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听觉诱导措施护理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昏迷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听觉诱导唤醒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8周、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结束时的脑电图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的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48.89%,对照组为75.56%(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BAEP频率以及反应性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听觉诱导治疗方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其脑电图以及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听觉诱导对昏迷病人早期意识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颅脑外伤昏迷且颅内无活动性出血的病人18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按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常规治疗、护理加语言唤醒治疗;对照组按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常规治疗及护理;2组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脑电图(EEG)动态监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BAEP与EEG阳性率、出现呼唤反应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语言唤醒疗法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早期意识恢复可起促进作用,应用听觉诱导指导语言唤醒疗法的实施是一种评价语言唤醒疗法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听觉诱导对昏迷病人早期意识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昏迷且颅内无活动性出血的病人18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按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常规治疗、护理加语言唤醒治疗;对照组按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常规治疗及护理;2组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脑电图(EEG)动态监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BAEP与EEG阳性率、出现呼唤反应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语言唤醒疗法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早期意识恢复可起促进作用,应用听觉诱导指导语言唤醒疗法的实施是一种评价语言唤醒疗法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靶点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方法将 2013年3月-2014年3月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多靶点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比较2组肺部感染情况、细菌检出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在入院第3天肺部感染评分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呼吸道细菌检出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呼吸道干预,形成多靶点处理才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陈翠瑜 《全科护理》2014,(5):418-4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颅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作为观察组,2010年收治的51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法为查阅相关资料,由科室内护理人员提出相关问题,进而找出循证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2周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致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分析和护理方法,减少机械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重型颅脑外伤6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其机械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有年龄、住院天数、呼吸机应用天数、气管切开、休克患者、心肺基础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7.
孙金凤  曹海燕  李志平   《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58-1160
目的观察密闭吸痰联合振动排痰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86例重度颅脑损伤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1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密闭吸痰联合振动排痰进行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护理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ICU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气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吸痰联合振动排痰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期营养支持结合唤醒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设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分期营养支持结合唤醒护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苏醒率、苏醒时间、颅内压值、脑电双频指数、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昏迷程度、营养学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苏醒率、颅内压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脑电双频指数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期营养支持结合唤醒护理有利于缩短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改善昏迷状态及营养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酸化水口腔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需要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促醒、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日3次;观察组则给酸化水口腔护理,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化水口腔护理对预防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1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ICU病死率以及转出ICU时呼吸状况差异。结果观察组速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迟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明显延后,好转率明显提高,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出ICU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存活患者分别为38例和61例,观察组病死率(28.9%,22/76)明显低于对照组(47.2%,34/72),且观察组呼吸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明显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呼吸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刷洗负压吸引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刷洗负压吸引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牙菌斑发生率和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腔感染发生率、VAP的发生率和牙菌斑发生率分别为7.14%,2.38%,4.76%,均少于对照组的22.50%,15.00%,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3.88,4.18,10.55;P〈0.05)。两组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相比,刷洗负压吸引法能有效保持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清洁,降低口腔感染、VAP和牙菌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的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5 d患者2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试验组(1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集束化策略。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改良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行经口/鼻气管导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的为观察组(52例),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分泌物吸引的为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6.9%,发生时间(14±3)天;对照组发生率为58.0%,发生时间(6±4)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吸引冲洗,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进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改进吸痰法,包括气管导管内(浅部)吸痰、气管导管外(深部)及气囊上方吸痰3部分;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vs16.7%,χ2=8.107,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vs18.3%,χ2=6.988,P〈0.01)。结论改进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同时还降低了VA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简称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非COPD所致呼吸衰竭25例为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后予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同样病情病例24例作为常规通气组,采用有创通气直至撤机拔管。观察2组病例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撤机成功例数、住院死亡例数、住院费用等。结果: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治疗前基础情况匹配良好(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能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通气组比较,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显著缩短[(5.58±2.55)d比(16.67±4.99)d,P〈0.001]、VAP发生例数显著减少(3例比10例,P=0.025)、死亡例数显著减少(4例比12例,P=0.016)、住院总费用显著降低[(26 281±10 672)元比(32 446±9 435)元,P=0.038]。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非COPD所致呼吸衰竭也能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C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人工鼻组(n=32例)与电热恒温湿化组(n=32例),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呛咳、气道管理耗时数、平均插管时间、气道耗材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人工鼻组发生刺激性呛咳28.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5.6%、气道管理耗时数(2.3±0.5)h、平均插管时间(112±6.5)h、气道耗材费用(44.2±6.7)元均优于电热恒温湿化组71.9%,37.5%,(3.5±0.6)h,(133±7.8)h,(56.3±1.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25,3.9250;t分别为8.6605,11.6998,8.2129;P〈0.01或P〈0.05);人工鼻组痰液黏稠度Ⅰ度12.5%,Ⅱ度62.5%,Ⅲ度25.0%,电热恒温湿化组Ⅰ度46.9%,Ⅱ度25.0%,Ⅲ度2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590,P〈0.01)。结论人工鼻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可达到理想的气道湿化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气道管理效能,省时节力,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12%氯己定联合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原则将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有2例被剔除,实际为33例。两组均采用0.12%氯己定作为标准口腔护理液,观察组联合应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均4次/d,观察7 d。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口咽部细菌培养检出率、口腔护理后2 h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咽部细菌培养检出率、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0.12%氯己定联合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能更好地减少口腔细菌定植,消除口腔异味,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56例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吸痰联合胃内喂养,观察组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观察两组3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6.67%);对照组胃潴留、反流和误吸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每12 h用0.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标准组),每12 h用牙刷刷牙(刷牙组)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三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标准组、刷牙组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刷牙组与标准组相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和刷牙均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62例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潮气量、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15,30 d后,试验组患者潮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30 d后,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运动,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