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ICU护患沟通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通环境是指沟通时周围的环境和条件。为了提高沟通效果,达到沟通目的,必须重视沟通环境对沟通双方的影响,积极建设和利用良好的沟通氛围。近年来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89-90
与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护患沟通,不仅可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还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我们将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沟通中的经验技巧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护理学已把护理工作从过去的单纯执行医嘱的功能制护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包含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全面整体的护理层次上。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有关人心理过程对疾病的影响因素的广泛研究,心理治疗和护理逐渐成为身体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犤1犦。在我们整体护理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与沟通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与基础。1护患关系是一种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元化关系1.1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犤2犦护患关系中虽然护士处于主动地位,但由于护患双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感知、情感,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相互的感觉和期望,并进一步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即护理效果。1.2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关系犤2犦护士作为一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关系。治疗性关系不是普通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目标的、需谨慎执行认真促成的关系,由于治疗性关系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除了与一般的生活经验等因素有关外,护士的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也将影响到治疗性关系的发展。2为...  相似文献   

4.
陈英 《中国护理杂志》2007,4(11):148-149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在不断提高,而对自身疾病和医疗政策的不理解,使护患矛盾激化现象日益增多,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沟通和宣教。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重视沟通语言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专业内涵,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方法 每天探视前开展“温馨一刻”进行护患面对面护患沟通;针对患者家属的不同情况引导进入“心灵驿站”进行一对一沟通;每月举办“健康教育课堂”进行健康知识集体宣传;召开“工休会”征求患者家属意见,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结果 强化护患沟通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强化护患沟通前(χ2=6.678,P<0.01)。 结论 护患沟通的强化,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有效避免医患矛盾,预防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ICU层流病房应用中对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12月收治的4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4月收治42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护患沟通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患沟通干预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ICU层流病房中,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可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有利于缓和医患紧张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倾听技巧交谈技巧提问技巧安慰技巧说服他人的技巧。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护理投诉率,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共情在ICU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病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当人患病时,不仅生理上发生改变,在心理上同样受到刺激和伤害,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理解和爱护。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消除病人的不良刺激,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ICU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其收治的病人起病急,病情重,普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因而更不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护患沟通卡缓解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因语言交流受限导致的沟通障碍。方法选择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语言交流,自编手语、提供写字板等形式与其进行沟通,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卡进行沟通。比较两组对沟通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护患沟通卡的临床使用,为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增进了护患关系,进一步减轻了护士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纠纷也日渐上升,所以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完善术后患者ICU交接内容,统一ICU交接标准及流程。方法由8名护理人员组成QCC小组,活动开展前对术后患者ICU交接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要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不断讨论分析,制定交接标准和流程,完善交接内容。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术后患者ICU交接的缺陷率由QCC活动前的16%降到活动后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QCC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6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不仅有效完善术后患者ICU交接内容,同时还提高了QCC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流程,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率由活动前的10.4%下降到活动后的3.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总结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中的实践经验。遵循品管圈活动程序,对我院成人和小儿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228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及有形成果,圈员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P<0.001),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品管圈,完善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认证体系,降低重症患者CRRT风险。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ICU重症患者的CRRT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建章立制、理论认证、技能认证等方案,建立并实施认证管理,并将认证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调研及分析数据得出,本次活动效果显著,并在院内成功认证了23名重症血液净化护士。结论:通过实践,在防范ICU的CRRT风险、完善认证体系、实施院内重症血液净化护士认证的各个环节充分见证了品管圈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ICU气管插管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97%降低至活动后的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当前军队医院ICU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与培训情况,为品管圈活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5所军队医院5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0.91%的医院开展过护理品管圈活动,27.27%的科室计划开展品管圈活动,81.82%的护理人员有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意愿。对活动认识不够、工作忙、、品管手法不熟练及学习气氛不足是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十大步骤及品管手法掌握平均得分较低(2.68±0.32)分。结论目前军队三甲医院ICU护理品管圈活动开展比较广泛,且应用需求强烈;但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步骤及品管手法掌握水平较低,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以提高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5月围绕儿科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实行品管圈活动,以护理小组为单位自发组圈,具体内容包括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比较实行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而卡片及病历书写错误率则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品管圈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增强了沟通协作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各类护理缺陷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妇产后乳腺疏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产后乳腺肿胀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处置等。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产后乳腺肿胀的发生率从90.29%降至61.09%(P<0.01);乳腺肿胀持续时间从32.94h降至26.60h(P<0.01);纯母乳喂养率从48.06%提高至75.57%(P<0.01)。乳腺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产后乳腺肿胀的发生率,减少乳腺肿胀持续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对产后母婴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的作用。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科内的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主要原因中找出整改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从56%升至90%,同时尿路感染率从6.192‰降至3.0‰,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检查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是否到位,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且参与人员的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得到提升,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并行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71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9月的7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足背动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操作。2015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对照组患者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绘制鱼骨图,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无形效果评价(包括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63%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1)。活动后,圈员在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