血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术后长期生存率高,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腹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10月需行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意愿分为接受经腹改良Sugiura术(研究组)组和Hassab术(对照组)组两组,对比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和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5例、28例患者入组,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诊28个月,研究组无再发出血病例,而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5/28)(P〈0.01)。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在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57.1%(16/28)(P〈0.01)。结论经腹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它使断流更为彻底,而操作并不复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恩山  赵连德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33-335,I071
探讨提高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新术式。方法 采用脾次全国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6例,以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对照,进行对比研究。术后随访3个月-5.5年,平均26个月。结果(1)研究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者约11.5%,好转61.5%,无变化26.9%;而对照组好转50.0%,无变化45.8%,加重4.2%,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研究组脾亢消失;(  相似文献   

7.
经腹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刘志苏 《腹部外科》2008,21(5):300-301
目的比较经腹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1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随机分为经腹改良Sugiura术(研究组,25例)与Hassab术(对照组,28例)两组.对比研究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研究组再出血率为4.0%,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P〈0.01);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57.1%(P〈0.01)。结论经腹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它使断流更为彻底,而操作并不复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取除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取除术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价值。方法 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取除术治疗HCC合并PVTT的病人62例。其中,40例在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HAC)和门静脉化疗(PVC)。59例随访3年以上。结果 6例在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2、3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在手术后应用HAC和PVC组分别为46.2%、59.0%、79.5%和69.2%、51.3%、30.8%。在未化疗组分别为80.0%、90.0%、100%和30.0%、10.0%、5.0%。结论 非规则性肝切除和癌栓取除术是HCC合并PVTT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HAC和PVC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内毒素血症(ETM)发生率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并对乳果糖对ETM的治疗作用进行了随机性、前瞻性研究。治疗组术前1d周围静脉血ETM发生率为41.2%.对照组为53.3%(P>0.05);术中分别为47.1%及60%(P>0.05);术后d3分别为41.2%及80%(P<0.05).治疗组门静脉血ETM发生率为47.1%,对照组为86.7%(P<0.05)。乳果糖治疗组无术后肾衰;对照组1例肾衰并死亡.乳果糖治疗组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1例(5.9%),对照组5例(33.3%).P=0.062.结果显示,恶性梗阻住黄疸病人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与ETM密切相关.在梗阻未解除、高胆红素血症的状态下,术前口服乳果糖可明显降低门静脉及术后周围静脉血ETM发生率.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静脉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自体静脉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20只杂种健康成犬,随机分成实验1组(n=6),2组(n=6),3组(n=5)及对照组(n=3)。实验1,2,3组分别造成受试犬左侧喉返神经缺损1cm,2cm,3cm,用各自大隐静脉进行桥接修复,对照组未用自体静脉修复。术后6个月分别观察实验犬声音变化及声带活动情况,并行喉肌诱发动作电位和形态学检查。结果 实验1组受试犬6个月后发音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